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9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236篇
林业   83篇
农学   242篇
基础科学   11篇
  149篇
综合类   1279篇
农作物   108篇
水产渔业   385篇
畜牧兽医   1130篇
园艺   66篇
植物保护   8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2年   3篇
  197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81.
对海南黑山羊及其与萨能奶山羊F1 代的主要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呼吸、体温、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清总蛋白、谷草转氨酶等指标都在正常范围,海南黑山羊公羊、海南黑山羊母羊、F1 黑色母羊、F1 白色母羊在海南适应性和生长发育表现良好。测定结果还能为海南黑山羊的饲养管理和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血液学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82.
【目的】 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26~45日龄竹丝公鸡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此生长阶段粗蛋白质精准供给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1 625只26日龄竹丝肉公鸡根据体重一致原则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5只鸡,各处理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依次为18.5%、19.5%、20.5%、21.5%和22.5%,试验期20 d。每个重复于试验结束当天挑选接近平均体重的2只鸡屠宰,制备血清和分割屠体,测定胴体性状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 ①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极显著影响肉鸡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P<0.01),随着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呈线性和二次曲线升高(P<0.01),料重比呈线性和二次曲线降低(P<0.01)。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和成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影响肉鸡屠宰率(P<0.01)、半净膛率(P<0.01)和全净膛率(P<0.05),但对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无显著影响(P>0.05),且屠宰率和半净膛率随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呈线性和二次曲线降低(P<0.01或P<0.05)。③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极显著影响肉鸡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胆固醇(TC)含量(P<0.01),且TC含量随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呈线性降低(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血清尿素氮(BUN)和甘油三酯(TG)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饲粮21.5%粗蛋白质水平可改善肉鸡生长性能,19.5%~20.5%粗蛋白质水平可改善胴体性状,18.5%粗蛋白质水平可调节脂代谢。根据二次曲线模型估测,建议此生长阶段竹丝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21.41%~21.83%,可获得最佳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试验旨在探讨槲皮素在防治仔猪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18头体重相近、健康的7日龄仔猪(杜×长×大),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PEDV组和PEDV+槲皮素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共11 d。经过3 d适应期后,于试验第4~10天给PEDV+槲皮素组仔猪口腔灌服10 mg/kg BW的槲皮素,其他组仔猪口腔灌服等体积的人工乳,于试验第8天给PEDV组与PEDV+槲皮素组仔猪口腔灌服1×104.5TCID50的PEDV,对照组灌服等体积的PBS溶液。试验第11天早上空腹称重,全部仔猪灌服D-木糖(0.1 g/kg BW),1 h后经前腔静脉采血,检测血液生化指标、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和D-木糖含量;将所有仔猪屠宰取空肠黏膜,检测肠道屏障相关基因,包括肠绒毛蛋白(villin),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闭合蛋白(occludin)和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EDV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下降(P<0.05),粪便评分显著升高(P<0.05);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肌酐和尿素氮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浆中D-木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空肠claudin-1、iFAB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与PEDV组相比,PEDV+槲皮素组仔猪平均日增重和血浆D-木糖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液中肌酐和尿素氮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空肠claudin-1、villiniFAB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结论】 10 mg/kg BW槲皮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PEDV感染导致的仔猪生长抑制和肾功能损伤,增强肠道吸收与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84.
选择城市绿化重要树种圆柏为研究对象,探讨北美圆柏枝叶对小鼠自发活动及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及挥发性物质与环境间的关系。采用旷场分析法,将入组的30只昆明小鼠分成3组: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对应地暴露于210 g和420 g圆柏枝叶中,每天4 h,连续处理6 d,观察小鼠各行为指标,结合医学手段分析小鼠相应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小鼠的中央格运动路程、总路程及中央格运动时间都呈现一定的剂量反应;体质量呈稳定增长趋势;生理指标正常,生化指标有部分超出正常范围。经低浓度枝叶挥发物处理的小鼠兴奋性增强,探究和认知能力增强,且其食欲没有受到影响,但是引起部分生化指标的异常,其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的探索。研究结果为圆柏作为生态保健树用于城市森林人居环境建设绿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5.
绿竹 (Dendrocalamopsisoldhamii)属禾本科竹亚科绿竹属 ,原产我国 ,集中分布浙江南部、台湾、福建及广西、广东等省 (区 )。在浙江、台湾、福建三省普遍栽培 ,是亚热带地区优良速生的笋材两用的丛生竹种之一。绿竹笋味鲜美 ,清凉解暑 ,同时具有降压、降脂、增强消化系统功能的作用 ,是夏秋两季深受群众喜爱的美味佳肴。绿竹竹材易降解 ,是应用前景广阔的造纸原料。近年来 ,以笋用林为主要经营目的的绿竹林发展很快 ,并取得不少的经验 (张文燕等 ,1 999;郑文汉等 ,1 997;董建文 ,2 0 0 0 )。叶片作为最主要的同化器官在竹林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竹叶片生理生化特性 ,揭示叶片生长发育规律 ,对指导竹林栽培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对竹子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已有过不少报道 ,如毛竹(Phyllostachysheterocyclacv .pubescens) (郑郁善等 ,1 998;黄启胜等 ,1 989)、麻竹 (Dendrocalamuslatiflorus)(邱尔发等 ,2 0 0 1 ;2 0 0 2 )、雷竹 (Phyllostachyspraecoxf.pre...  相似文献   
86.
选择立地坏境条件相同的杉木连栽与头栽林地,进行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理化性质的分析。研究表明,杉木连栽林地土壤微生物总数下降23.35%,其中细菌、放线菌分别下降24.79%和34.04%,真菌增加10.39%微生物主要生理类群氨化细菌、纤维素分解菌、好气固氮菌、微嗜氮菌分别下降36.60%、14.24%、56.56%和25.81%,厌气固氮菌增加46.15%.连栽林地土壤的脲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明显低于头栽土壤、多酚氧化酶则相反。在0-40cm土层中.同于连栽引起土壤容重增加2.59%、毛管孔隙、毛管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自然含水量分别下降8.46%、11.04%、11.78%和7.08%,土壤有机质、N、P全量分别下降16.61%、12.75%和21.49%.N、P、K速效养分含量分别下降20.08%、8.78%和24.85%.因而提出营造混交林,发展林下植被,停止或减少炼山和全垦以及增加肥料投入等技术对策。以防止连栽引起的地力衰退。  相似文献   
87.
香椿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康明  张树婷 《经济林研究》1993,11(2):69-72,78
香椿试管苗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增殖速度明显不同.太行山香椿试管苗的最佳增殖条件为改良MS十SBA1.0十GA_32.0+IAA0.0;燕山香椿试管苗则为WPM+6BA1.0+GA_32.0+IAA0.0。试管苗的生根能力在IBA0.2~1.0的范围内逐渐提高.增殖倍数不同试管苗其K的摄入量、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POD和EST同工酶图谱亦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88.
对杉木、丝栗栲及木荷叶片的生化物质进行了初步的分离,并用杉木种子进行了生物检测.结果表明:经木荷和丝栗栲处理的,就绝对发芽率和胚根长而言,其弱极性生化物质组分的促进作用大于极性生化物质组分的;就鲜质量和干质量而言,极性生化物质组分的促进作用大于弱极性生化物质组分的;经杉木处理的,就绝对发芽率、胚根长及鲜质量而言,杉木叶片弱极性生化物质组分的抑制作用大于极性生化物质组分的活性,而对于干质量而言,极性生化物质组分的抑制作用大于弱极性生化物质组分的.  相似文献   
89.
高光谱遥感在植被研究中的应用使定量估算植被的生物化学参数和生物物理参数成为可能.分析了樟树幼林生物化学参数与高光谱特征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樟树幼林的大部分生物化学参数(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总磷含量)与高光谱遥感特征参数(蓝边内最大的一阶微分、绿峰反射率、红边位置、蓝边面积、绿峰反射率和红谷反射率构成的比值与归一化植被指数、红边面积和蓝边面积构成的比值和归一化植被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01极显著性检验水平;纤维素、总氮含量与高光谱特征参数的相关系数没有达到显著性检验水平.因此,可以利用相关系数达到了0.01极显著性检验水平的高光谱特征参数建立樟树幼林生物化学参数的高光谱遥感估算模型.  相似文献   
90.
Som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chosen approaches to forest population genetics as reflected in the present volume are discussed, and some topics possibly deserving more attention are addressed. Among the first are studies of self-fertilization as a characteristic of forest tree mating systems, gene markers as indicators of adaptive or phylogenetic differentiation, and methodological aspects of the measurement of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The latter mainly concern generalizable methods of analysis and the involvement of gene markers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mating systems, detection of mechanisms of frequency dependent selection, and the incorporation of genetic profiles (characteristics of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of genetic types) into population genetic analy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