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9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219篇
林业   136篇
农学   214篇
基础科学   39篇
  148篇
综合类   1161篇
农作物   100篇
水产渔业   139篇
畜牧兽医   726篇
园艺   119篇
植物保护   19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在大田甘蓝地中,以从菜园土壤和菠菜叶片分离得到的氯氰菊酯降解菌株T-1和菌株Y-3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对降解菌降解氯氰菊酯的残留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降解菌对氯氰菊酯的降解有促进作用;菌株Y-3和菌株T-1在土壤中对氯氰菊酯的降解动态基本类似,半衰期均为10d;具有内生性的菌株Y-3在甘蓝植株体内对氯氰菊酯降解效果较好,半衰期为7d。  相似文献   
102.
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 BYDVs)隶属于黄症病毒科(Luteovirdae)黄症病毒属(Luteovirus),由该病毒引起的小麦黄矮病最早在美国发生并报道,此后在国外其他地域也曾有过发生报道。在我国,小麦黄矮病最早于 1960 年在陕西、甘肃发生并报道,近年来,在我国其他地区也有发生,该病害被称为麦类作物上的“癌症”,对麦类作物生产影响较大,为害严重时,造成麦类作物产量大幅降低。BYDV 株系的划分依据为其传毒介体蚜虫的传播专化性,即一个病毒株系只能由一种或两种蚜虫进行传播,根据 ICTV 国际病毒委员会分类系统报道,目前国际上确定的该病毒株系有 BYDV-MAV、BYDV-PAV、BYDV-RMV、BYDV-SGV 等,我国鉴定有 BYDV-PAV、BYDV-GPV、BYDV-GAV、BYDV-RMV 4 个株系,GAV 为我国流行株系。主要从 BYDV 的为害症状、株系分化、传播介体、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病害防治方面进行相关综述,着重介绍 BYDV-GAV 株系的抗性鉴定、抗性基因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害的抗病育种和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3.
坛紫菜杂交品系优势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坛紫菜诱变选育品系和野生选育品系间杂交,筛选出了4个经济性状优良的杂交品系(Ⅱ、Ⅲ、Ⅳ和Ⅴ);杂交品系的子代表现出较大的杂交优势,既具有亲本优势,又具有超亲优势;品系Ⅱ、Ⅲ、Ⅳ和Ⅴ的3~5cm幼苗经过10d培育,平均日增重量的超标优势分别达12.35%、139.78%、107.57%和173.52%;杂种优势指数达99.83%、213.07%、184.44%和243.05%;品系Ⅱ耐高温能力较强,在29℃水温中可正常生存10d以上;品系Ⅲ在4个杂交品系中生长最快,培育20d时藻体的平均长度是父本的1.29倍,总藻胆蛋白含量最高,达(103.83±0.49)mg/g干品;品系Ⅳ和Ⅴ藻体宽而薄,不易腐烂和老化,其中品系Ⅳ叶绿素含量高达(9.79±0.48)mg/g干品,比母本高46.21;从杂交品系的性状稳定性来看,品系Ⅱ的F2和F3叶状体长度生长相对稳定,品系Ⅲ的F3叶状体经过选育后,生长性能比F2叶状体更加突出。和F2叶状体相比,品系Ⅳ的F3各项指标表现出较大的稳定性。本研究为坛紫菜杂交育种的应用积累了有用资料。  相似文献   
104.
105.
国外松枯梢病的松色二孢菌9个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来自不同发病程度,不同地点的国外松枯梢病松色二孢菌的9个菌株的生产,产孢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菌株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PH值为6-7,相对湿度为90%以上;9245、H21二菌株对湿度在培养其中加入1‰的硼对各菌株的生长和产孢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以抑制产孢最明显,表现出硼对国外枯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6.
中国南部热带植物区系的特点与亲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南部热带植物区系主要以云南南部、广西西南部和海南热带植物区系为代表 .该文简要分析了它们植物区系的组成特征和地理成分 ,比较研究了云南南部和海南热带植物区系与东南亚的马来半岛和文莱热带植物区系的关系 ,得出以下结论 :(1)中国南部植物区系主要由热带植物区系成分组成 ,热带分布的科和属分别占总科和属数的 6 0 %和 80 %多 ,在热带分布属中 ,又具体以热带亚洲成分占优势 ,显示该植物区系是热带性质的植物区系 ,具有热带亚洲亲缘 ;(2 )中国南部热带植物区系中多于 70 %的科和多于 5 0 %的属与马来西亚植物区系共有 ,并且其优势科中大多数也为马来西亚植物区系的优势科 ,意味着在植物区系分区上它属于热带亚洲或印度 马来西亚植物区系的一部分 ;(3)由于位于东南亚热带北缘 ,中国南部热带植物区系中以边缘热带成分为主 ,是印度 马来西亚植物区系的热带北缘类型 ;(4)中国南部植物区系的热带亚洲亲缘可以从东南亚的地质演化历史解释  相似文献   
107.
108.
桉树人工林木材生长应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我国南方生长较好的4种人工林桉树为研究对象,测试并比较了4种桉树立木的纵向生长应变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桉树种间生长应变差异显著;相同树龄的尾园桉的生长应变与胸径成直线相关。以上结果可为桉树实体木材的加工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9.
本试验以5~6 a生的红灯、大紫、抉择等甜樱桃品种的自然授粉的胚培苗为试材,通过对樱桃果实的大小、颜色、可溶性固形物、果肉质地、果汁含量、成熟度等经济性状的观察,明确了优质、自交可孕、不易裂果、耐贮运、适于机械采收、抗病虫、抗寒等现代育种目标,初步选育出几个优株:可溶性固形物高的I-6,平均单果重为2.66 g,最大单果重3.15 g,可溶性固形物为20%;果个较大,丰产性好的I-16,平均单果重为4.57 g,最大单果重6.14 g,可溶性固形物为16%;适于老年人鲜食的,软汁甜樱桃II-15,平均单果重为5.00 g,最大单果重5.71 g,可溶性固形物为17%以及晚熟、色黑果大的III-2,平均单果重为3.48 g、最大单果重3.53 g、可溶性固形物为16%。  相似文献   
110.
经对24个板栗新品系幼树的发枝结果习性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新品系平均结果枝占当年萌发枝的50%以上,且连续结果性能好,达到国家板栗丰产选种标准.对24个板栗新品系幼树1年生健壮枝作轻剪、中剪、重剪和不剪(缓放)4种修剪方法的试验,结果表明,轻剪能显著促进幼树发枝和座果,中剪和缓放次之,重剪结实差,发枝少而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