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26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119篇
  96篇
综合类   209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61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为密蒙花黄色素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以云南密蒙花为试验材料,采用水相提取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3因素对提取密蒙花黄色素吸光度值的影响,并利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其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通过响应曲面法建立密蒙花黄色素提取工艺的回归模型为y=2.51+0.059A+0.20B-0.14C+0.033AB+0.078AC+0.034BC-0.090A~2-0.14B~2-003C2,模型的决定系数R~2=0.913,该回归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30min、提取温度90℃、料液比1∶150(g∶mL),此条件提取密蒙花黄色素液的吸光度值为2.624,与理论预测值2.635接近,应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得到的回归模型参数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2.
艾蒿对不同植物幼苗的化感作用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美  高兴祥  高宗军  王清 《草业学报》2010,19(6):114-119
在室内用离体生物测定方法测定了艾蒿水浸提物对黄瓜、油菜、高粱、萝卜和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同时测定了黄瓜和萝卜幼苗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艾蒿水浸提液对5种植物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5种受体植物中,以油菜最为敏感,其次为萝卜。0.025g/mL浓度的艾蒿水提液对5种受体油菜、萝卜、黄瓜、小麦和高粱种子的综合效应(SE)分别为100%,87.26%,69.88%,61.11%和52.77%。艾蒿水提物能引起黄瓜和萝卜幼苗MDA含量的升高,表明艾蒿化感作用对受体植物的影响很可能与其引起MDA含量升高,从而导致植物细胞膜的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93.
5种藓类植物水提液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藓类植物提取液对作物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5种藓类植物配子体不同浓度的水提液培养黄瓜种子,测定了种子萌发过程中胚芽和胚根的生长量、鲜重及干重等指标。结果表明:薄壁卷柏藓(Racopilum cuspidigerum)、疏网美喙藓(Eurhynchium laxirete)、毛枝雀尾藓(Hypopterygium trichocladon)和海岛花叶藓(Calymperes taitense)配子体的水提液在较低浓度下能提高黄瓜种子萌发的质量。其浓度为0.01g/mL时,对黄瓜幼苗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浓度大于0.04g/mL时,则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程度的大小因浓度的提高而加强。  相似文献   
94.
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砷和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环境水中砷和汞进行了研究。优化了仪器条件、盐酸浓度、硼氢化钾浓度和预还原剂浓度等因素,确定了最佳的测定条件,并对方法检出限,线性范围,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在最优的测定条件下,该方法的检出限为:砷,0.10μg/L;汞,0.05μg/L。精密度好,准确度高,适合于环境水样中砷和汞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95.
李洁  雷波 《广西农业科学》2013,(12):1972-1976
【目的】探讨空心莲子草水浸提液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为研究空心莲子草的化感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用蒸馏水(CK)、0.025、0.050、0.075和0.1000 mg/mL空心莲子草地下部分及地上部分的水浸提液分别对蚕豆根尖进行处理,观察不同处理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相比,随着空心莲子草水浸提液剂量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其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抑制作用不断加强;空心莲子草地上部分水浸提液的抑制作用较地下部分更强。在胁迫72 h后,0.100 mg/mL空心莲子草地上部分水浸提液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抑制作用最强,有丝分裂指数仅1.14%。经空心莲子草水浸提液处理后,蚕豆根尖细胞细胞核出现异常,部分细胞出现微核,在0-48 h内,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微核率呈上升趋势;此外,蚕豆根尖细胞出现多种染色体畸变,如微核、染色体断片、滞后染色体、染色体桥等。【结论】空心莲子草水溶性化感物质对受体植物的遗传物质具有一定的遗传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96.
乙酰胆碱酯酶是监测环境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重要靶标物质.应用聚乙二醇(PEG)/磷酸氢二钾(K2HPO4)双水相体系对罗非鱼肝脏乙酰胆碱酯酶的萃取分离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了PEG1000的质量分数、K2HPO4的质量分数、pH值及NaCl的质量分数对酶萃取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萃取条件.结果表明:K2HPO4质量分数、PEG质量分数、pH值对酶的萃取影响最大.室温下在K2HPO4质量分数为15.0%、PEG1000质量分数为22.0%、pH值为7.0的双水相体系中,酶的分配系数最大、可达5.65,萃取率为72%.放大试验结果表明,该双水相体系对乙酰胆碱酯酶的萃取效果比较稳定,是提取分离乙酰胆碱酯酶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7.
油气混输管道在油气田地面集输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压降计算对于经济管径的选择具有决定性作用.基于Dukler I、Dukler II、Beggs-Brill (B-B)和Baker这4种油气混输管道压降计算公式,以C++Builder 6.0为编程环境,编制压降计算软件,针对具体实例计算管道压降,并与多相流模拟软件OLGA的计算结果对比,得出不同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此外,针对高、低粘原油,选择适当的计算公式研究油气混输管道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获得其在不同气液比、管径和流型下的压降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8.
Abstract

Red pine (Pinus resinosa Ait.) seedlings were grown for 15 weeks over a range of nutrient regimes to calibrate a test procedure used for monitoring nutrient status of a common container growing medium. The test was based on a saturated aqueous extract of the growing medium, obtained by suction displacement. Seedling growth and nutrition exhibited typical responses of deficiency, sufficiency, luxury consumption and toxicity over the range of substrate fertility examined. Water extractable nutrients of the growing medium were related to yield and nutrient uptake of the seedlings. Ranges of nutrient levels associated with maximum dry matter production were selected as provisional values for optimum growth of containerized red pine seedlings. The following critical nutrient levels were considered optimum for red pine seedlings managed under similar cultural conditions: 15–65 ppm N (as NH4 +), 35–95 ppm P, 25–115 ppm K, 30–60 ppm Ca, 15–35 ppm Mg,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1.0–2.2 dS/m.  相似文献   
99.
液固两相流中的细小且体积浓度低的固相颗粒在液相流动影响下,除受颗粒重力作用外,还有Stokes阻力、Saffman力、压力梯度力、附加质量力等的共同作用,并在液相流场中作不可控的运动。为了有效控制固相颗粒运动,该文在二维泊肃叶流场的垂直方向上设计一高压静电场,使电场力作用于荷电固相颗粒,并建立了有界黏性流体在二维泊肃叶流场和高压静电场同时作用下带电颗粒的运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固相颗粒的运动规律,并设计了多物理场耦合条件下的固液两相分离装置。利用该装置对清洁度为NAS12的L-HM32#抗磨液压油进行颗粒分离试验,12 h后,2~100μm的颗粒数目显著减少,颗粒分离效率高达到95%,液压油清洁度达到NAS4级,实现高效的固液分离和固相颗粒分选。  相似文献   
100.
旋流泵含气混输数值计算及涡室流场探针测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索旋流泵内部流场及气液两相流混输特性,该文通过32WB8-12型旋流泵外特性试验和泵最优工况流场五孔探针测量,得出泵性能曲线和5个测点静压ps、绝对速度v、圆周速度vu、径向速度vr和轴向速度vz分布情况。针对N-S方程中四项力在气液两相流动中的具体表现特性进行力学分析,说明了泵内部两相流动特点及关联因素之间约束关系。阐明了旋流泵含气混输抽吸和扬程形成的基本原理,及空化和气液两相流混输的不同特点。选择性能试验最优工况,基于改进重组化群k-ε湍流模型(RNG k-ε模型),应用Fluent软件对泵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3个轴面静压、速度矢量和含气率分布图。证明泵进口轴向运动为主流,气体主要集中在压力较低的进口区域。气相的引入,其微团与液相尺寸、形状及弹性模量的不同,造成两相流场惯性力、摩擦力和浮力发生变化,由此解释了外特性变化及气液抽吸与内部流动之间定性的因果关系。探讨了旋流泵内部气液两相流动速度场和过流通道发生畸变的基本原理,为建立旋流泵内部气液及空化流动模型提供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