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4篇
  免费   286篇
  国内免费   410篇
林业   406篇
农学   147篇
基础科学   82篇
  1381篇
综合类   1521篇
农作物   78篇
水产渔业   68篇
畜牧兽医   618篇
园艺   70篇
植物保护   42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280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白介素(Interleukin,IL)10是 脊椎动物Th2细胞(T helper 2 cell)和先天淋巴细胞(Innate lymphoid cell)分泌的一种多效应细胞因子。3型鲤疱疹病毒(Cyprinid herpesvirus 3, CyHV3)ORF134编码IL10样蛋白,本研究构建了ORF134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DE3感受态细胞中表达CyHV3-IL10重组蛋白。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重组CyHV3-IL10蛋白约为18 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将CyHV3-IL10包涵体进行变性和复性,经分子筛凝胶柱层析纯化获得了纯度较高的重组CyHV3-IL10蛋白,利用CyHV3-IL10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了单克隆抗体,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筛选,获得了2株亲和力强的抗体,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技术和Western blotting对抗体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FITC标记的单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HEK293细胞中表达的CyHV3-IL10重组蛋白和感染CyHV3的镜鲤脾和鳃组织中表达的CyHV3-IL10蛋白。CyHV3-IL10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为后续研究CyHV3-IL10蛋白功能和建立CyHV3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为CyHV3病毒检测试剂盒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2.
统计列出了四川珍稀林木的种类和分布,阐明了其特点。通过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及发展情况的论述,分析了四川珍稀林木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总体状况。在此基础上,为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93.
To enrich resource of species, 105 arbor species (25 genera, 15 families) were introduced to the hilly and gully areas on Loess Plateau. By acclimation and selection, more than 90 tree species (12 genera, 8 families) were identified as fine species, including trees suitable for sloping fields such as Pinus sylvestri var mongolica, Pinus tabulaeformis, Platycladus orientalis, and Robinia pseudoacacia, trees suitable for gully bottoms such as Populus davidiana, Populus diversifolia, and Salix cheilophila and non-timber trees such as Prunus armeniaca, Ziziphus jujuba and Prunus persica. For those fine trees, habitat conditions and regularity of requirement of water and fertilizers were studied and then habitat ranges were given. From research results, it could be seen that Robinia pseudoacacia consumed more water, but it could improve the content of organic matters in soil; by contrast, Pinus tabulaeformis and Platycladus orientalis consumed less water and were suitable for dry sloping fields; species of apricot were suitable for sunny or semi-shady sloping fields with good conditions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species of pear were suitable for both shady sloping fields and sunny sloping fields; species of Chinese date were suitable for sunny sloping fields.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Scientia Silvae Sinica, 2005, 41(5) [译自: 林业科学, 2005, 41(5)]  相似文献   
994.
阐述西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现状与特点以及管理现状与成效.分析西藏林业发展中存在着的协调管理不利、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保护管理意识淡薄等问题.提出树立生态环境建设的新理念,积极开发和利用替代性新能源,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增加投入,科学规划、分期整治等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5.
阐述西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现状与特点以及管理现状与成效。分析西藏林业发展中存在着的协调管理不利、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保护管理意识淡薄等问题。提出树立生态环境建设的新理念,积极开发和利用替代性新能源,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增加投入,科学规划、分期整治等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6.
对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林林内太阳辐射、空气温湿度以及土壤5 cm和15 cm层温度进行了连续的定位观测。结果表明:1)林外太阳辐射日总量变化范围为127.0 MJ.m-2.d-1~216.5 MJ.m-2.d-1,林内太阳辐射日总量的变化范围为8.4 MJ.m-2.d-1~14.2 MJ.m-2.d-1;2)林外和林内的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4.2℃和13.4℃;3)林外和林内的月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为82.7%和86.8%;4)林下土壤5 cm和15 cm层的月平均温度分别为11.8℃和10.2℃,地表层的温度波动比下层温度的波动大。植被覆盖是造成林外和林内太阳辐射、空气温湿度和土壤温度差异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997.
在湘西自治州开展油桐幼林手产及家系测定的多点试验研究。选用29个第二代优良家系作为种源,营选359.32亩丰产实验林,均表现出早实丰产特性,产量指标超过国家标准;以产量为主要指标,进一步筛选出9个第三代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998.
2005-2006年综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对四川白河自然保护区内川金丝猴的栖息地进行监测评价.结果表明:在不考虑人为干扰的情况下,保护区内川金丝猴的最适宜栖息地面积为20.079 4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2.39%;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8.152 2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1.20%;勉强适宜栖息地面积为64.439 3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9.77%;不适宜栖息地面积为59.509 1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6.72%.由于放牧、采药的影响,川金丝猴的适宜栖息地大面积丧失.在川金丝猴的实际栖息地内,最适宜栖息地面积为5.811 9 km2,仅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59%;适宜栖息地面积为8.072 1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98%;勉强适宜栖息地面积为46.920 4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8.96%;而不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01.235 6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2.48%.  相似文献   
999.
陕北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生长与土壤干化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通过对陕北黄土高原南北 6个人工刺槐林样地进行标准地调查 ,结合树干解析与土壤含水量资料 ,分析了人工刺槐林树高、胸径、材积等指标的生长状况与土壤含水量亏缺的关系。结果表明 ,土壤含水量的亏缺程度与刺槐林的生长有明显的一致性。南部的宜君降雨充沛 ,土壤含水量基本没有亏缺 ,没有产生明显的土壤干化现象 ,相应刺槐林的生长状况良好 ,没有产生衰退迹象。随着降雨量的减少 ,从富县开始 ,土壤含水量发生了严重程度不一的亏缺现象。富县样地因水分亏缺而形成的干化层已影响到了人工刺槐林的生长 ,林分已有了衰退的迹象。样地吴旗、安塞、绥德和米脂则土壤含水量亏缺严重 ,形成了明显的土壤干化层 ,并且严重影响到了人工刺槐林的生长和发育 ,导致人工刺槐林成为低效低产林 ,限制了林分的生态防护效益 ,说明这些地区属于不适宜人工刺槐林生长的分布区。  相似文献   
1000.
以立地条件相似的原始暗针叶老龄林作为对照,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海拔3 100~3 600 m 的阴坡、半阴坡,对50块标准地进行调查,对川西亚高山箭竹原始暗针叶老龄林和藓类原始暗针叶老龄林经采伐后形成的不同恢复系列(20、30、40 和50 年) 次生林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动态进行研究.共记录维管植物167 种,隶属于44 科117 属;次生林物种种类差别不大,但优势种重要值随森林恢复不断发生变化,20、30、40和50年生次生林群落的优势种为红桦,而160~200 年生的原始暗针叶老龄林优势种为岷江冷杉;随着森林的恢复,物种丰富度显著增加,30~40 年之间物种丰富度上升最快,到原始暗针叶老龄林时显著下降,不同生长型物种丰富度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均匀度指数在40 年生次生林最大,箭竹红桦林40 年后均匀度指数相对稳定,藓类红桦林在50 年时有所下降,到藓类原始暗针叶老龄林略有增大,乔木与灌木层以及乔木与草本层之间均匀度指数差异显著,而灌木与草本层间差异不显著;Shannon 指数随次生林恢复时间的增加呈增大的趋势,箭竹红桦林最大值出现在50 年生的林分中,为3.796 7, 藓类红桦林最大值出现在30 年生的林分中,为3.654 3, 原始暗针叶老龄林Shannon 指数大小介于次生林之间;群落优势度指数先是随着恢复年限增加而减小,随后又逐渐增大,乔木层与群落优势度指数变化趋势相似,但变化的幅度较大,藓类红桦林比箭竹红桦林乔木层优势度提前20 年降低到最小值;除优势度指数以外,其他指数在不同恢复系列间差异显著,而在2 种次生林类型间差异均不显著;随着林龄的增大,次生林与原始暗针叶老龄林间的Bray-Curtis 指数也有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