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5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林业   508篇
农学   114篇
基础科学   6篇
  307篇
综合类   1014篇
农作物   70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28篇
园艺   278篇
植物保护   58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西府海棠幼苗根内可溶性糖含量对VA菌根侵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根内可溶性糖含量对VA菌根侵染的影响,以西府海棠幼苗为试材,进行摘叶和环割处理,采用酸性品红染料-方格交叉法测定力根侵染率,滴定法测定每处理叶片和根系中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接种处理苗高,茎叶和根系鲜重均显著高于不接种处理;环割和摘叶处理降低了根内可溶性糖含量,且菌根侵染率随根内可溶性糖含量的降低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2.
铝胁迫对感染丛枝菌根真菌的樟树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明  钟章成 《林业科学》2007,43(4):59-65
采用不同浓度的铝(Al)溶液胁迫接种和不接种丛枝菌根的香樟幼苗的方法,研究生长10周后的植株幼苗的形态、生物量以及不同器官的磷(P)含量和植物激素水平对环境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在Al3 浓度为0和0.5 mmol·L-1的轻度胁迫下,接种植株的形态、生物量、P和植物激素水平等大部分指标要显著好于不接种的植株;而在Al3 浓度为8和15 mmol·L-1的中、重度胁迫下,则略好或接近不接种的植株.菌根显著增加轻度和中度胁迫下植株叶片细胞分裂素(ZR)含量以及根部生长素(IAA)和ZR含量,降低叶片和根部脱落酸(ABA)含量;同时,樟树幼苗的形态、生长与P含量和不同器官植物激素含量之间显著相关.接种丛枝菌根给予植株一定的抗Al毒特性.  相似文献   
103.
《林业科学研究》1992,(3):355-355
1992年5月3日,在北京由中国林科院院长刘于鹤主持,举行了松花粉开发利用新闻发布会。参加该发布会的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林业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18家新闻单位;有于若木、胡昭衡、奚惠达、陈统爱、刘与任等嘉宾;有国家计委、林业部、解放军总医院、中国医科院药用植物所、中华医学会、中国农科院原子能所、水稻所、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代表,共54人。  相似文献   
104.
杜鹃花属植物内生真菌对毛棉杜鹃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粤北3种野生杜鹃花属植物根样中的聚多曲霉(Aspergillus sydowii)(菌株号:YJ1,YS2)、杂色曲霉A. versicolor(菌株号:GD1)3个内生真菌菌株及其混合菌剂进行瓶内接种试验,比较其对毛棉杜鹃(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幼苗的菌根侵染率、苗高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菌株及其混合菌剂均可与毛棉杜鹃幼苗根系形成菌根共生体,但不同菌剂在不同培养基上对毛棉杜鹃幼苗根系的侵染力、苗高增长和生物量增重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数菌剂(YS2、M3、M1、M2)在MMN培养基上对幼苗根系侵染力显著高于WPM培养基和混合基质培养基(P<0.05),而多数接菌苗(YJ1、GD1、M2、M3)在WPM培养基上生长显著优于MMN培养基(P<0.05),YS2、GD1和混合菌剂M2(YS2+GD1)对毛棉杜鹃幼苗的增高和增重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105.
松树Pt菌剂育苗菌根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用Pisolithustinctorius(Pt)菌根真菌重分离与母菌株培养物的比较及菌根子实体鉴定等方法,确证Pt菌剂人工接种的成功;并用照片描述形成Pt菌根的外部形态和解剖结构;发现典型外生菌根真菌──pt在苗圃人工接种条件下,可与松苗形成内外生菌根。结合生产大田应用试验,证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木菌根研究开发中心研制的Pt菌根剂具有明显的菌根化效果,和促进苗木生长、提高生物产量的作用。所试4种松树菌根化率均为100%,Pt指数在84以上,提高合格苗产量14.6%以上,平均苗高、地径、干物重、侧根数和根系总长分别增加28.1%~71.4%、22.8%~49.2%、66.7%~457.1%、128.0%~200.0%和82.4%~101.0%。  相似文献   
106.
为阐明细胞膜保护酶在菌根提高铁皮石斛抗旱能力过程中的作用,采用模拟自然干旱胁迫的方法,对胁迫过程中菌根化铁皮石斛细胞膜保护酶的活性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铁皮石斛菌根真菌(JSAFC003、JSAFC004)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植株的抗旱能力,SOD、POD活性与植株抗旱能力呈正相关,MDA含量与植株抗旱能力呈负相关,表明细胞膜保护酶的调节作用在菌根提高铁皮石斛抗旱能力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7.
氮沉降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环境因子。丛枝菌根真菌(AMF)作为一种能够与绝大多数植物共生并广泛存在的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养分吸收以及抗逆性等均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而针对氮沉降对植物-丛枝菌根共生体影响的研究往往被忽视。基于此,笔者从氮沉降对菌根侵染特性、菌根多样性、菌根对宿主植物生长发育、氮代谢、磷吸收以及对宿主植物生物多样性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应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旨为菌根生理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8.
血红铆钉菇是生长于中国东北林区的一种大型食药用菌,分类学上属于铆钉菇科色钉菇属,厚壁囊状体是该种的主要鉴别特征.作为外生菌根真菌,在欧洲与欧洲赤松共生,在中国常与乳牛肝菌共见于油松林下.作为林下经济资源,该菌口味鲜美且有营养价值,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但随着近年环境条件变化及人为干扰的增加,其林下子实体发生量出现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究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对不同程度盐分和重金属胁迫下小果白刺Nitraria sibirica Pall.生长的影响,为重金属污染盐渍化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采用温室盆栽的方法,模拟不同程度重金属Cd污染(干土中含0、2、5 mg·kg-1 Cd)NaCl型(干土中含0、1.5 g·kg-1 Na+)盐渍化土壤(Cd0Na0、Cd0Na1.5、Cd2Na0、Cd2Na1.5、Cd5Na0、Ca5Na1.5),研究接种AM真菌Funneliformis mosseae对Cd和NaCl胁迫下小果白刺的菌根侵染、元素吸收、离子平衡、生物量、Na+和Cd含量与吸收的影响。【结果】在重金属Cd和NaCl胁迫下,接种F. mosseae的植物根系平均菌根侵染率为12.68%~21.90%。与不接种CK相比,接种AM真菌使不同处理小果白刺总干质量增加101.35%~215.29%;地上部矿质营养元素增加47.55%~21...  相似文献   
110.
为了探求科尔沁沙地不同树龄榆树根系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M)与土壤因子的关系。分别选取10、25、40 a榆树林,测定了不同树龄菌根侵染率、孢子密度、土壤理化性质及AM真菌种类。结果表明:孢子密度、菌根侵染率均呈现出随树龄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pH随树龄的增加逐渐降低;土壤速效P、速效N质量分数随树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土壤速效钾和有机质质量分数随树龄增加呈增加趋势,3种树龄榆树根系共鉴定出4属30种AM真菌,其中球囊霉属(Glomus)17种,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9种,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3种,原囊霉属(Archaeospora)1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