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4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63篇
林业   132篇
农学   186篇
基础科学   108篇
  610篇
综合类   690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5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两种测定风化煤与土壤腐殖酸含量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GB11957-2001中的容量法和土壤腐殖质组成测定法,比较二者对风化煤、耕层土壤(石灰性褐土)、矿区土壤(栗钙土)腐殖酸含量的测定结果,及其实验过程、样品用量的不同,并对土壤腐殖质组成测定法中重铬酸钾溶液浓度进行比较选择。结果表明,GB11957-2001中的容量法对风化煤、耕层土壤(石灰性褐土)腐殖酸含量测定结果约为土壤腐殖质组成测定法的4倍,但对于腐殖酸含量较低的矿区土壤(栗钙土),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相同。相对而言,GB11957-2001中的容量法在实验过程中更易达到实验要求,具有易操作性。通过实验,提出了风化煤、土壤样品分别在两种实验方法中的合理用量,和土壤腐殖质组成测定法中重铬酸钾的合理浓度为0.4000 mol/L。  相似文献   
62.
套筒式燃煤高效间接加热通用热风炉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固体燃料燃烧和热风干燥的特点,研制成功了新型套筒式换热的高效燃煤热风炉,已广泛应用于谷物及农产品干燥加工行业。该文除对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作了介绍外,还对各种空气加热装置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63.
煤矸石障蔽对沙地土壤的改良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试验研究表明 ,煤矸石沙障对沙地土壤有明显的改良作用 ,使沙地土壤中细粒物质增加 ,土壤水分含量提高 ,土壤结构发生改变 ;土壤中有机质、全 N、速效 P、速效 K含量显著增加 ,分别是流沙对照地的 2 .6 5 ,2 .6 6 ,1.30 ,1.2 4倍。同时 ,分析结果表明 ,障蔽规格对土壤养分、水分的影响较显著 ,而矸石粒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4.
探讨了型煤粘合剂的粘结机理,介绍了几种主要粘合剂的分类,重点论述了W IN-1型民用与锅炉型煤粘合剂、W IN-2超微粉造气型煤粘合剂及W IN-3焦粉型焦粘合剂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利用这些粘合剂生产的锅炉型煤、造气型煤、焦粉型焦等产品均达到了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65.
矿区复垦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以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矿区复垦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的影响,并揭示其时空演变规律。[方法]以安徽省庐江钒矿区碳质页岩风化物区域的复垦土壤为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方法,对矿区复垦下的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展开调查。[结果]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土壤电导率、含水量和全盐含量均明显增加,土壤容重、pH值和总孔隙度则明显降低;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土壤全钾和有效钾含量均降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增加,而全磷和有效磷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其中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幅度最大,对复垦的响应最为敏感;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矿区土壤蔗糖酶、脱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均有所增加,但其增加幅度逐渐减小,细菌数量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占到微生物总数的99.3%以上;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养分均呈降低趋势,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同层相比,基本呈现出:60a40a20a5a规律,局部有所波动。[结论]矿区复垦能够改善土壤质量和土壤肥力;矿区复垦过程中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和代谢进而影响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同时土壤微生物与养分和酶活性等地下生态指标之间在复垦过程中具有统一性。  相似文献   
66.
风沙区煤炭开采对土壤物理性质和结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准确了解煤炭开采对脆弱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方法]通过样地调查和室内分析,对毛乌素风沙区超大工作面煤炭开采当年和3a后的土壤物理性质和结皮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开切点土壤物理性质受到采矿的影响强于开采面,开采面土壤的修复能力优于开切点,且采煤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3a后仍未消除;各采样点的土壤温度不仅与对照存在差异性(p0.05),而且各土壤温度在空间和时间跨度上也存在差异性(p0.05);20cm处的土壤容重、孔隙度和含水率与土壤温度均存在负相关,含水率与土壤温度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结皮的厚度和覆盖度受到采煤的影响,结皮含水率和结皮持水能力在3a内均未恢复到采煤前。[结论]风沙区超大工作面采煤对土壤物理性质和结皮会造成破坏,且在无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土壤将进行自我修复,但3a的修复效果与对照组仍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7.
Ectomycorrhiza (EM) community structure was analyzed at one bare heap site (BHS), one heap site with organic cover (HS-OH) and one reference site (RS) in the former uranium mining area near Ronneburg (Thuringia, Germany). Twenty-three EM morphotypes were distinguished, and 14 of them were additionally characteriz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 and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sequence analysis. Colonization of birch by the different morphotypes was quantified, and the EM diversity at the different sites was investigated. Compared to RS, total EM colonization was reduced by 6% (P=0.851) at HS-OH and by 58% (P<0.001) at BHS. Likewise, EM diversity was reduced by 16% (P=0.229) at HS-OH and 52% (P<0.001) at BHS. The Sørensen similarity between EM samples from RS was nearly independent from the sampling date, whereas at HS-OH and especially BHS, the Sørensen similarity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ime between the samplings. All EM fungal species dominating at the two heap sites were also present at RS. Thus, fungi with high tolerance against uranium and other stress factors at the heap sites (e.g. heavy metals, nutrient limitation, drought) were selected among all EM fungi of the area. Highly adapted fungi with a distribution restricted to the contaminated soils were not detected.Electronic Supplementary Material Supplementary material is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at .  相似文献   
68.
植物修复对锰尾渣污染土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法研究栽培美洲商陆和大豆进行植物修复后,锰尾渣污染土壤特性的变化。栽培美洲商陆和大豆可增加土壤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栽培植物后,土壤pH值变化不显著,但土壤磷酸酶、尿酶、蛋白酶、蔗糖酶、硝酸还原酶和脱氢酶的活性都高于对照。栽培植物可影响土壤锰和镉的形态分布,降低土壤锰和镉总含量,减少土壤水溶性锰和镉含量。在锰尾渣污染区域,混种美洲商陆与大豆进行植物修复,改良土壤特性更佳。  相似文献   
69.
根据现有的矸石山自燃发生理论和防治技术原理以及困难立地条件下植被生态恢复理论,结合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专题陡坡绿化喷播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研究内容,在矸石山植被生态恢复工程实践中探索出一套技术装备、两类泥浆配方、多种喷射施工工艺的机械化综合治理技术方案,将矸石山自燃防范措施与高陡边坡植被重建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符合循环经济要求、成本低廉、可机械化高效率施工的方法。  相似文献   
70.
以山西省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为例,针对露天矿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及其资源利用情况,提出了能够体现露天矿区生态环境质量与资源利用主要特征的定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等方法,对露天矿生态环境质量与资源利用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矿区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水平由1995年前的5级变为2000年的4级,又转为2005年的2级,未来的理想状况会向1级水平发展。说明矿区生态环境质量与资源利用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