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50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19篇
综合类   176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89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作者运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2004年的《农业图书情报学刊》载文量和论文作者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出的数据和结论,为学刊编辑和学科工作者进行信息交流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2.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管子学刊》2003~2007年载文及作者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53.
柱花草种质植物学特征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利用植物形态学研究柱花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筛选优良柱花草种质,笔者对48份柱花草种质的植物学特征进行了观测比较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8份种质(品种)中有3份是半灌木,2份种质属二年生草本,其余42份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绝大多数(35份)种质茎的生长习性是直立型或斜升型,只有5种是匍匐型;只有1份为白花,其它4...  相似文献   
54.
以《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2006年高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作者群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该刊5年的高被引论文中,内稿比例虽然较高,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国家级基金论文的比例有所提高;作者的地域分布有所扩大,但以高校的作者为主;作者合著率平均为86.7%;在学科分布上,林业基础学科、园艺、生物学等所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55.
六种重要玉米病害病原名称的厘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晓鸣 《中国农业科学》2018,51(18):3497-3507
真菌、细菌、病毒等引起的病害是玉米生产的重要威胁。在中国,玉米种植地域广,种植区生态类型多,病害种类复杂,常见病害有30余种。中国的玉米病害研究历史不足百年,从事研究的专业人员也较少,导致玉米病害知识的传播受到一定影响,其表现之一就是我国在一些玉米病害病原名称的采用上存在明显混乱,已被弃用的旧病原名称还在普遍应用。这种现状影响了玉米病害科学研究信息在国内和国际上的正常交流。本文梳理了瘤黑粉病、丝黑穗病、红叶病、北方炭疽病、圆斑病、黑束病6种玉米病害病原学名的历史变迁,重点结合近年在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分类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明确了这6种病害病原在目前应该采用的正确名称。(1)玉米瘤黑粉病病原无论是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都有别于Ustilago属物种的特征,已恢复其名称为1912年命名的Mycosarcoma maydis(DC.)Bref.(玉蜀黍瘿黑粉菌),曾被广为采用的Ustilago maydis(DC.)Corda(玉蜀黍黑粉菌)成为异名;(2)基于Sporisorium属与Sphacelotheca在寄主科选择上的差异以及对玉米丝黑穗病致病菌的形态学、寄主病害特征和多基因序列分析的结果,Sporisorium reilianum(J.G.Kühn)LangdonFullerton.(丝孢堆黑粉菌)被确定为玉米丝黑穗病病原的正确名称,而Sphacelotheca reiliana(J.G.Kühn)Clinton成为异名之一。由于Sporisorium reilianum种内存在对玉米和高粱的致病性分化,玉米致病菌又可称为Sporisoriumreilianum f.sp.zeae(丝孢堆黑粉菌玉米专化型);(3)普遍认为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引起玉米红叶病,但近年通过对致病病毒的测序,明确了多种病毒和株系是该病的病原。在中国,引起玉米红叶病的为马铃薯卷叶病毒属(Polerovirus)的小麦黄矮病毒-GPV(Wheat yellow dwarf virus-GPV)和玉米黄矮病毒-RMV(Maize yellow dwarf virus-RMV);(4)尽管在形态学方面有许多相似性,但通过多基因序列的比较研究,证明Kabatiella属完全有别于Aureobasidium属,因此,玉米北方炭疽病病原的学名应该采用Kabatiella zeae Narita et Hiratsuka(玉蜀黍球梗孢),Aureobasidium zeae(Narita et Hiratsuka)Dingley作为异名处理;(5)分生孢子呈蠕孢状的真菌经历了数次属的变化,但形态学、基因序列信息、生活史、次生代谢物等特征的研究表明,引起玉米圆斑病的病原Bipolaris zeicola(G.L.Stout)Shoemaker(玉米生平脐蠕孢)是一个独立的物种,其无性态名称的保留得到了国际真菌命名委员会的同意;(6)对物种名称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的长期混乱使用使得其已经失去了纯粹种的含义,而Acremonium拥有150余个种并对应多个有性态属,已经成为了一个庞杂属。大量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揭示了Acremonium属的异质性,以分子特征和形态学结合的方法,重新划分和新建了相关的属,Sarocladium strictum(W.Gams)Summerbell(直帚枝杆孢)成为了玉米黑束病病菌的新种名,而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 Corda和Acremonium strictum Gams是其异名。  相似文献   
56.
57.
为了解我国科技期刊论文作者信息中, 包括作者姓名、单位名称、邮编等大量中英文信息不对称现象, 随机抽查20种医药卫生类高影响力科技期刊论文共计400篇论文,进行了分析, 发现其中34%存在中英文作者信息不对称, 并对其产生原因与改进措
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8.
锰致鸡睾丸DNA-蛋白质交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锰致鸡睾丸DNA-蛋白质交联效应。方法:在饲料中添加500、800、1 700 mg/kg MnCl2建立亚慢性锰中毒模型,分别在试验30 d、60 d、90 d剖杀鸡只取睾丸组织,进行DPC(DNA-蛋白质交联)的检测,并在90 d进行生精细胞的凋亡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染毒组睾丸组织DPC系数显著增大,凋亡指数升高。结论:锰能使睾丸组织DPC系数增大,生精细胞凋亡指数升高,导致DNA损伤,进而引起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9.
森林防火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很重视的。《森林防火》见证了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的发展历程。对《森林防火》2001-2008年32期的载文量及各栏目载文量、文献标识码、载文作者群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而查找杂志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方法,更好的为全国森林防火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60.
部分农业科技文章作者和部分科技期刊编辑对作物名称的通俗性理解不够全面,片面追求使用作物名称通俗化,导致科技期刊使用作物名称的混乱现象。针对这一思想认识,分析了片面追求使用作物名称通俗化的弊端,阐述了使用作物名称通俗化与规范化的关系,强调了统一使用作物规范名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