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7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80篇
畜牧兽医   10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石范 《特产研究》2014,(1):10-11
本试验对梅花鹿的鹿茸腊片、鹿茸粉片、鹿茸血片和鹿角盘分别进行了孕酮、睾酮和雌二醇的检测。结果表明,鹿角盘中3种激素均含有,含量基本均衡;3种鹿茸片均未检出雌二醇;各组孕酮含量均高于睾酮含量;孕酮含量各组差异显著(P〈0.05),睾酮含量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鹿茸腊片中孕酮和睾酮含量均为最高;以上检测结果为鹿茸的食用和医用及鹿产品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2.
猫豆炭疽病主要危害猫豆的叶片、茎蔓和豆荚,导致猫豆品质和产量降低.本研究对猫豆炭疽病的病原进行分离和致病性测定,并通过形态学特征和ITS rDNA序列分析将该病原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该病原菌危害猫豆在国内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93.
利用慢病毒干扰系统,对梅花鹿生茸区骨膜干细胞(Antlerogenic periosteum cells,AP细胞)Thymosin beta 10(Tβ10)基因进行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并初步研究该基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设计的3条针对梅花鹿Tβ10基因的shRNA序列与载体质粒p LVTHM连接成功,与p SPAX2、p MD2.G质粒共转染HEK 293T细胞,获得的重组慢病毒成功感染了AP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RNA干扰后Tβ10基因的mRNA水平下调,MTT试验结果显示Tβ10基因的下调可以抑制AP细胞增殖。试验成功构建了针对梅花鹿Tβ10基因RNAi载体,并成功干扰了Tβ10基因在AP细胞中的表达,基因下调最高可达35.6%,并初步确定Tβ10基因下调可抑制AP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94.
梅花鹿茸保健饮品抗疲劳作用机理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梅花鹿茸保健饮品抗疲劳作用的机理,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蒸馏水),每天灌胃1次,连续30d。测定小鼠的脏器指数,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脂肪酶(LPS)活性及血液中血乳酸(BLA)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梅花鹿茸保健饮品各个剂量组小鼠的肝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乳酸脱氢酶和脂肪酶的活性明显升高(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说明梅花鹿茸保健饮品可以明显影响受试小鼠体内各种酶的功能,加速受试小鼠疲劳的恢复,具有明显的抗疲劳功效。  相似文献   
195.
选取24头健康梅花公鹿,随机分为三组,进行不同日粮蛋白质水平(12%,16%,20%)的梯度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日粮蛋白质水平对血清尿互氮浓度影响显著,随着日粮蛋白水平的提高,血清尿互氮浓度显著升高(P〈0.01);日粮蛋白质水平对血液胰岛素、血糖、血氨、三碘甲状原氨酸、甲状腺素以及鹿茸中蛋白质、脂肪等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96.
鹿茸多肽的生物学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醇沉法从新鲜马鹿茸中提取出活性多肽。该多肽为一系列分子量低于17 kD的多肽混合物,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其含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Bradford法定量总多肽约为1~2 mg/g鲜重,RIA法定量IGF-1为300~400 pg/g鲜重。小鼠腹腔连续注射多肽6 d后,对其促生长、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疲劳等生物学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鼠体重较对照组有增加趋势(P>0.05);腹腔注射1,4,8 mg/kg鹿茸多肽组小鼠玫瑰花环成环率分别高于对照组(生理盐水)33.3%,34.2%,39.6%,差异显著(P<0.05)。注射8 mg/kg鹿茸多肽的小鼠血清溶血素OD值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实验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分别比对照组高22.1%,25.8%,26.5%,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说明鹿茸多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注射4,8 mg/kg鹿茸多肽组老年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升高51.1%,59.2%,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分别下降14.9%,16.7%,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鹿茸多肽对老年小鼠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小鼠负重游泳实验中,注射小鼠存活时间比对照组延长了21.67 min(P<0.05),说明鹿茸多肽具有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197.
【目的】探索梅花鹿成纤维细胞因子受体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FGFR2)基因多态性及其对茸重性状的影响。【方法】应用直接测序法对梅花鹿FGFR2基因的全部外显子进行测序分析,通过MassARRAY® SNP分型技术对314头24月龄梅花鹿进行基因分型和单倍型分析,分析FGFR2基因不同基因型和单倍型与茸重的关联性。【结果】在梅花鹿FGFR2基因中共发现12个多态性位点,其中5个位于外显子区域,且突变均未引起氨基酸改变,属于同义突变,其余7个位点均存在于内含子区域。分型结果显示,g.80975864 T>G位点未分型成功,后续对其余11个位点进行了分析,g.80943673 T>C、g.80943683 C>A及g.80938352 C>T 3个位点属于中度多态位点(0.25<P<0.5),其余位点均属于低度多态位点(P<0.25)。χ2检验结果表明,g.80998742 G>A和g.80987708 G>A 2个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其他9个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1个多态性位点各基因型之间的茸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单倍型结果显示,FGFR2基因存在5种单倍型,不同单倍型间梅花鹿茸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FGFR2基因的11个突变位点可能不是影响梅花鹿茸重性状的关键位点。  相似文献   
198.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梅花鹿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B3(methionine sulfoxide reductase B3,MSRB3)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茸重性状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高、低产茸量的梅花鹿各8只,应用DNA直接测序法检测基因变异位点。采用MassARRAY® SNP分型技术对314头24月龄梅花鹿MSRB3基因进行基因分型,并结合梅花鹿茸重性状数据进行了关联分析和单倍型分析。【结果】 在梅花鹿MSRB3基因中共发现6个SNPs位点,其中2个SNPs位点位于外显子区域,且突变均未引起氨基酸改变,属于同义突变,其余4个SNPs位点均存在于内含子区域。分型结果显示4个样本未分型成功,其余310个样本进行后续分析。各位点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基本一致,g.44455582 T>C、g.44455759 C>T、g.44414424 T>C、g.44350306 T>C及g.44340836 G>A等5个位点的杂合度较高,均属于中度多态(0.25<PIC<0.5),g.44340734 G>C位点杂合度较低,属于低度多态(PIC<0.25)。卡方检验结果表明,g.44455759 C>T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其他5个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对6个SNPs位点的不同基因型与梅花鹿茸重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g.44455582 T>C位点的TT基因型个体茸重极显著高于CC和TC基因型(P<0.01)。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g.44340734 G>C和g.44350306 T>C、g.44455582 T>C和g.44455759 C>T位点存在强连锁,各产生3种单倍型,在Block 2区块中单倍型TC茸重显著高于单倍型CT (P<0.05)。【结论】 MSRB3基因与梅花鹿茸重性状密切相关,g.44455582 T>C位点和单倍型TC可作为筛选高产梅花鹿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99.
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GAL-1)是一种分子质量约为14 ku的β-半乳糖苷结合蛋白,分布于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胞和组织中,在细胞内外均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参与调节多种生理病理过程。GAL-1以剂量依赖性和细胞特异性双向调控细胞增殖,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途径促进血管的生成,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诱导T细胞凋亡、抑制T细胞增殖和抗原递呈细胞活化等。此外,GAL-1被认为是多种类型肿瘤的标志物,肿瘤细胞通过分泌GAL-1促进肿瘤内的血管生成和自身免疫逃逸。鹿茸是指鹿科动物头部衍生的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也是在自然界哺乳动物中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可实现周期性完全再生的骨质附属器官。鹿茸的再生是基于鹿茸干细胞增殖的过程,GAL-1在鹿茸干细胞中表达,并且鹿茸的再生过程与GAL-1生物学功能息息相关。然而,GAL-1在鹿茸再生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仍待深入研究。作者综述了GAL-1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鹿茸再生过程中的作用,以期为GAL-1和鹿茸再生机制的研究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