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7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34篇
林业   347篇
农学   205篇
基础科学   90篇
  309篇
综合类   553篇
农作物   54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罗建举  彭彦 《木材工业》2000,14(3):3-6,10
本研究以桉树木片为主要原料,采用型模浇注工艺生产防火耐水型水基复合板材,探讨了木灰比、水灰比、树脂、外加剂、耐水剂、着色剂条件对板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灰比和木灰比对板的盛开野性板材力学性能影响显著;添加适量树脂、外加剂和耐水剂能有效地改善板材;充足的水分和碱性养护条件有利于提高板材的最终强度。木灰比0.3;水灰比0.35;树脂、水泥外加剂和耐水剂的用量分别为水泥重量的5%~10%、0.4%~  相似文献   
992.
滩涂土壤与植物根系复合体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运用工程力学基本理论和土力学试验方法,剖析植物根系在增强松软饱和滩涂土壤抗剪强度中的作用机理。由花米草土壤-根系复合体原型结构试样直剪试验得知:复合体抗剪强度τ与法向正压力σ的关系符合库仑定律,且τ随含根量Mr的增加而提高,并提高土壤中草根的作用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类似,参照钢筋钢混土结构抗剪承载力公式,总结出复合体单位面积上的受剪承载力与含根量之间的关系公式为τ=τ。+0.14Mrfr,公式  相似文献   
993.
采用灌胃和腹腔注射的方法,对102中草药复方制剂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和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水提物给小白鼠灌胃,其毒副作用很小,耐受量大于1mL/10g,45d后,小白鼠体重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心、肝、脾、胃、肾作组织学检查,未民两全是变化,给小白鼠腹腔注射,该制剂有毒性,LD50为0.545ml/10g,故该制剂水提物不宜腹腔注射给药。  相似文献   
994.
基于最小二乘估计的多性状QTL复合区间定位法(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多性状数量性状基因座复合区间定位法(MCIM)的一种改进方法.它是基于多重多元回归模型的,因此可以用最小二乘法来配合模型.使得它在计算上要比原来基于最大似然法的MCIM简单快捷得多.给出了多重逐步回归的方法,可用来筛选能提供遗传信息的标记作为MCIM模型中的余因子.文中还建议用排列测验的方法估计所需的显著阈值.给出了一个实际例子.  相似文献   
995.
木/塑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平衡性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木材工业》1998,12(3):19-20,24
用于轿车内衬件的木/塑纤维复合材料,既要求有一定的力学强度又要求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本文就木/塑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平衡性(主要指静曲强度与弹性模量的平衡)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不同的胶粘剂对木/塑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平衡性具有很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Development of multiple insect resistance in tropical maize represents a major effort of the maize breeding programme at CIMMYT. Resistance to the southwestern corn borer (SWCB) is polygenically controlled with primarily additive gene action. Our main objective was to identify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 involved in resistance to SWCB. Other objectives were to detect QTL in the same population for plant height, female flowering, and the anthesis-silking interval (ASI). A population of 472 F2 individuals derived from a cross between the susceptible line Ki3 and the resistant inbred CML139, was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 genotyped using 110 maize probes. F3 families were rated for leaf-feeding damage after artificial infestation at one location in three consecutive years. Height and flowering were measured in protected trials in two locations. QTL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using joint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 Seven QTL on chromosomes 3, 5, 6, 8, and 9 explained 30% of the phenotypic variance (σ2p) for SWCB damage. Most QTL alleles conferring resistance were contributed from CML139. QTL showed dominance, partial dominance and additive gene action. Eleven QTL dispersed across the genome were determined to affect plant height and explained 43% of σ2p. Four of these were in close proximity to loci with qualitative effects on plant height. Thirteen QTL (50% of sigma;2p) were identified for days to female flowering and nine (30% of σ2p) for ASI. Our results, along with those from other mapping studies at CIMMYT, are allowing us to formulate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schemes to complement the breeding efforts for such complex traits as borer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997.
对土地资源及其综合生产潜力的评价,在于阐明特定时空土地资源的性质、特点、生产潜力和利用价值的水平,为合理利用土地、充分挖掘生产潜力提供科学依据;对于地形起伏大、生态环境脆弱、土地类型丰富,但总体质量偏低的北京石质山区的进一步治理、规划和建设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亦有着鲜明的实际意义.该文在分析土地评价概念的基础上,界定了土地综合生产潜力的内涵,利用模糊数学、统计学、系统分析等手段,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北京石质山区特定时空上土地单元的自然及社会属性,对土地综合生产潜力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条件、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加以探讨,提出了土地综合生产潜力评价模型,并应用于密云水库上游黄峪口小流域,得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998.
为开发可生物降解的食品包装材料,以草鱼肌原纤维蛋白与壳聚糖为成膜原料制备可食性膜。以干燥温度、甘油含量、肌原纤维蛋白与壳聚糖体积配比为单因素,分别探究其对可食性膜厚度、机械性能(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过性、溶解度以及色度的影响。在单因素优化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Box-Benhnken进行试验设计,研究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显示:3个因素均可对复合膜综合性能产生影响;肌原纤维蛋白/壳聚糖可食性膜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干燥温度55℃、甘油质量分数1.6%、成膜材料(肌原纤维蛋白∶壳聚糖)体积配比4.3∶3.7,优化后的复合膜抗拉强度为6.21 MPa,断裂伸长率为68.67%,水蒸气透过性为1.43×10-11g/(m·s·Pa)。通过水接触角测定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与扫描电镜对可食膜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肌原纤维蛋白与壳聚糖分子相容性良好并克服了单一组分机械强度差及亲水性高的缺点。  相似文献   
999.
为研究微生物电池在浓药降解方面的应用,以纳米银(rGO/Ag)复合修饰/石墨毡(graphite felt,GF)电极作为阳极,研究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的产电性能及其对五氟磺草胺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以Desulfovibriode sulfuricans为产电菌,初始五氟磺草胺质量浓度为10mg/L时,经rGO/Ag复合修饰MFC的GF阳极后,MFC的产电性能及对五氟磺草胺的降解作用皆有所提高,其中,分别以GF电极和rGO/Ag/GF复合电极为阳极时,MFC的双电层电容量分别为1.46×10-3和3.85×10-3 mF,电子转移阻抗分别为114和61Ω,五氟磺草胺降解率分别为53.6%和67.3%。改变初始五氟磺草胺浓度和酸碱度可以影响MFC产电性能和五氟磺草胺降解作用,初始五氟磺草胺浓度为5 mg/L时,MFC的最大功率密度和五氟磺草胺的降解率分别为136.8 mW/m2和70.5%,但随着初始五氟磺草胺浓度增加,其产电性能和降解作用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初始酸碱度为...  相似文献   
1000.
以竹炭(BC)、聚氯乙烯(PVC)为原材料,制备竹炭/聚氯乙烯复合板材(BC/PVC),采用热重分析仪和热重?红外联用仪测试分析热失重特性,用锥形量热仪测试分析其燃烧特性,并进行了远红外辐射率和吸水厚度膨胀率等物理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BC/PVC的物理力学性能满足GB/T 24137—2009《木塑装饰板》和DB44 T 349—2006《木塑复合材料技术条件》规定的要求,尺寸稳定性优良。其中,BC的加入能够显著增强PVC的热稳定性,BC/PVC残余质量分数达45.05%,是PVC的5.3倍,且最大热分解温度延后,发生热失重的温度段缩短,热失重速率明显降低。BC/PVC燃烧时气体生成出现在中后期且总量不大,主要为CO2,BC有效减少燃烧过程中HCl的生成,降低了烟气毒性,且通过促进基材形成“有效炭层”,使BC/PVC的总热释放降低38.05%,烟气释放量仅为PVC的1/3,600 s时残炭量达到PVC的近11倍,整体阻燃防烟性能较好,显著提升材料在发生火灾时的安全性。BC/PVC在8~14μm波段的远红外发射率均值达0.938,具有较高的远红外辐射特性,有望实现PVC基复合板功能化的研发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