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5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231篇
林业   2052篇
农学   160篇
基础科学   89篇
  773篇
综合类   2691篇
农作物   61篇
水产渔业   57篇
畜牧兽医   100篇
园艺   700篇
植物保护   24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225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392篇
  2013年   474篇
  2012年   717篇
  2011年   669篇
  2010年   516篇
  2009年   430篇
  2008年   368篇
  2007年   411篇
  2006年   358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Latin-American cities can be characterized by dynamic processes of urbanization that encroach upon the natural and semi-natural surrounding landscapes. Our study presents the effects of landscape development, transformed from semi-natural conditions into a mostly disperse suburban settlement. We explore the impact that this transformation has had on this context by three ecosystem services that regulate rainwater runoff, enhance microclimate conditions and help to improve air quality by monitoring vegetation cover. We have designed a spatio-temporal hierarchical analysis which employs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to capture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this landscape over long, medium and short term scales on two spatial levels. This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was tested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 of Santiago (MAS) as case study area. Despite of the increase in impervious surfaces due to urban processes, there has also been an increase in vegetation cover, which has led to an improvement in the provision of the above-mentioned ecosystem services. Hence, if diverse urbanization processes continue and they are coupled with an increase in vegetation cover, the provis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could also expand. This phenomenon can be observed in some areas, where public and private green spaces are created and maintained. Our data analyses give evidence that certain types of suburban areas which increase the share of vegetation cover can provide daily ecological benefits for urban neighborhoods, and beyond, for adjacent areas. Moreover, suburban development can successfully provide ecological benefits to citizens. Such processes can only be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if the composition of vegetation is well-adapted to the regional climatic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22.
为营造良好的医院户外空间,采用文献查阅和综合分析等方法对广州市3家大型综合医院的绿地植物景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家医院共有植物116种,其中骨干树种和基调树种的重复率较高,乔灌比值偏小,常绿与落叶比相对合理,色彩应用设计合理。在交往空间的搭配中,广东省中医院的交往空间最丰富,广东省人民医院私密型空间较少,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病人户外交往空间考虑不够,空间应用的元素较为单一。  相似文献   
23.
非洲凌霄(Podranea ricasoliana (Tanf.)Sprague)是紫葳科非洲凌霄属植物,原产非洲南部,近年引入广州栽培,通过近5年试种和繁殖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文章介绍其形态特征、生态习性、观赏特性、繁殖技术与苗圃栽培,并阐述其在园林中的多种应用方式,为其在广州园林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张瑞卓  李洪玮 《中国食用菌》2021,(2):134-136,140
回归现实生活、构建人文审美体系是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在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对食用菌文化元素进行合理改造、运用,使景观富有文化内涵,呈现独特的艺术气息。通过分析食用菌文化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背景与价值,提出提取造型、创造生态场景和营造审美意境等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25.
采用实地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口地区3个平原型热带高尔夫园林的空间布局、植物造景方法、景观元素搭配、人工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3个球场的空间布局和植物造景都略显单调,隔景和列植分别为其最主要的造景方式;景观元素的搭配形式则较丰富,热带植物及色叶植物的运用使其别具风格和魅力;人工植物群落方面则多以常见园林植物和外来入侵物种为主,缺乏乡土植物的运用和搭配,人工痕迹明显。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濮阳市主要交通性道路绿地景观建设的调查与分析,分别从树种选择、生态效应、景观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总结了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特点,对道路绿地景观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7.
四川新津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成都市新津县境内,是典型的河流漫滩和沙洲地貌。受亚热带湿润气候影响,湿地公园核心区拥有种类丰富的湿地动植物资源,但近几年人们在场地周边的开发活动,对基地原有植物生态环境造成破坏[1]。现在核心区仅存那些对水质要求低和抗逆性强的植物,同时也因为植物种类过于单一,随之而来的就是湿地季节性功能失调现象,如对水质净化的能力差,水体富营养化严重。为缓解和改善湿地核心区现存问题,一个具有生态修复功能的植物景观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主要以生态恢复学、植被演替理论等为理论支撑,借鉴LID技术在湿地生态修复的应用,结合对基地本身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通过对不同植物的配置选择,构建起了多样的新旧植物景观模式,用以探索科学合理的湿地公园植物景观配置模式,以期恢复新津湿地公园植被生态多样性,提升视觉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28.
少数民族的传统图案是一笔独特的文化财富。本文通过对景颇族传统图案的产生、类型和象征分析,对部分典型图案的图示和阐述,探讨了景颇族民族传统图案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式和发展前景,为设计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园林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湖南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植被及森林景观的现状分析,在剖析其设计理念与构思的基础上,结合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布局,采取补植、封育、更新、抚育、综合改造等具体植被改造措施,达到绿化、美化、多样化的森林景观的提质改造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30.
介绍万亩果园湿地一期示范区升级工程湿地景观的特点及其施工创新技术。该工程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重点介绍改善水质方面采用的3个先进的施工技术——引进新型的材料、合理选用水生植物、调控生态系统,使水体长期保持洁净,终年不需要换水,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