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23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16篇
  24篇
综合类   463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79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9 毫秒
21.
本实验通过饮水染铅法,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醋酸铅,并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含量。探究幼龄哺乳动物对铅的吸收情况。  相似文献   
22.
本试验探讨并建立了FI-HAAS法测定饲料中无机砷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该法简便快捷:试样中的无机砷经20mlHCl(1+9),恒温振荡水浴70℃水解1h,即可提取完全;样液定容至100ml既达最佳测量酸度;无机砷的提取、价态还原、样液消泡均随试剂一次性加入而同时完成。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器可一键完成取样、发生、读数、清洗,仪器操作十分方便。用六种国家标准参考样品进行考察,分析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23.
运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湘西莓茶样品中Fe、Cu、Mg、Ca、Mn、Zn 6种金属元素.采用浓硝酸和双氧水微波消解样品.标准曲线法测定.结果表明,湘西莓茶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金属元素,方法回收率在98.50%~100.70%之间.本方法简单、准确,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4.
<正>目前国标中钙的测定方法有GB/T6436—2002《饲料中钙的测定》中的KMnO4法(仲裁法)、EDTA法;GB/T13885—2003《动物饲料中钙、铜、铁、镁、锰、钾、钠和锌含量的测定》中的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我  相似文献   
25.
用Ta涂层的热解石墨管进行分析,用硝酸镍作为基体改进剂,可使灰化温度高达1300℃,消除基体和抗干扰能力强。方法的绝对灵敏度为11pg,检出限为2.57ng。实际样品的回收率为96.2%-102.2%。  相似文献   
26.
从9只云豹(来自野外和人工圈养)的尾部上1/3处采毛,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毛中锌、铜、铁、钙4种微量元素。结果显示,其中3只患脱毛症的云豹毛中铜元素含量都低于4.4μg/g,其它3种微量元素所测结果似乎与脱毛症均没有直接关系,铜元素缺乏可使云豹患脱毛症。  相似文献   
27.
本研究通过采用氮的K边X光吸收近边结构(XANES)技术来了解森林土壤有机氮,以此深入研究土壤中有机氮种类与其转化的定量关系。土壤样品采自台湾中部的云杉、铁杉林与草地。结果表明,氮的 XANES 可以揭示样品中不同的氮的种类。在土壤腐植质、可溶性氮及本体土壤中胺态及吡咯氮占了主要的比率。然而不同处理及植被下的土壤样品氮的种类分布是不同的。云杉与铁杉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在402.3 eV 能量处有显著的差异。在A层土壤中,吡啶类氮含量要显著高于O层土壤,说明氮在不同土层中的转化率存在极大的差异,这种变化对于氮在森林土壤中的循环将起重要作用。图3表1参8。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了土壤冻融格局的改变,而冻融作用又对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产生深刻的影响。  方法  以高寒泥炭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冻融的方式开展了两种冻融条件下(日冻融:?3 ℃/5 ℃,12 h/12 h,30次;深度冻融:?24 ℃/5 ℃,20 d/10 d,1次)的试验研究,基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EEM-PARAFAC)分析探究土壤DOM数量和质量的变化。  结果  (1)经过30 d培养后,两种冻融处理均显著提高了高寒泥炭湿地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含量,日冻融和深度冻融条件下土壤样品的DOC含量分别为183.26和187.06 mg/kg,相比于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8.80%和21.26%(P < 0.05)。(2)不同冻融条件下的土壤DOM的紫外?可见吸收曲线线型差异较小,无明显特征吸收峰,且显示出吸光度随波长呈指数衰减的趋势,但经冻融处理的样品出现了明显的红移现象。(3)两种冻融处理均使得土壤DOM的腐殖化指数(HIX)值(从4.42增加至11.73和17.10)、254 nm处的单位比色皿光程下的紫外吸收值(SUVA254)(从1.35 mg/(L·cm)增加至1.37和1.40 mg/(L·cm))以及A253/A203值(0.38增加至0.40和0.43)增大,波长275 ~ 295 nm处光谱斜率系数减小(从13.34 μm?1减小至13.23和12.91 μm?1)。(4)EEM-PARAFAC鉴别出的荧光组分有类富里酸物质、类腐殖酸物质、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和类蛋白物质,冻融改变了土壤DOM的组成以及各组分的贡献率。对照组土壤DOM组分C1、C2和C3的贡献率分别为37%、32%和31%;日冻融条件下,组分C1、C2和C3的贡献率分别为41%、34%和 25%;深度冻融条件下,组分C1、C2和C3的贡献率分别为44%、35%和 21%。  结论  冻融改变了土壤DOM的数量和质量,表现为DOC含量的增加和腐殖化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9.
小麦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植物叶绿素含量有多种方法,以小麦为材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验证长势相近的小麦叶片在同等试验条件之下,比较测定叶绿素含量的6种方法.结果表明,原子吸收光谱法所测得的叶绿素含量最高且结果最准确、可靠;浸提法所得的叶绿素含量也较高但时间过长;研磨法结果偏低且过程繁琐;叶绿素仪法并不适合作为精确测量叶绿素含量的方法.所测叶绿素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原子吸收光谱法>无水乙醇浸提法>80%乙醇浸泡法>95%乙醇研磨-过滤法>95%乙醇研磨-离心法>叶绿素仪法.此结论可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0.
为了无损、简单、快速、准确估测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组成,提升作物的精细管理水平.本文基于辣椒叶片对光的吸收特性,利用光谱透过率通过计算得到叶片的吸光度,使用四阶导数法在640~690 nm波段找到与叶片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吸收波峰:649、668、681nm.参照化学法检测植物叶绿素含量和组成的吸光度法,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别建立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的检测模型并对比.其中以649、668、681nm处吸光度建立的模型检测叶绿素a含量的结果最好,测试结果的相对误差(RE)为8.86%,决定系数(R2)为0.879;以649、681 nm处吸光度建立的模型检测叶绿素b含量的结果最好,测试结果的相对误差(RE)为9.84%,决定系数(R2)为0.8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