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7篇
  28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西兰花苗期甜菜夜蛾发生危害与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2-2008年西兰花基地甜菜夜蛾种群数量消长监测、高龄幼虫株虫量与致害株损失率关系和幼虫量与高龄幼虫量关系测定,结果表明甜菜夜蛾种群数量消长呈双峰型曲线变化,其高峰主要出现4-5月和8-11月,与田间西兰花生育期相一致;其苗期高龄幼虫株虫量与致害株损失率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其相关回归模型:Y=23.126X+1.5803 (n=17,r=0.8075**)。应用防治得失和绿色防治原理测定经济允许损失为株害率3.09%(≈3%),然后运用幼虫量与高龄幼虫量关系模型为:X=0.3204M+0.0378(n=17,r=0.8903**),拟定西兰花甜菜夜蛾防治指标为百株虫量20头。  相似文献   
102.
生物肥对西兰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兰花"优秀"和3种生物肥为试材,研究了生物肥对西兰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生物肥中,庆盈复合生物肥能够使植株的生理性状增强,具有改善其品质和提高产量的作用,使西兰花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3.
青花菜不同器官生物活性物质和营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青花菜花球、茎、叶和根中生物活性物质和营养成分组分与含量的差异。结果发现,花球中的总脂肪类、总吲哚类、总芥子油苷以及抗癌活性最强的4-甲基硫氧丁基芥子油苷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器官,根系中苯乙基芥子油苷、4-甲基硫丁基芥子油苷和4-甲氧基-吲哚-3-甲基芥子油苷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器官;花球中的可溶性蛋白、还原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器官;叶片中的多酚、维生素C、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其它器官。叶片和根系生物活性物质含量丰富,可加以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04.
为探讨蔗糖处理对青花菜采后黄化的抑制作用,采用含不同浓度(0、50、100、150、200和250 mmol·L~(-1))蔗糖的MS固体培养基培养青花菜花蕾,研究其对青花菜花蕾抗氧化能力与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发现,含150 mmol·L~(-1)蔗糖的MS培养基处理能显著抑制青花菜叶绿素降解;与空白对照相比,蔗糖处理能显著抑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上升,延缓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下降,而对抑制丙二醛(MDA)含量上升没有显著效果。蔗糖处理通过提高叶绿体、线粒体中Ca~(2+)-ATPase活性,以及花蕾中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含量和能荷(EC)水平来维持能量代谢。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可能不是叶绿素降解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105.
 【目的】青花菜的抗癌功能主要与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的降解产物萝卜硫素有关,通过测定不同青花菜材料花球、茎和叶片中两者的含量并分析两者含量间的相关性,为青花菜高营养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4个不同青花菜材料花球、茎和叶片中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及其中的10份材料花球、茎和叶片中萝卜硫素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青花菜不同基因型间以及不同器官间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和萝卜硫素含量差异均极显著,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和萝卜硫素含量均为花球含量最高,其次为茎,叶片含量最低;不同材料花球中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平均含量分别为茎和叶片的4.4和13.97倍,萝卜硫素平均含量分别为茎和叶片的4和8.7倍,而有的基因型材料茎和叶片中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的含量较高,约为花球中的50%;参试的10个不同基因型材料的花球、茎和叶片中的萝卜硫素含量与其前体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9886**,0.9994**,0.9935**。【结论】不同青花菜材料间不同器官中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在青花菜萝卜硫素开发应用中,可选择其前体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作为筛选指标,并可筛选茎和叶中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较高的材料作为提取萝卜硫素的原料。  相似文献   
106.
以高感根肿病的青花菜自交系‘93219’和高抗根肿病的甘蓝近缘野生种(Brassica macrocarpa Guss.)自交系‘B2013’为亲本配制的6个联合世代(P1、P2、F1、BC1、BC2和F2)群体为试材,采用主基因 +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根肿病抗性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青花菜 × 甘蓝近缘野生种‘B2013’后代对根肿病抗性的最适遗传模型为B-1模型,即由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BC1、BC2和F2世代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1.22%、78.36%和80.00%,遗传变异平均值占表型变异的79.86%,环境变异平均值占表型变异的20.14%,表明抗病性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同时受环境影响较大,应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BC1、F2世代主基因选择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7.
高原夏季蔬菜生产面临着化肥过量使用导致的蔬菜品质下降、肥料利用率低和地下水污染等问题,通过研究生物肥部分替代化肥,探讨生物肥的增效作用、替代量和肥料利用率,为菜田合理施肥与提高蔬菜品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不施肥(CK)、100%常规施肥(100CF)、80%常规施肥(80CF)、60%常规施肥(60CF)、100%常规施肥+生物肥(100CFB)、80%常规施肥+生物肥(80CFB)、60%常规施肥+生物肥(60CFB)7个处理,研究了化肥配施生物肥对花椰菜产量、品质、养分分配、肥料利用率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配施生物肥可显著提高花椰菜花球单重,同时提高了氮、磷、钾肥利用率及其吸收量;与100%常规施肥相比,化肥减施20%配施生物肥提高了花球产量,而化肥减施40%配施生物肥显著降低了花球产量,化肥减量配施生物肥显著降低了花球硝酸盐含量,显著提高了花球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以80CFB处理氮肥利用率和功能叶吸氮量最高,100CF处理花球吸氮量最高,易造成硝酸盐的积累;配施生物肥增加了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减小了叶片胞间CO2浓度。因此,适当减施化肥配施生物肥(80%常规施肥+生物肥)在不影响花椰菜产量的同时,能够显著改善花椰菜的品质、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光合效率。  相似文献   
108.
青花菜‘台绿2号’为杂交一代新品种。生长势较强,植株半直立,叶片长椭圆形,叶色深绿,蜡粉中等,花球紧实,球形高圆,球面圆整,蕾粒中细,单球质量0.5 kg,产量约20 000 kg · hm-2,早熟,从定植到采收65 ~ 70 d,保鲜和速冻加工兼用。适合长江流域秋冬季及北方夏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109.
以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var. italica)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DGMS8554’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8554’为试材,研究不同整枝方式对两类不育系留种植株开花结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GMS8554’的显球、开花和结荚时间较‘CMS8554’分别早4 ~ 5 d、3 ~ 4 d和3 ~ 6 d,授粉后7 ~ 9 d显荚,从结荚到种子褐变45 ~ 47 d,由褐变到收获9 ~ 11 d;‘DGMS8554’和‘CMS8554’的最佳处理方式分别为主花球上留3个侧球和4个侧球。‘DGMS8554’去除主花球后产生的侧花球能正常开花结实,花期较不去主花球植株晚10 ~ 14 d,种子收获期晚10 ~ 13 d,显球7 d后去除主花球的种株的单株产籽量和发芽率最大,分别为8.11 g和97.32%,为最优处理;‘CMS8554’去除主花球后产生的侧枝不能正常开花结实。  相似文献   
110.
松花菜花球腐烂病是近年来发生在浙江省松花菜种植区的一种严重病害,主要危害松花菜花球、花梗,引起花球变褐腐烂,花梗发黑枯萎,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通过对松花菜花球腐烂病典型症状样本的采集,病原菌的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形态观察,16SrDNA序列分析,脂肪酸分析和Biolog鉴定,明确病原菌为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Pammel)Dye。选择8种杀菌剂采用K-B灭菌滤纸片法对病菌进行室内抑菌测定,结果表明,72%农用硫酸链霉素和PHMB对该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次中生菌素和三氯异氰尿酸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