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4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274篇
林业   305篇
农学   154篇
基础科学   129篇
  631篇
综合类   1375篇
农作物   64篇
水产渔业   240篇
畜牧兽医   147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8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威宁的高寒山区,经过采用撩壕整地、高标准栽植、引进红富士和新红星等新品种、加强病虫害管理等措施建立的苹果园,经过观测,提高了园地肥力,增强了保水保肥能力,促进了地上树体的发育,第3年结果植株达到70%,第4年达95%,第5年全部结果,株均产量3kg,第10年以后每hm2平均产量已达到7500~15000kg,达到了优质丰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2.
Recently, due to more flooding, schistosomiasis is in expanding tendency in some areas. With Three Gorges Engineering progress, schistosomiasis will occurr potentially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disease, some methods must be applied, e.g. chemicals, biological measures. To some extent every way has its specific effect. However, the vital way is 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 and reducing the amount of snail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is conducting forestry ecological engineering that focuses on snail control and schistosomiasis prevention. The practical ways cover such as pollution controlling, ditches surface hardening. Especially for water-level-fluctuation zone, conducting forestry ecological engineering to improve environment to prevent snails' propagation is significant and vital. By operating the project environment could be greatly improved and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would be bettered.  相似文献   
73.
Four different kinds of water treatments were applied to study the photosynthetic ec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axodium ascendens seedlings in the environment of the Three Gorges hydro-fluctuation belt. The four kinds of water treatments were: normal growth water condition (CK), light drought stress (T1), soil water saturation (T2), and soil submersion (T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t water treatments could effectively influence the content of the photosynthetic pigment, leaf gas exchange and apparent resources use efficiency of T. ascendens seedlings. It was also demonstrated that the T. ascendens seedlings could not only tolerate water submersion and wet conditions but also endure a certain degree of drought. To establish a protection forest system in the hydro-fluctuation belt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the species T. ascendens i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conditions of root submersion or water-saturated soil. In case it is planted in drought conditions, this tree species should be watered appropriately in order to keep its normal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Translated from Forest Research, 2006, 19(1): 54–60 [译自: 林业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74.
结合广州地区气候特点,经过作者多年草花栽培经验,总结出草本花卉在本地区周年生产的品种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75.
本研究基于“生产、生活、生态”的空间理论视角,揭示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三生”空间人地关系的研究现状。以“农业文化遗产”为关键词,采用Citespace5.5文献计量分析工具和归纳方法,梳理了近年来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2005—2020年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经历了初步探索、波动增长、平稳发展三个阶段,各个阶段上的研究热点具有明显差异。目前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在景观价值挖掘、旅游开发、乡村振兴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已初具规模,但在基础性理论方面尚未形成权威的认知。农业文化遗产在“三生”空间上的研究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今后应更加关注基础理论的更新、强化实证研究、贯彻“分层”保护思维、完善社区参与、加快农业文化遗产地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动态保护,以期实现农业文化遗产的高效利用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6.
摘要: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实地调查研究,对赣南地区杜鹃属野生植物资源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赣南地区杜鹃属植物共有32种(不包括种下等级),隶属于映山红亚属、马银花亚属、常绿杜鹃亚属和羊踯躅亚属。根据生活型,赣南地区杜鹃属植物可分为灌木型和灌木与乔木兼有型;从垂直分布来看,赣南地区200~2000m海拔内均有杜鹃属植物分布,其中以500~1200m海拔高度种数最多;从水平分布来看,赣南地区各县市均有杜鹃属植物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赣南地区的西南部和东部;从观赏和药用两个方面探讨了杜鹃属植物资源的价值,并提出杜鹃植物资源在赣南地区的合理保护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77.
为探讨广东东莞松木山水库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其结构特征在沉浮网间的差异性,在该水库设置3个采样点采用多网目刺网对鱼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共采集到鱼类17种,隶属4目、6科,物种数以鲤形目为主(占58.82%)。相对重要性指数(IRI)显示,优势种为海南似鱎(IRI占比29.66%)、?(18.98%)、尼罗非鲫(18.46%)、鲢(14.85%)和莫桑比克非鲫(11.36%),其中单位努力捕捞数量(NPUE)以海南似鱎(45.72%)占优、单位努力捕捞重量(BPUE)以尼罗非鲫(34.60%)为主。聚类分析表明,鱼类物种组成在季节间无显著差异,物种数、NPUE和BPUE亦无季节变化(P>0.05)。鱼类群落物种数、NPUE和BPUE沉浮网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鱼类数量组成沉浮网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与海南似鱎有关,其NPUE浮网显著高于沉网(P<0.05),其他5种主要鱼类沉浮网间无显著差异(P>0.05)。透明度、pH和总磷是影响鱼类物种数量时空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研究表明,松木山水库鱼类多样性低,可能与水面积较小、连通性低、外来种入侵及入库河道以人工排渠为主有关,为科学合理评估鱼类数量组成建议水库鱼类调查需要同时使用沉浮网。  相似文献   
78.
2021年,在对福建省莆田市东圳水库进行藻类多样性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中国淡水硅藻的一个新记录种———冈瓦纳舟形藻(Navicula gondwana Lange-Bertalot)。该种在澳大利亚首次被报道,但原文提供的超微结构特征有限,亦未提供内壳面电镜图。使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采集自福建的冈瓦纳舟形藻种群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观察及描述,并将其与模式种,以及其他相似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壳面整体呈狭披针形,壳面末端钝圆锥形;(2)壳缝简单,直线状,近缝端略微膨大,稍偏向壳体一侧,远缝端延伸成强烈的弯钩状,两末端的壳缝弯向一侧,且与近缝端偏斜方向一致;(3)中轴区窄,线形,中央区相对较大,呈不规则圆形;(4)壳面横线纹由单列的短线形孔纹组成,在中部呈辐射状排列,两端聚束状排列,10 μm内有11~14条。研究结果与冈瓦纳舟形藻模式产地种群的形态、线纹等特征吻合,该物种在中国是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79.
土壤盐渍化是制约干旱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而浅埋地下水区域的地下水环境是影响土壤盐渍化的直接因素。为调控合理的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以防控区域盐渍化,以河套灌区永济灌域为研究区,运用指示Kriging法比较了春灌前和生育期不同阈值条件下土壤表层含盐量、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的概率分布,从概率空间分布的角度研究了不同时期防治土壤盐渍化的地下水临界埋深和矿化度。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属于中等变异性,土壤表层含盐量和地下水矿化度属于强变异性。春灌前较生育期土壤表层盐渍化高风险区扩大、浅埋地下水高概率区缩小、地下水矿化高风险区缩小。春灌前永济灌域土壤表层发生轻度、中度盐渍化时的地下水埋深临界值分别为2.6、2.2 m,地下水矿化度临界值分别为2.0、2.5 g/L;生育期土壤表层发生轻度、中度盐渍化时的地下水埋深临界值分别为2.2、1.8 m,地下水矿化度临界值分别为2.5、3.0 g/L,春灌前更易发生土壤盐渍化。春灌前较生育期土壤盐分受外界因素(气象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小,且土壤表层含盐量、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变异性也相对较小,地下水环境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更强烈。研究区北部、东南部和中部小部分区域为地下水埋深小于临界值且大于矿化度临界值的高概率区,是土壤返盐的高风险区,建议进一步完善该地区的排水系统。  相似文献   
80.
山口岩水库是萍乡市极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但自2012年建成蓄水以来,已先后四次发生不同程度的锰含量超标现象,严重影响了区域供水安全。通过近五年来水逐月水质监测结果、逐日降雨量、逐日气温、逐日水位等相关数据,结合历次锰超标应急监测结果,结果表明:山口岩水库表层水体锰超标主要来源于坝址附近深处,少量来源于降水汇流的面源污染,低气温、低水位伴随降雪等极端天气很可能导致山口岩水库表层锰超标;水库水体锰超标初期常伴随着铁含量上升、溶解氧短时间内异常下降等特征。相关研究可为山口岩水库的锰超标污染问题防治与提供科学支撑。研究成果可为山口岩水库锰污染防控与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