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矸石山植被恢复技术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煤矸石山作为矿区主要废弃地类型之一,严重破坏了矿区生态环境.目前,对煤矸石山植被恢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矸石山的环境危害、基质改良和植物生长状况的分析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矸石山植被恢复理论的研究.本文在分析了煤矸石山植被恢复的研究现状和煤矸石山植被恢复存在的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了由立地条件分析与评价、矸石山基质改良技术、树种选择和规划、抗旱造林栽植技术、植被抚育管理技术和植被恢复的监测与评价等组成的矸石山的植被恢复“六阶段“技术模式,加深了煤矸石山植被恢复的理论研究,为矸石山的植被恢复提供系统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昆阳磷矿山损毁林地生态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山损毁林地生态破坏严重,植被恢复困难,在生态植被恢复时,需要先进行客土覆土重建植生土壤,再进行人工植被重建;通过研究,提出了磷矿山损毁林地植被恢复技术模式8种,从各参试树种生长状况来看,乔木树种旱冬瓜、藏柏、墨西哥柏、清香木等树种适应性较好,生长迅速;从参试的灌草长势及适应性来看,火棘、车桑子、马桑、苦刺、多花蔷薇、迎春柳、戟叶酸模均较好,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边坡长势最好的是藏柏、其次是旱冬瓜和云南松,但由于植被恢复的时间较短,植被恢复后得群落稳定性、生物多样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通过对矸石山注浆可有效防止自燃,对矸石山放缓坡度、分层碾压、黄土覆盖、建立矸石山排灌水系统、矸石山坡脚挡护工程可降低矸石山的环境风险,提出了对矸石山生物修复及绿化造林等生态综合治理措施,以实现矸石山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太原西山矿区煤矿废弃物的存在,占压大量土地,毁坏原有植被,严重影响矿区周边居民工作和生活。介绍了该地区矸石山现状及危害现状,提出了生态恢复治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十分严重,植被恢复是灾后重建的重要部分,森林火灾后植被恢复重建对保护城区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对隆阳区"呢喃山"森林火灾后植被恢复重建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隆阳区"呢喃山"火灾后植被恢复的技术措施。以期促进隆阳区的生态与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6.
自燃矸石山生态治理的目标是彻底灭火不复燃。笔者基于适应性管理思想,提出自燃矸石山热量聚散梯度原理,并运用系统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论观点,建立了一套针对美方矿自燃矸石山的灭火、防复燃与监测体系。研究表明,要达到彻底灭火防复燃的目标,打破热量聚集的物理条件是关键。笔者提出自燃矸石山热量聚散梯度理念,可为今后自燃矸石山的治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简要阐述了植被恢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植被恢复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的回顾,分析了存在的问题,论述了今后在该地区植被恢复中遵循生态稳定性原则、适地适树原则、生物多样性原则、恢复与利用原则,并提出了植被恢复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浅谈煤矸石山生态植被恢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矿业废弃地系统开展的示范工程建设及关键技术攻关,在矿业废弃地基质材料配比技术、矿业废弃地植被调查技术、矿业废弃地生态恢复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为矿业废弃地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技术保障,对恢复矿业废弃地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不同排矸年限煤矸石山植被恢复状况、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排干年限的增加,植被总盖度处于上升趋势,物种种类越来越丰富,并由草本群落逐渐演变为乔灌草植被共存;矸石山废弃地土壤含水量、密度、孔隙度等都较低,速N、速P含量较少,速K含量相对多些,植被数量、种类也较少,但随着排干年限的增加,其上的植被数量、种类逐渐增加;进一步研究还表明氮素是限制群落均匀度变化的显著因子。希望能为矿区下一步人工营造植被的实际操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生态毯植被恢复技术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毯植被恢复技术指用马利瓦特(Maliwatt)缝编工艺,将可降解的植物纤维为原料编制成卷,同时将一定配比的植物种子和基质混合后植入成卷材料而成的快速植被恢复技术。本文比较分析了国内外生态垫、生态植被垫等技术的应用范围、技术优势等;分析了在地震滑坡、沙化治理、矿山废弃地和公路边坡治理的植被恢复效果,进而提出生态毯植被恢复技术的未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浙江省露采矿山边坡的立地条件,提出了边坡植被恢复的主要原则、技术、应用及主要工序流程,对目前露采矿山边坡的生态治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同市太行山土石山区植被恢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绍芳 《山西林业科技》2009,38(3):61-62,F0004
工程造林是植被恢复的重要手段之一,从气候、土壤、自然资源方面简要介绍了大同市太行山土石山区的概况,并针对该区植被恢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造林树种的选择、节水抗旱技术的使用、科学栽植、加强幼林抚育、实行封造结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昆明市清水海调水工程海当标段的现场调研,结合甲方提出的景观要求,展开了对该标段进行植被生态恢复设计与景观营造的相关研究。根据森林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理论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植被生态恢复设计和景观营造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黄土高原植被生态恢复评价、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张文辉  刘国彬 《林业科学》2007,43(1):102-106
以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西北黄土区考察组获得的资料为依据,对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方面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策略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退耕还林和禁伐禁牧措施实施以来,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率、质量已经呈现稳定提升的势态,民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植被恢复措施优化,多元化投资与城镇化发展使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前景较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植被恢复投资力度不够;政策不稳定使农户无远期规划,政策不配套,使大户承包治理停滞;过分注重经济效益,人工经济林比例过大,生态功能不强;禁伐禁牧封禁措施缺乏技术支撑,许多重大理论问题亟待解决.未来植被恢复策略包括:明确不同时期植被恢复目标和完善恢复途径;保护现有成果,增加自然恢复和生态修复比例;用政策保护承包大户植被建设的积极性;加大植被建设和科研投资力度,培育黄土区植被恢复方面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矿区植被生态恢复的技术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矿区生态问题突出的现状,应用生物学和生态学原理,以植被恢复为技术主线,针对矿区不同的生态破坏类型、立地条件类型和环境条件,探析了矿区树种选择、造林技术、抚育管理、封育技术等方面植被恢复的适用条件、施工工艺、技术要求和目标方向,归纳总结了矿区造林技术和封育技术的多种模式,为矿区植被生态恢复和全省全面实施“811”生态...  相似文献   

16.
祁连山浅山区潜在的土地、气候资源丰富,在祁连山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分析了祁连山浅山区自然社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了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原则和步骤,提出了天然植被恢复与重建的6条基本理论和对策以及人工植被恢复与重建的5条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以永城市芒山开山采石留下的废弃石塘(坑)植被恢复为例,针对不同类型石塘,采用分类治理,提出了不同的石塘植被恢复技术,为山区采石迹地植被恢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植被生态恢复与退耕还林的植被建设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学权 《热带林业》2004,32(2):21-24
过去几十年的人工造林结果告诉我们,人工林存在稳定性差的问题。在当今的退耕还林生态环境建设中,应在种植和经营管理上引起高度重视,遵循植被生态恢复理论。本文从植被生态恢复理论出发,提出了退耕还林的两种不同目的植被恢复类型的建设思路;同时指出存在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太原西山矿区煤矿废弃物的存在,占压大量土地,毁坏原有植被,严重影响矿区周边居民工作和生活。介绍了该地区矸石山现状及危害现状,提出了生态恢复治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对芷江县矿区自然地理、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矿业生产状况的调查表明,全县森林资源丰富,矿种较多,矿产资源呈零星状分布,开采规模不大,矿区植被破坏较严重,生态恢复治理难度大,需实施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由此,提出矿区植被恢复的基本途径为:(1)实施清洁生产工艺预防和减轻污染;(2)采用绿色科技减轻环境影响;(3)采用生物修复技术、地球化学工程学修复技术修复污染。实施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应加强资金保障措施;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和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