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4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60篇
林业   26篇
农学   96篇
基础科学   2篇
  59篇
综合类   628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70篇
畜牧兽医   105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2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从若尔盖草甸淤泥中获得一株低温厌氧纤维素菌CD-2,分离菌株革兰氏染色阴性,直杆状,严格厌氧,菌体大小为0.3μm×2.8 ~ 3.1 μm,生长温度范围5~40℃(最适温度20℃);pH范围6.5 ~8.0(最适pH7);NaCl浓度范围0.1%~0.4%(最适NaCl浓度0.2%).分离菌株能利用滤纸、纤维素粉MN300、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木聚糖等.在菌株CD-2的纤维素酶系中,存在外切-β-1,4-葡聚糖酶(CI酶)、内切-β-1,4-葡聚糖酶(Cx酶)和β-葡萄糖苷酶3种组分,最适温度分别为30、30和25℃.该菌株还存在木聚糖酶,最适温度为30℃.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菌株CD-2属于梭菌属Clostridium,与C.papyrosolvens的相似性为99.1%.  相似文献   
962.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载体生物膜细菌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细菌16SrRNA通用引物1055F/1392R-GC获得的PCR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了两个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在不同运行时间其载体生物膜上的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两个反应器在不同运行时间其细菌种群多样性有一定差异。DGGE优势条带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器载体生物膜上的细菌类群主要是陶厄氏菌属Thauera、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外硫红螺旋菌科Ectothiorho.dospiraceae、酸杆菌门Chloroflexi、绿弯菌门Acidobacteria及不可培养细菌。当反应器运行208d时,水体中氨氮和亚硝态氮的去除率维持较高水平,两者去除率之比为1.1,表明反应器内发生了厌氧氨氧化反应。针对厌氧氨氧化细菌16SrRNA基因引物Pla46F/Amx368R—GC获得的PCR产物,采用DGGE技术对载体生物膜上的厌氧氨氧化细菌进行了检测。DGGE优势条带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在反应器中富集得到的厌氧氨氧化细菌分别与PlanctomyceteKSU-1、CandidatusJetteniaasiatica的相似性均为96%,可以认为它们是反应器内起厌氧氨氧化作用的主要细菌。  相似文献   
963.
生防枯草芽孢杆菌L1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峙培养,测定出枯草芽孢杆菌L1的抑菌谱较宽,特别是对水稻纹枯病菌、大豆菌核病菌、禾谷镰孢菌、辣椒灰霉病菌、玉米小斑病菌抑菌效果明显;枯草芽孢杆菌L1不同发酵时间经湿热灭菌处理后,5 d发酵液中抑菌活性物质含量最高,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83.23%,发酵液随时间延长抑菌效果不再增加;枯草芽孢杆菌L1抑菌活性物质对温度不敏感;枯草芽孢杆菌L1发酵液用硫酸铵梯度沉淀法提取粗蛋白在硫酸铵饱和度达60%~70%(不含60%)沉淀的活性物质抑菌效果最好,对水稻纹枯病菌平均抑菌半径达1.15;枯草芽孢杆菌L1对玉米、大豆、小麦、番茄、菜豆、黄瓜、水稻无致病性,而且还有保鲜和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964.
烟草叶围细菌Tpb55菌株的鉴定及其抑菌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pb55是从烟草叶面生境中分离获得的一株拮抗细菌,本研究从形态、生理生化、16S-23S rDNA转录间隔区PCR(ITS-PCR)分析,初步明确了该菌株的分类地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Tpb55菌体为杆状,革兰氏染色均匀,鞭毛周生,产芽孢,各项生理生化测试指标与枯草芽孢杆菌菌株表现一致;16S-23S rDNA ITS-PCR分析结果表明,Tpb55与枯草芽孢杆菌同源性达到99.75%。Tpb55代谢产物对7种病原真菌和3种病原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表明该菌株代谢产物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和较广的抑菌谱。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菌株代谢产物对有机溶剂、蛋白酶、热和pH值都有很高的稳定性,是具较好开发潜能的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965.
产芽孢细菌T99生防作用评价及其活性产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京郊菜田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具显著抗菌活性的产芽孢细菌199.室内离体测定表明其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及细菌均具很好的抑制作用,对峙培养法测定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菌带宽达15mm;牛津杯法测定对蜡状芽孢杆菌抑菌圈直径达24mm.温室和田间小区防治试验其对甘蓝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89.9%和81.5%,优于对照药剂多菌灵.其发酵液中的抗菌物质耐酸碱、抗热性和抗紫外照射能力强,且可用硫酸铵沉淀法和正丁醇单一溶剂提取,粗提物对蜡状芽孢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350μg/ml.  相似文献   
966.
为了提高芽孢的形成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通过摇瓶培养对毛竹枯梢病拮抗细菌巨大芽孢杆菌6-59菌株芽孢形成的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1.0%、大豆蛋白胨1.0%、CaCl2·2H2O0.1%、MnSO4·H2O0.05%;适宜培养条件是:种龄20h、接种量8%、培养基初始pH为6.0、装液量30mL/250mL、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200r/min。在此优化条件下,6-59菌株发酵液中的芽孢数量为2×109个/mL,芽孢形成率达96.4%。  相似文献   
967.
低丘红壤旱地花生秸秆室内腐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红壤旱地花生秸秆腐熟技术,以秸秆失重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室内模拟腐熟考察了低丘红壤旱地花生秸秆室内腐熟条件。以秸秆失重率、颜色、C/N、纤维素酶活性为指标,以腐秆剂A和B为对象,探讨腐秆剂对秸秆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秸秆室内模拟腐熟所需水分、尿素、生石灰、腐秆剂与秸秆干重的比例分别为425:100、0.6:100、0.25:100、0.13:100。添加腐秆剂可以明显促进花生秸秆的腐解,与CK相比,腐熟30天后,添加腐秆剂的处理A、B的秸秆失重率分别提高20.1%、15.0%;秸秆C/N分别降低6.0%、5.1%;纤维素酶活性分别提高120.0%、95.5%。研究的结果还显示:秸秆失重率与纤维素酶活性以及秸秆的C/N都呈显著线性相关,纤维素酶活性随秸秆失重率增大而增大,C/N随秸秆失重率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968.
抗不同生化型青枯菌的生防菌筛选鉴定及其活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更好地利用生防菌控制青枯病危害,从不同地区的土壤中分离到569株细菌菌株,筛选到3株对5种不同生化型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其中菌株BS2004的拮抗活性最强。以BS2004的菌悬液为对照,分别测定无菌滤液、蛋白酶K及高温热处理后拮抗物质抑菌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蛋白酶K及高温热处理后,该菌的抑菌活性显著降低,表明其主要抑菌成分为蛋白类物质。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用生防菌BS2004菌悬液处理番茄植株,能有效控制番茄青枯病的发生,防治效果达66.75%,同时还发现,重新分离得到的青枯菌菌体数明显受到生防菌的抑制。通过对BS2004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脂肪酸鉴定、16S rDNA序列等进行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相似文献   
969.
红树内生细菌AmS2菌株对芒果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解红树内生细菌AmS2菌株对芒果炭疽菌的抑菌机制及其分类学地位,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菌株抗菌活性对芒果炭疽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有效中浓度(EC50)。结果表明:经形态与培养特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AmS2菌株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抗菌活性物质分析发现,菌株可分泌产生易溶于水和甲醇等强极性溶剂、对热稳定、pH4~7条件下较稳定的非蛋白类抗菌活性物质。毒力测定表明,菌株抗菌物质粗提物对芒果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0.9772 mg/mL和1.9027mg/mL,当提取物浓度3.0mg/mL时,可致使病菌分生孢子壁消解。  相似文献   
970.
植物内生细菌固体菌剂对辣椒的促生和防病作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了获得应用性强的植物内生细菌接菌剂,选用卡拉胶、聚乙烯醇-海藻酸钠(PVA-SA)、草炭和米糠4种载体分别配制了内生细菌菌株XG32、DLJ1和DP24的12种固体菌剂,分别采用利福平标记法和盆栽试验研究了菌剂中内生细菌在辣椒体内的定殖能力和菌剂的促生防病效果。结果表明:卡拉胶和草炭比较适合用作菌剂载体,经卡拉胶包埋和草炭吸附的菌体数量可达108CFU/g,保存12个月后活菌数均在106CFU/g以上;制成菌剂后不影响内生细菌在植物体内定殖和促生作用;菌剂的促生试验中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株高、根长、鲜重和干重均差异显著,其中干重增加率为109.03%~140.63%;制成的固体菌剂对辣椒疫霉病的防治效果显著,为75.0%~8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