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82篇
林业   100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87篇
  191篇
综合类   456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北京市昌平区通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同时也存在产业发展缓慢、人才力量不足等问题,为此,提出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多措并举加快乡村产业发展,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促进实用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2.
对延庆区园艺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清霞 《林业科技情报》2020,52(1):105-106,109
基于北京市延庆区园艺产业发展实践,分析了该地园艺产业的主要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着力打造现代园艺产业集聚区、集聚科技力量、推动园艺产业整体发展和推动产业链发展4项有关产业发展策略的建议以及加强政策、资金、科技、人才、营商环境等5项保障措施,从而促进延庆区园艺产业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意义】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尚未得出一致结论,基于对重庆涪陵的实践分析,探讨通过做好政策保障以提升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方法/过程】以涪陵区2004-2018年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相关数据为基础,通过运用多元回归法分析涪陵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利于农民减贫;提高人力资本密集度有利于增强农民的挣得能力。要提升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这就要求: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提升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提高乡村自治与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动力;完善社会扶贫协作联动机制,为农业劳动力转移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04.
本文介绍了黄山区林下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金、多元投入,扶持龙头、带动农户,加强指导、典型示范的具体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5.
基于适宜性与发展水平评价的村庄用地类型划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科学划分村庄用地类型并提出差异化的整治策略,是编制村庄发展规划和建设用地减量规划的基础。该文以北京市密云区为例,基于土地利用、兴趣点和社会统计等数据,从自然条件和用地形态2方面构建村庄用地适宜性评价模型,从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生态条件和资源产业4方面构建村庄发展状况评价模型,系统分析村庄用地适宜性与村庄发展状况及其二者的组合状态,进而划分村庄用地类型。结果表明:1)密云区村庄用地适宜性呈现明显的从西南到东北降低的分布趋势;2)村庄发展指数较高的村庄主要分布在西南区域的环密云城区一带,其次是中部围绕密云水库区域,北部区域村庄发展水平较低;3)基于二者的评价结果将全区村庄用地划分为9种组合,进而合并为4种村庄用地类型。该研究可为村庄用地的高效、有序整治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开展内蒙古河套灌区食用向日葵肥料对比试验。[方法]以河套灌区市场内主要流通的6个肥料产品为研究材料,通过与该地区传统施肥模式(CK)进行对比,分析了不同肥料对食用向日葵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525 kg/hm~2田力元掺混肥(17-17-17)+375 kg/hm~2尿素、450 kg/hm~2住商缓释肥(24-12-10)、450 kg/hm~2德源缓释肥(24-12-10)的增产效果显著,较对照(CK)分别增产13.3%、11.9%和5.6%;525 kg/hm~2田力元掺混肥(17-17-17)+375 kg/hm~2尿素、450 kg/hm~2住商缓释肥(24-12-10)、450 kg/hm~2德源缓释肥(24-12-10)、450 kg/hm~2奥佳缓释肥(26-10-12)的效益显著,较对照(CK)分别增收12.3%、11.5%、7.5%和5.0%。[结论]该研究可为当地向日葵生产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7.
太原市小店区四声杜鹃夏季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6 年—1998 年的夏季,在太原市小店区,对四声杜鹃夏季生态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季节迁徙、栖息地、种群密度、寄生性繁殖、食物组成等。  相似文献   
108.
以重庆市江津区为研究区,采集2019年生产的63份大米籽粒和64份玉米籽粒,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和原子荧光光谱仪(AFS)测定大米和玉米籽粒中砷(As)、钡(Ba)、镉(Cd)、铜(Cu)、铁(Fe)、锰(Mn)、钼(Mo)、镍(Ni)和锌(Zn)的质量分数,并利用环境健康风险模型评价江津区大米和玉米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江津区大米和玉米籽粒中As最大质量分数分别为176.0、162.8 μg/kg,低于国家食品卫生As标准(<200 μg/kg);江津区3份大米和6份玉米样品中Cd质量分数超过国家食品卫生Cd标准(大米Cd质量分数<200 μg/kg、玉米Cd质量分数<100 μg/kg);大米籽粒中As和Mo质量分数均值显著高于玉米籽粒的(P<0.05),Cd质量分数均值略高于玉米籽粒的;大米籽粒中As、Cu、Mn和Zn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属于清洁水平,3份大米籽粒样品中Cd属于轻度污染;大米和玉米籽粒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1.09和1.57,属于轻度污染,江津区玉米籽粒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大于大米籽粒;大米籽粒中重金属As和Cd的致癌风险分别占健康总风险的82.7%和16.8%,表明江津区大米籽粒中As含量虽低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安全值,但其健康风险较高,其次为Cd。可见,重庆地区需重点监控农作物中As和Cd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09.
金东地区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发挥设施农业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本文在分析金华市金东区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提出了促进金东区设施农业发展的相关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0.
Remote sensing can provide base information for documenting salinity change and for predicting its future evolution tren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s of soil salinization of Jiefangzha Irrigation Sub-district, the western part of Hetao Irrigation District of Inner Mongolia in northern China, were determined through analysis of satellite-based remote sensing images. Three Landsat TM/ETM+ satellite images taken during 14 years (1991 ∼ 2005) coupled with field observations were chosen as the basic data sources. 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and visual interpretation were used to analyze salinity classification and statistical method wa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linity and groundwater depth. From 1991 to 2005 the area of heavy saline land decreased from 191 to 136 km2, or 3.9 km2 per year; the moderate saline land decreased from 318 to 284 km2, or 2.5 km2 per year; the slight saline land decreased from 510 to 394 km2, or 8.2 km2 per year. Therefore, soil salinization in Jiefangzha Irrigation Sub-district is decreasing in general.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C) values measured from field have the following relationship with the reflectance composition obtained from LANDSAT Enhanced Thematic Mapper Plus (ETM+) data: EC = 5.653(band5 − band7)/(band5 + band7) + 0.246. In addition, an r2 value between EC values and groundwater depth is 0.72, which indicates groundwater depth is the major factor for the regional soil salinity control. The paper can serve as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optimal allocation of irrigation water resource and salinization control in Hetao Irrigation Distri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