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1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449篇
林业   342篇
农学   390篇
基础科学   267篇
  976篇
综合类   1593篇
农作物   258篇
水产渔业   103篇
畜牧兽医   228篇
园艺   157篇
植物保护   37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299篇
  2012年   314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01.
Water relation parameters of bare-root seedlings of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Hook.)and Masson pine (Pinus massoniana Lamb.)were measured and changes of root growth potential as well as field survival rate of both species were studied after the bare-root seedlings were exposed in a sunny field condi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asson pine had a lower osmotic potential(-2.07Mpa) at turgor loss point and at full turgor(-1.29Mpa),compared with Chinese fir(-1.80Mpa and -1.08Mpa respectively).The parameter Vp/Vo(63.27%) of Masson pin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hinese fir (58.03%).This means that Masson pine has a stronger ability to tolerate desiccation,compared to Chinese fir according to analysis of above water relation parameters.Root growth potential and field survival rate decreased with prolonging duration of exposure.The field survival rate of both species was reduced to less than 40% after the seedling being exposed only two hours.Water potentials of -1.60 Mpa and -1.70 Mpa were suggested to be critical values for Chinese fir and Masson pine respectively in successful reforestation.  相似文献   
102.
利用控制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蒸馏水水分、盐分胁迫等生态因子对沙生针茅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索了沙生针茅种子对各种生态因子的适应性。结果表明:(1)蒸馏水浸泡种子,以60℃温水浸泡、自然降温至常温12h最好;(2)低温处理与未经低温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沙生针茅种子不存在生理后熟因素影响;(3)随着PEG-6000浓度的增加,沙生针茅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呈下降趋势,种子发芽率的PEG-6000浓度的临界值和极限值分别为15.9%和26.3%;(4)沙生针茅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随着盐分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Na2CO3处理下的沙生针茅种子萌发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NaCl,表明沙生针茅种子对相同质量浓度的Na2CO3的耐受能力显著低于对NaCl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103.
近53年青海省气候变化与粮食产量及气候生产潜力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青海省1961-2013年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等资料,分析了青海省气候变化的特征,应用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估算了青海省气候生产潜力,探讨了气候生产潜力与粮食产量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961-2013年青海省年平均气温显著升高,年平均气温升温率达0.40℃·10a-1;降水量也呈现增加趋势,增幅为6.0mm·10a-1;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呈现减少趋势。自2002年以来的近10年期间,粮食总产量和气候生产潜力变化趋势有一定相关性且气候生产潜力从2002年开始有突变(r=0.29,P0.05)。近53年青海省气候生产潜力在323.39~478.48g·m-2·a-1之间,年际间变化波动较大,呈现较弱的增加趋势,增加率为0.914g·m-2·a-1。  相似文献   
104.
本文用最小位能原理和最小余能原理,推导出了弹塑性断裂力学中的J积分表达式.并由此而得到非线性弹性材料和弹塑性材料的平面裂纹尖端发生断裂前,位能与众能同时达到最小值.这一推导,为能量原理在断裂力学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个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5.
武耀星      张梅    杨勇    吕泽民  张秀卿  王亮生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37(4):129-134
桂花是我国特有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被广泛栽培,主要用于园林绿化、饮食和药用,桂花的栽培品种在城乡园林景观中较为多见,但野生资源破坏严重,生境恶化,物种多样性也随之减少。该文在不同气候情景下,对桂花的潜在适生区分布进行预测,可探究气候变化下该物种的生境变迁,并了解其地理分布与气候间的相互关系,为桂花的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根据影响桂花适生区分布的31个环境因子和当前桂花生境的368个自然分布点,对当前和未来(2050年、2070年)桂花的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并用刀切法检验来评估气候因子的重要性。结果表明:1)在当前环境条件下,桂花在我国主要分布在33°N以南的地区,总潜在分布区面积约224.23×104 km2;2)干燥季节的月降水量、潮湿的频率、干旱季节的平均温度是影响桂花生境的主导环境因子;3)随着未来气候的改变,桂花的潜在分布区向北偏东高纬度地区发生迁移,西南地区潜在分布区减少,建议该地区的桂花居群优先保护。  相似文献   
106.
为探究绿茶和红茶中的代表性组分对秀丽隐杆线虫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作用效果及机制,试验设置0.25、2.5、25 μmol/L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和茶黄素(theaflavin,TF1),测定线虫在4 ℃和35 ℃条件下的存活率,进而测定在4 ℃、20 ℃和30 ℃条件下经25 μmol/L EGCG和TF1孵育后线虫体内脂肪含量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显示,25 μmol/L EGCG将热应激线虫的最大寿命和中位寿命分别提高了8.15%、22.44%,将冷应激线虫的最大寿命和中位寿命分别降低了20.25%、17.94%。25 μmol/L TF1对热应激线虫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将冷应激线虫的最大寿命和中位寿命分别提高了9.43%、19.01%。在4 ℃条件下,EGCG和TF1孵育均提高了线虫体内的脂肪含量,TF1孵育降低了线虫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在20 ℃条件下,EGCG和TF1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长时间孵育可显著提高衰老线虫线粒体活性。在30 ℃条件下,EGCG和TF1提高了线虫体内的脂肪含量。以上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TF1通过促进线粒体产热而非脂肪动员提高了线虫的存活率,而EGCG孵育可诱导线虫死亡。  相似文献   
107.
【目的】随着海南省“禁塑令”的实行,橡胶树芽接苗的传统塑料芽接绑带不可再使用,在橡胶 树芽接工作中亟需使用可降解材料作为芽接绑带。【方法】探讨不同芽接工使用巴迪可降解膜作为芽接绑带, 比较传统塑料薄膜和巴迪降解膜对橡胶树籽苗芽接苗和小苗芽接苗的芽接成活率、抽芽率、接穗生长势的影响。 【结果】在橡胶树籽苗芽接苗中使用传统绑带的芽接成活率为 47.33%~70.70%、抽芽率为 90.00%~99.53%, 使用巴迪降解膜的芽接成活率为 35.32%~57.00%、抽芽率为 86.18%~92.56%,可见使用传统绑带的芽接成活 率和抽芽率极显著高于巴迪降解膜。第 1 蓬叶中使用传统绑带的叶蓬距为 19.24 cm、显著高于使用巴迪绑带 (18.06 cm),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第 2 蓬叶中,使用传统绑带的茎粗(4.62 mm)显著高于巴迪降解膜 (4.09 mm),而使用巴迪降解膜的蓬距(11.27 cm)显著高于传统绑带(9.88 cm),其他接穗的生长指标无显著 差异。 在小苗芽接苗中,使用传统绑带 的芽接成活率为 92.70%~98.09%、抽芽率为 93.64%~99.75%,使用巴迪降解膜 的芽接成活率为 73.33%~86.67%、抽芽率为 92.50%~96.85%,可见使用传统绑带的芽接成活率极显著高于巴迪 绑带,抽芽率均达到 90% 以上,接穗的生长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巴迪降解膜显著降低橡胶籽苗和小苗 的芽接成活率,显著影响籽苗芽接苗的抽芽率和接穗的生长势,对小苗芽接苗接穗的生长势没有显著影响,芽 接工的芽接技术也是影响芽接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巴迪可降解膜还不能广泛应用于籽苗芽接,可适当应用 于橡胶树小苗芽接。  相似文献   
108.
李娥  赵锦  叶清  高继卿  杨晓光 《中国农业科学》2021,54(18):3847-3859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三省春玉米品种熟型调整敏感区域内的降水条件变化及其对产量的可能影响,为当地春玉米种植品种熟型的调整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1985年为时间节点,将1961—2017年分为2个时间段(1961—1985年和1986—2017年)。基于东北三省春玉米品种熟型调整敏感区域内的24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点1961—2017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16个农业气象试验站点1981—2007年玉米生育期的观测资料,分析春玉米不同生育阶段水分条件的变化特征,并运用作物生产潜力逐级订正法计算降水条件变化对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1)1961—2017年,东北三省春玉米品种熟型调整的敏感地带内实际播种期呈提前趋势,成熟期呈推迟趋势,实际生产中品种熟型的调整导致实际生育期延长。(2)敏感区域内春玉米品种熟型的调整,使生育前期(播种—拔节)和后期(开花—成熟)需水量增加,生育中期(拔节—开花)需水量减少;同时,生育前期有效降水量呈现增加趋势,生育中期和后期有效降水量呈现减少趋势。(3)品种熟型调整后,春玉米生育中期有效降水量满足率最低。(4)品种熟型调整后,气候生产潜力在中晚熟品种调整为晚熟的区域5南部和西部的宽甸和通榆站点呈减小趋势,波动性增加,在特早熟品种调整为早熟的区域1和早熟品种调整为中熟的区域3北部气候生产潜力呈增加趋势且波动性降低。【结论】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东北地区敏感区域内有效降水量满足率在生育中期和后期降低,气候生产潜力在研究区域的西部和南部减小、东部增大且不稳定性高。因此,在敏感区域的东部、西部和南部仍要进一步关注品种熟型的选取,同时在春玉米生育中期和后期,及时进行灌溉补充水分,确保春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09.
针对花榈木的种质资源保护利用问题,基于花榈木在中国的188条地理分布记录和9个气候变量,于 SSP1-2.6、SSP2-4.5、SSP5-8.5 3种气候情景模式下,利用ENMeval数据包优化后的MaxEnt模型和ArcGIS对其当前和未来(2050s和2070s)的生态位进行模拟,研究影响花榈木地理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分析其在不同气候情景模式下的空间分布格局和迁移趋势。结果表明,当模型的特征组合(FC)为线性、二次型、片段化、乘积型和阈值性,正则化乘数(RM)为2时,模型复杂度和过拟合程度较低,此时训练集的平均AUC和平均标准偏差分别为0.954和0.004,表明模型预测精度很高。花榈木在当前气候下的潜在分布区主要在我国东南部,核心分布区位于江西、湖南、福建、浙江等省份及其周边区域。刀切法(Jackknife)表明最干季度降水量、最湿季度降水量、最冷季度平均温度是影响其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未来3种气候情景下花榈木总体适生区分布相对稳定,核心适生区主要表现为东西向稳定,于南北向中部迁移,尤以广东中部及江西中部收缩显著,这些迁移的核心适生区是花榈木应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0.
利用卫星遥感观测MOD16和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DAS)的逐月实际蒸散量(MOD16_ETa及GLDAS_ETa)与潜在蒸散发(MOD16_ETp及PM_ETp),探讨了2000-2014年云贵地区蒸散发时空变化规律,并综合利用蒸散发数据与降水数据计算多种干湿指数,分析了云贵地区近15年的干湿变化状况以及蒸散发、降水与地区干湿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云贵高原的年均ETa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在云南南部最高,贵州东部次之,在云南北部最低的特点;变化趋势上,ETa在云南西南部显著增加,而在云南北部显著减小;②基于不同数据集计算的年均ETp在云贵高原空间分布上差异均较小,但变化趋势均反映出云南中部及北部区域ETp有显著上升趋势;③干湿指数的变化趋势反映贵州地区干湿情况较稳定,云南的中部地区具有较显著的变干趋势,原因是该区域的ETa和降水量在显著下降,而ETp在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