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4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31篇
农学   66篇
基础科学   8篇
  59篇
综合类   601篇
农作物   81篇
水产渔业   38篇
畜牧兽医   400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8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豆粕豆质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以豆粕为试材,建立豆粕粗蛋白快速分析检测模型,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的预测值与化学分析值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783。  相似文献   
92.
以3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幼胚发育时间和禾谷镰刀菌粗毒素对小麦幼胚培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胚发育时间对小麦幼胚离体培养有较大影响,花后10~13 d的小麦幼胚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质量较好,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是适宜的取材时间;禾谷镰刀菌粗毒素对不同小麦品种幼胚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和苗分化的影响趋势相同,粗毒素为6.0 g/L时,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有明显抑制,低于6.0 g/L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粗毒素在0~6.0 g/L对胚性愈伤组织形成及苗分化的影响随浓度增高抑制作用增强,在6.0 g/L时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能力较低或丧失;适宜的粗毒素筛选浓度为1.5~4.5 g/L。  相似文献   
93.
蔡惠平 《油气储运》2002,21(5):41-49
根据码头库区多年来接卸海上原油的实际情况,对海上原油途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降低海上原油途耗的对策及预防措施,就码头库区接卸计量原油的实际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94.
两种白腐菌降解油菜秸秆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两种白腐菌N1和N2及三种固体培养料配方(1、2和3)对油菜秸秆纤维性物质(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率和粗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 N1和N2对油菜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的降解率和粗蛋白含量的提高均有增加的趋势;木质素降解效率N1前20d高于后20d,并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说明N1菌株有优先选择降解木质素特性,N1优于N2(P<0.01);同一菌株,配方1均好于配方2和3(P<0.01).  相似文献   
95.
冯海东  刘涛 《油气储运》1996,15(11):35-37
原油动态计量是油量计量的重要方式,要做到准确计量就应尽量减少误差,根据误差理论对油量动态计量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得出在油量的动态计量中,密度、含水率及流量的误差是油量计量的主要误差源。要减少油量计量误差,就必须提高流量计、温度计、含水仪、密度计等仪表的准确度,减少所取油样的密度与含水率与某段计量时间内的非代表性平均值所引起的误差,用流量计系数来修正流量计的示值。提高提高油样代表性的具体方法是动态取样  相似文献   
96.
中国道地药材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生态学理论阐述了我国道地药材学术思想的形成过程、道地药材研究的概况,以及道地产区药用植物的生态位作用。运用现代生物技术,阐明药用植物次生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系的表达和控制。旨在更好地把握道地药材形成的综合环境和社会条件,为制定SOP提供理论依据,保障我国道地药材行业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97.
中华鳖对嗜水气单胞菌粗脂多糖(LPS)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将采用温酚法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柱状嗜纤维菌(Cytophaga columnaris)和叉尾鮰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ictaluri)中提取的粗脂多糖(crude lipopolysaccharide,LPS)作为免疫原,注射接种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后,通过测定受免鳖的交叉凝集抗体效价、肾脏和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对A.hydrophila活菌细胞内杀菌活性,比较了3种致病菌的粗LPS对中华鳖的免疫原性。试验结果表明,从3种致病菌中提取的粗LPS对中华鳖均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受免鳖的血清中存在对3种致病菌的交叉凝集抗体,与对照鳖相比,肾脏和血液中吞噬细胞对吞噬原的吞噬活性和对A.hydrophila活菌杀菌活性明显上升。说明在3种供试菌的粗LPS上不同程度地存在3种致病菌的共同保护性抗原。  相似文献   
98.
原油管道低输量运行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塘湖 《油气储运》1994,13(6):13-15
原油管道一般按油田高产期外输设计的,在油田开采的初期和末期,原油管道必然出现不满输现象,由于油田自然老化,原油外输量减少,油田自炼油增加;设计时对油田产量估计过高,导致管径设计过大等原因,使我国多数管道出现低输量情况,提出了实际输量稍高于允许最低输量叫低输量,实际输量低于允许最低输量叫超低输量等界定指标,我国盛产高粘易凝原油,低输量运行既不经济又很不安全。国外的办法一般是掺稀油输送或加药改性,延长  相似文献   
99.
磁处理对原油结蜡影响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磁处理对原油结蜡的影响因素,用石油胶体分散体系理论分析了原油结蜡过程,应用胶体化学中的"DLVO理论"解释了磁处理对原油结蜡的影响.分析认为,磁场通过对蜡晶分子间色散力的影响作用,致使蜡晶胶粒之间的范德华引力势能增大,从而促进了原油中蜡晶胶粒的聚结,这就是磁处理对原油凝胶结构产生影响从而降粘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0.
尚凤山 《油气储运》2004,23(5):6-7,12
不同原油的混合输送是解决我国原油进口量不断增长的技术问题之一.结合国内原油管道的现状,研究并分析了原油混合输送的特点,给出了原油混合输送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和常用操作方法,对混油的运行管理和配制方式进行了说明,提出了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