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9篇
  免费   338篇
  国内免费   548篇
林业   356篇
农学   366篇
基础科学   344篇
  1306篇
综合类   2367篇
农作物   113篇
水产渔业   98篇
畜牧兽医   622篇
园艺   83篇
植物保护   290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209篇
  2019年   259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280篇
  2016年   296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289篇
  2013年   284篇
  2012年   417篇
  2011年   389篇
  2010年   330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1.
为了解陕北黄土区退耕还林(草)地土壤质量差异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响应,该文沿370~470 mm的降水梯度,选取了陕西省吴起县境内的王洼子(370~395 mm)、大吉沟(440~445 mm)和白豹(460~470 mm)3个降水梯度区作为研究区,并结合土壤质量指数法,定量评价降水梯度区广泛栽植的刺槐林(Robinia pseudoacacia)、沙棘林(Hippophae rhamnoides)和草地的土壤物理结构、持水性、盐碱度、碳汇指标以及速效养分指标方面的综合得分,明确植被恢复后土壤质量随降水梯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降水量、植被类型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土壤指标影响显著(P<0.05)。2)在460~470 mm降水量区,刺槐林(0.829)对土壤质量改良效果最好,其次为沙棘林(0.808),二者土壤质量均达到肥沃水平,且差异不显著,草地(0.679)土壤质量指数最低,土壤为较肥沃水平;在440~445 mm降水量区,沙棘林(0.74)对土壤改良效果最好,其次为刺槐林(0.601),二者均达到较肥沃水平,草地(0.479)土壤质量指数最低为中等水平;在370~395 mm降水量区,3种植被类型土壤质量指数由大到小表现为沙棘林(0.744)>刺槐林(0.387)>草地(0.251),沙棘林土壤质量等级为较肥沃、刺槐林和草地为贫瘠水平。3)在370~470 mm降水梯度内,3种植被类型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均随着降水量的减少而降低,其中沙棘林土壤质量指数变异性较低(4.1%),刺槐林(30.1%)和草地(37.2%)土壤质量变异性较高。该研究结果可为陕北黄土区370~470 mm降水梯度下的植被恢复与重建等林业生态工程实施提供数据支撑与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2.
基于红外热成像的夜间农田实时语义分割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易诗  李俊杰  贾勇 《农业工程学报》2020,36(18):174-180
农田环境实时语义分割是构成智能农机的视觉环境感知的重要环节,夜间农田语义分割可以使智能农机在夜间通过视觉感知农田环境进行全天候作业,而夜间无光环境下,可见光摄像头成像效果较差,将造成语义分割精度的下降。为保证夜间农田环境下红外图像语义分割的精度与实时性,该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红外图像的红外实时双边语义分割网络(Infrared Real-time Bilateral Semantic Segmentation Network,IR-BiSeNet),根据红外图像分辨率低,细节模糊的特点该网络在实时双边语义分割网络(Bilateral Semantic Segmentation Net,BiSeNet)结构基础上进行改进,在其空间路径上,进一步融合红外图像低层特征,在该网络构架中的注意力提升模块、特征融合模块上使用全局最大池化层替换全局平均池化层以保留红外图像纹理细节信息。为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在夜间使用红外热成像采集的农田数据集上进行试验,数据集分割目标包括田地、行人、植物、障碍物、背景。经试验验证,提出方法在夜间农田红外数据集上达到了85.1%的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MIoU),同时达到40帧/s的处理速度,满足对夜间农田的实时语义分割。  相似文献   
43.
在资料查询、专家咨询获取各种模式林分相关信息的基础上,选择华容县5种当地典型的杨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共设置20块样地,对相应指标进行实地调查,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个方面筛选评价指标,构建了洲滩人工林复合经营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5种杨树人工林经营模式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5种杨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的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评价优劣排序为林-菜模式(0.631 3)林-菌模式(0.611 8)林-药模式(0.488 3)林-草模式(0.475 2)纯林模式(0.456 7)。无论从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还是从综合效益来看,研究区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都优于纯林模式。  相似文献   
44.
为了研究樟子松梢小卷蛾Rhyacionia pinicolana (Doubleday)(鳞翅目:卷蛾科)的产卵器、复眼和口器上感受器的外部形态、类型和分布特点,从野外采集被害的樟子松侧枝,在室内培养出樟子松梢小卷蛾成虫,通过QUANTA-200型扫描电镜对其进行了观察。观察表明,在樟子松梢小卷蛾产卵器、复眼和口器上共有4种类型感受器,分别是着生于产卵器上的毛形感受器(STⅠ,STⅡ,STⅣ),着生于口器上的毛形感受器Ⅲ型(STⅢ)、栓锥形感受器(SS)和腔锥感受器(coe),着生于复眼上的锥形感受器(SBa)。樟子松梢小卷蛾上观察到的这4种类型的感受器,在形态、类型和分布上,与其他鳞翅目昆虫相同部位观察到的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45.
建国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经历了六个阶段,呈现出波状起伏、落后于世界水平、依靠政府推动、区域不平衡等特点。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存在“寅吃卯粮”、农村土地收益流向城镇、土地资源过度开发、耕地健康水平下降、土地政策基本取向难以实现等问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耕地保护必须有新思维:降低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建立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的农地流转新机制;实施耕地健康养护工程,保障安全食品供给;制定涉地指标省域内跨市有偿调剂和“地随人走”的政策。  相似文献   
46.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复合酶对临武鸭瓜尔豆胚芽养分、氨基酸和能量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选用24只体重2.0 kg左右的健康成年临武鸭公鸭,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鸭。采用绝食强饲-全收粪法进行代谢试验。1、2组试验鸭每只强饲60 g/d饲粮,2组饲粮中添加250 mg/kg的复合酶,3组强饲60 g/d无氮饲粮。测定添加复合酶对临武鸭瓜尔豆胚芽中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纤维(CF)和17种氨基酸的表观利用率、真可利用率、表观代谢能(AME)和真代谢能(TME)。结果表明,临武鸭对瓜尔豆胚芽DM、CP、EE、CF和能量的真可利用率分别为67.07%、67.57%、65.52%、82.88%和77.39%,AME和TME分别为11.34和13.31 MJ/kg,17种氨基酸的真可利用率为67.72%~93.70%;添加复合酶使临武鸭的DM、CP、EE、CF和能量的真可利用率分别提高了5.23%、8.02%、5.80%、3.66%和3.31%(P0.05),AME和TME分别提高了3.97%和3.27%(P0.05),17种氨基酸的真可利用率提高了1.73%~11.62%,其中丝氨酸、甘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的真可利用率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知,添加含有蛋白酶和非淀粉多糖酶的复合酶能够提高临武鸭对瓜尔豆胚芽中养分、氨基酸和能量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7.
陕南秦巴山地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玉霞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28):104-110
为了解退耕还林工程带来的效益,基于2001—2014年陕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现状,参考国内外有关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方法选取指标,建立陕南退耕还林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利用效益评价模型从生态、经济、社会3个方面对退耕还林的综合效益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陕南三市退耕还林效益指数曲线均呈上升趋势,说明退耕还林效益正逐渐、稳定地显现,尤其从2004年开始,退耕还林的效益显现尤为明显,增速加快。汉中、安康、商洛的综合效益较接近且呈现出同步上升的趋势,截至2014年,汉中市退耕效益最高,综合效益指数为0.6630,安康市居中为0.4985,商洛市最低为0.4260。陕南地区退耕还林综合效益逐步显现且仍将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48.
在露地栽培条件下,设置5个复合肥施用量处理,探讨使用万植牌有机无机复合肥(N-P-K=15-15-15)栽培黑花生"中花9号"的适宜施肥量。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采用万植牌有机无机复合肥露地栽培"中花9号"的适宜施肥量为40kg/667m~2,荚果产量可达249.5 kg/667m~2,饱果产量218.0 kg/667m~2,籽仁产量170.3 kg/667m~2,饱满籽仁产量可达126.6 kg/667m~2。  相似文献   
49.
机械化深施肥技术是作物施肥作业的技术创新,可提高作业效率、肥料利用率和作物产量.但机械化深施肥技术要达到普及推广,还须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推广示范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深施肥技术的农机与农艺配套研究,研究制定机械施肥作业技术标准;农机制造企业要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提高设备使用的可靠性;同时,化肥生产企业也应参与研究,共同开发与深施技术配套的肥料.  相似文献   
50.
针对我国北方农村的气候和农艺特点,设计制造出一种多功能复式作业机。详细说明该机的总体结构设计。分析该机作业技术特点,介绍整机主要技术参数和各部装结构形式。并通过进行机组耕整作业试验来验证该复式作业机的作业效果,结果证实该机具设计科学合理,技术性能良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价比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