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8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489篇
林业   400篇
农学   509篇
基础科学   311篇
  1156篇
综合类   1847篇
农作物   404篇
水产渔业   120篇
畜牧兽医   588篇
园艺   80篇
植物保护   43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245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274篇
  2016年   273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361篇
  2012年   375篇
  2011年   360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基于扩散理论的华北春玉米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玉米机收籽粒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的生产效率,是玉米生产的发展方向。生理成熟后的籽粒含水率是决定机收质量的关键,受品种、密度和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准确估算生理成熟后玉米籽粒含水率,进而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最终确定玉米收获时间和筛选适宜机收的品种,对玉米主产区华北的春玉米籽粒机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于2017年和2018年在河北省泊头、南大港、玉田和山西榆次进行了两年田间春玉米试验,每年设置7个共性品种,每个品种3个密度,对生理成熟后籽粒含水率、品种性状、气象和管理要素进行了监测,并利用基于扩散理论考虑空气温湿度的脱水模型对籽粒含水率进行了模拟,进而计算脱水曲线下的面积(AUDDC),用以筛选脱水优异的玉米品种。结果表明,基于扩散理论的籽粒脱水模型对玉米生理成熟后籽粒含水率的模拟效果较好;年份、地点和品种对生理成熟时籽粒含水率(M_0)和水分扩散速率(k)具有显著影响,密度对脱水参数影响不显著。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灌浆期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_0)、最高气温和灌水量对M_0具有显著的正效应,生理成熟后30 d内ET0和灌浆中后期降雨对k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全生育期降雨对k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品种性状中对M_0影响最大的为苞叶层数(正效应),对k影响最大的为叶片数(负效应)。通过模型计算得到,生理成熟后10d华北地区春玉米籽粒含水率可以下降到28%,籽粒含水率下降到25%的概率为50%。由模型计算得到各品种生理成熟后10 d内的AUDDC,与AUDDC平均值比较发现‘京农科728’‘张1453’‘华农887’‘广德5’和‘金科玉3306’为脱水表现优异的品种。  相似文献   
52.
覆盖栽培模式对冬小麦花后旗叶 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旱地小麦秸秆带状覆盖栽培增产的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转运的特征,在甘肃省半干旱雨养农业区以“陇中2号”为材料,研究了秸秆带状覆盖栽培(BS)、地膜覆盖栽培 (PF)和无覆盖露地栽培(CK)3种栽培模式下冬小麦花后旗叶光合特征、叶绿素荧光动力参数、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与CK相比,BS和PF显著提高了花后旗叶光合势、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比率,且BS在生育后期优于PF。BS整个生育期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均高于CK,而PF仅生育前期发挥正效应,生育中、后期出现了负效应。BS生育前中期胞间CO2浓度、生育中后期旗叶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PF和CK,前者分别高出2.8%~8.2%和6.7%~11.3%,后者分别高出30.3%~44.8%和27.5%~39.3%。PF在灌浆中期以前,BS在整个花后生育期显著提高了小麦花后旗叶Fv/Fm、F′v/F′m、ΦPSⅡ、qP、ETR,降低了NPQ。BS较PF和CK显著提高了花后干物质输入籽粒量和对籽粒粒重的贡献率,2个指标分别增加2.6%、1.0%和14.2%、8.6%。BS显著增加了单位面积穗数,提高了产量,较CK增产35.4%。说明秸秆带状覆盖能显著改善旱地冬小麦花后光合效率,促进干物质积累转运,从而达到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53.
ABSTRACT

Aims: To assess the change in body condition score (BCS) during the early and late dry period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postpartum diseases and milk yield in grazing dairy cows from central Argentina.

Methods: BCS assessments during the dry period, and cow health and milk production records up to 90 days in milk (DIM), were collated for cows from 28 farms at monthly visits between 2007 and 2008. Cows were categorised into four groups; those in Group 1 (n=7,067) maintained or gained BCS during the early and late dry periods; Group 2 (n=2,615) maintained or gained BCS during the early dry period and lost BCS during the late dry period; Group 3 (n=1,989) lost BCS during the early dry period and maintained or gained BCS during the late dry period; and Group 4 (n=5,144) lost BCS during the early and late dry periods.

Results: Cows in Group 1 had reduced odds of having retained fetal membranes (RFM), metritis, and clinical mastitis up to 90 DIM than cows in Group 2 (p<0.001), but the odds of disease were similar to cows in Group 3. The odds of having RFM or clinical mastitis tended to be lower in cows in Group 1 than cows in Group 4 (p=0.08). The odds of cows being culled or dying during the first 90 DIM were lower for cows in Group 1 than for those in Groups 2, 3, and 4 (p≤0.05). Mean accumulated milk yield up to 90 DIM was higher in cows in Group 1 than Group 2 and Group 4 (p<0.001), but was similar to that of cows in Group 3 (p=0.28).

Conclusions and clinical relevance: Cows that lost BCS during the late dry period had increased odds of being diagnosed with several postpartum diseases and had decreased milk yield compared to cows that maintained or gained BCS during the entire dry period. Loss of BCS during any stage of the dry period was also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incidence of culling or death during the first 90 DIM. These results should raise awareness among dairy cattle producers of the importance of properly managing cow body condition during the dry period, especially during the late dry period.  相似文献   
54.
针对宁南山区春季降雨少、低温不利于马铃薯出苗,而作物生育中后期高温胁迫限制马铃薯块茎形成导致减产等问题,于2016年设置垄覆地膜沟内覆盖塑料地膜(DM)、玉米秸秆(JG)、生物降解膜(SM)、麻纤维地膜(MM)、液态地膜(YM)及沟不覆盖(BM),以传统平作为对照(CK),研究沟垄覆盖模式对土壤温度、土壤水分、旱作马铃薯生长及块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DM,SM,MM和YM马铃薯生育期耕层土壤温度表现出增温效应,而处理JG和BM表现为降温效应,其中处理DM增温效果和处理JG降温效果最佳.处理YM,JG对马铃薯生长前期保水效果较好,分别较CK显著提高13.3%,27.0%,而处理JG,DM对生育中后期的保墒效果较佳,分别较CK显著提高22.4%,13.2%.处理JG可显著促进马铃薯生长,其增产效果最为显著,DM次之,分别较CK增产47.8%,44.8%,其他处理较CK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在宁南山区实施垄覆地膜沟覆秸秆模式可调控土壤水热环境,对旱作马铃薯生长及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5.
为探讨保水剂和微生物菌肥配施后旱作燕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在内蒙古黄土高原旱作农田设置不施用保水剂和微生物菌肥(CK)、保水剂和微生物菌肥配施(A)、单施微生物菌肥(B)和单施保水剂(C)4个处理,分析燕麦全生育期内0—10,10—20,20—40 cm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及酶活性时空动态变化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1)全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呈"双峰"曲线变化,峰值均出现在孕穗期和灌浆期;氮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趋势,苗期含量最高;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活性均呈"单峰"曲线变化,过氧化氢酶、土壤蔗糖酶峰值在孕穗期,土壤脲酶则在抽穗期。(2)除CK外,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及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表现为0—10 cm10—20 cm20—40 cm,其中配施(A)对0—10,10—20 cm影响均显著(p0.05),单施(B、C)仅对10—20 cm土层影响显著(p0.05)。(3)10—20 cm土层,配施(A)与其他3个处理间差异均显著(p0.05),提高微生物量碳含量4.82%~40.28%、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8.44%~68.66%、过氧化氢酶活性13.32%~60.16%、蔗糖酶活性10.45%~39.14%、脲酶活性12.40%~55.62%。(4)配施(A)能同时显著(p0.05)提高燕麦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提高幅度分别为8.40%~20.12%和10.80%~25.09%。因此,保水剂和微生物菌肥配施在黄土高原旱作区具有较好改善土壤微生物活性效果,提高旱作燕麦产量。  相似文献   
56.
为阐明湘桂走廊白背飞虱早期虫源及大气背景在其北迁过程中的影响,利用HYSPLIT软件模拟白背飞虱灾变性迁入高峰期、始见期后向轨迹,分别从个性及共性角度,分析湘桂走廊白背飞虱主要虫源地及其灾变大气背景。结果表明:(1)1991—2014年湘桂走廊白背飞虱的迁入始见期、首次迁入高峰期分别为0.9 d/10 a、1.6 d/10 a;(2)西南路径是湘桂走廊白背飞虱初始虫源迁入的主要路径,永福站、兴安站和全州站虫源西南路径占比分别为54%、50%、72%;(3)中南半岛白背飞虱借助微弱上升气流完成起飞,850 hPa高度上的强劲的西南气流、丰富的水汽条件有利于其北迁,降水是白背飞虱降落的重要大气动力机制。研究结果为白背飞虱的异地监测及科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7.
58.
为了探究不同用量氮肥配施生物质炭或小麦秸秆对旱作农田N2O排放通量的影响,在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连续进行4年不同氮素水平配施不同有机物料的田间定位试验,试验以3种施氮用量(不施氮肥、50 kg(N)·hm-2氮肥、100 kg(N)·hm-2氮肥)配施2种有机物料(小麦秸秆S、生物质炭B)及无有机物料 (C)共组成9个处理,于2016年11月—2017年10月,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N2O通量进行全年内连续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内,各处理N2O年平均通量大小排序SN100>CN100>SN50>CN50>BN100>SNO>BN50>CN0>BN0,各处理N2O排放通量变化趋势一致;相较N0处理(CN0、SN0、BN0)的年平均排放通量,N50(CN50、SN50、BN50)和N100(CN100、SN100、BN100)处理分别增加了6.92%和10.03%。相较CN0、CN50和CN100,与其相同氮素水平配施生物质炭后,N2O年平均排放通量分别降低了0.49%、3.15%和4.67%;配施秸秆后,N2O年平均排放通量分别增加了6.37%、3.44%和2.73%。单施氮肥或小麦秸秆配施氮肥均增加了N2O排放的增温潜势,生物质炭配施氮肥减少了N2O排放的增温潜势。主效应分析表明,氮素、秸秆均对提升N2O排放通量发挥显著效应,而生物质炭具有降低效应。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温度与N2O通量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含水量与N2O通量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关系(P<5%)。通径分析表明,土壤温度对N2O通量的增大作用远大于土壤含水量对N2O通量的减小作用。秸秆或生物质炭与氮素无交互效应,N2O排放通量随氮素水平的增加而增大,秸秆还田促进了N2O排放而生物质炭抑制了N2O排放。因此,添加生物质炭对旱作农田固氮减排具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59.
为了解双免耕覆盖下旱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及冬小麦干物质转运特征,研究了双免耕覆盖下麦田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土壤蛋白酶和脲酶的活性、冬小麦花前和花后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量与传统耕作(对照)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双免耕覆盖下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酶活性在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和不同土层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在0~60 cm土壤中,双免耕覆盖下微生物总量平均较对照高68.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土壤中蛋白酶和脲酶活性平均较对照高 27.3%和32.7%。双免耕覆盖下冬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为44.2%,较对照增加了 61.7%;产量较对照提高18.4%,二者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江汉平原地区适雨灌溉条件下不同施肥模式对机插稻稻田水环境及水稻生长的影响,为当地机插稻水肥管理措施的改善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适雨灌溉条件下,农民习惯施肥(FFP)、70%控释掺混肥+30%尿素(70%CRF+30%N)和有机无机复混肥(OIF)对稻田降雨利用率、田面水氮磷质量浓度的动态变化与径流流失量、干物质积累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适雨灌溉下,返青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和灌浆成熟期的降雨利用率分别为17.5%、100%、100%和84.2%;基肥和分蘖肥施用过后,FFP、70%CRF+30%N和OIF处理田面水TN、NH4+-N和TP质量浓度迅速提高,在第1天达到峰值,水稻移栽后30 d内70%CRF+30%N处理田面水TN、NH4+-N和TP的平均质量浓度较FFP处理分别降低40.4%、47.4%和0.5%;稻田氮磷径流流失量的90%左右在返青期,10%左右在灌浆成熟期,70%CRF+30%N处理TN、NH4+-N和TP径流损失量较FFP处理分别降低31.4%、30.9%、1.9%;70%CRF+30%N处理在返青期干物质积累量显著低于FFP和OIF处理,移栽-返青期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占总积累量比例表现为FFP处理>OIF处理>70%CRF+30%N处理,成熟期OIF处理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70%CRF+30%N和FFP处理,实际产量表现为OIF处理>70%CRF+30%N处理>FFP处理。【结论】适雨灌溉条件下,70%CRF+30%N处理有助于减少稻田氮素流失,OIF处理有助于机插稻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