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57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7篇
  18篇
综合类   574篇
农作物   49篇
畜牧兽医   73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5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孙启忠  柳茜  李峰  陶雅 《草业学报》2017,26(9):176-188
方志是珍贵的史料,苜蓿作为重要的物产资源被明清时期的许多方志所记载,这对研究我国这一时期的苜蓿发展轨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国华东、华北、西北和东北等地明清时期的方志为研究重点,应用考据学原理与技术,对103个方志中的苜蓿进行了考查和梳理,结果表明,明清时期华东、华北和西北都有苜蓿种植,共计15个省,98个县(府/州/厅),其中安徽、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和甘肃尤为普遍。方志记载的内容广泛,例如记载了苜蓿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及其利用情况,人们利用苜蓿的宿根多年生性,种植三四年沃土肥田后,耕翻可使后作产量增加,利用苜蓿的耐碱性改良土壤后再种其他作物易于成功;河北方志中记载了清代河北种植的苜蓿有2种,即紫花苜蓿和黄花苜蓿;苜蓿不仅是重要的草类资源,亦是重要的蔬菜资源,苜蓿不仅作为饲草,幼嫩的枝条也被用来食用,特别是在饥年苜蓿是重要的救荒食物。  相似文献   
292.
应用600g/L吡虫啉FSC、44%吡虫·氟虫腈FSC、300g/L氯氰菊酯FSC、60%戊唑醇FSC、4.23%甲霜·种菌唑ME 5种药剂不同配方包衣‘先玉335’和‘金庆’2个玉米品种种子,验证各药剂对当地玉米出苗的安全性、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及对玉米丝黑穗病和玉米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玉米种子包衣后对出苗安全,且有很好的保苗、壮苗、增产作用,增产率最高可达19.6%。吡虫啉400、500、600、800mL+戊唑醇150mL+甲霜·种菌唑100mL组合以及吡虫·氟虫腈240、480mL+戊唑醇150mL+甲霜·种菌唑100mL组合对丝黑穗病防效均可达84%以上。吡虫啉800mL+戊唑醇150mL+甲霜·种菌唑100mL组合以及吡虫·氟虫腈240、480mL+戊唑醇150mL+甲霜·种菌唑100mL组合对‘先玉335’玉米上的蚜虫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可达81.6%以上。吡虫啉500、600mL+戊唑醇150mL+甲霜·种菌唑100mL组合以及吡虫·氟虫腈480mL+戊唑醇150mL+甲霜·种菌唑100mL组合对‘金庆’玉米上的蚜虫防治效果较为突出,防效可达81.1%以上。  相似文献   
293.
为了解哈尔滨太阳岛外滩湿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6年5月对其进行了春季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采样调查。此次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10目12科34种。其中水生昆虫19种,占总物种数的55.88%;软体动物9种,占26.47%;环节动物4种,占11.76%;甲壳动物2种,占5.88%。优势种有3种,分别为步行多足摇蚊(Polypedilum pedestre)、黄色多足摇蚊(Polypedilum flavum)和圆顶珠蚌(Unio douglasiae)。研究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57.44±103.28ind/m2和229.61±517.29g/m2。3种生物指数的分析结果如下: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4.11±1.85,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0.83±0.48,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为1.35±0.66。影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分布的主要水体理化因子为磷酸盐和氧化还原电位。通过典范对应分析和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表明与太阳岛外滩湿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物种组成和密度关系最为密切的水体理化因子为酸碱度,而对生物量影响最大的为亚硝酸盐。  相似文献   
294.
作为传统社会中的一个独特社会阶层,晚清庐州士绅群体的发展与地方社会结合密切,士绅阶层在经历了整体实力壮大后文化权力张扬,积极投身地方文化建设,并将儒学传承与文化传播相结合,实际承担了基层社会传统文化承续与传播的历史使命,在晚清社会文化秩序的塑造与维护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95.
龙山药王医药文化诞生于湖南省新邵县龙山地区,以唐代药王孙思邈医学为核心,内涵丰富,包括了孙思邈医学、孙思邈养生思想和养生术、道德思想、药王孙思邈传说及民间对药王的信仰,蕴含着极其丰厚的传统人文精神,是传统医药文化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296.
遗精是一种常见中医内科疾病,黄政德教授通过运用四妙丸治疗一例久治不愈,湿热为患的青年患者,获得良效,以提醒当代中医师,要摒弃见遗精便补肾涩遗的随大流陋习,做到有是证用是法。黄政治德教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审证求因,辨证辨病结合治疗,对此湿热证遗精患者治疗取得显著效果,附病案、分析和体会为临床论治遗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7.
刘训华  朱正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067-1068,1070
分析了康熙年间苏北地区水利修建的状况,列举了当时苏北农业受灾和政府赈灾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得到兴建水利未能从根本上使苏北农民摆脱饥荒的成胁。  相似文献   
298.
防除油菜田杂草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50%乙.异噁松EC有效成分525~1125 g/hm2后第30、60、90 d对看麦娘、网草和牛繁缕的综合密度防效分别为92.32%~100%、91.07%~99.68%、92.07%~99.83%,第90 d的综合鲜重防效高达93%以上;施用该药剂能显著提高油菜田间的透光率,降低杂草对田间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对油菜的增产率为29.01%~29.48%。  相似文献   
299.
清代时期汾河中游地区洪涝灾害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对清代汾河中游地区洪涝灾害的时空变化与形成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清代268年间,汾河中游发生洪涝灾害104次,平均每2.58年发生一次。清代早期和晚期是洪涝灾害多发期,中期是洪涝灾害较少发生时期。该段流域洪涝灾害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汾河中上游段支流上的汾阳、文水、介休、清徐、交城5县市。根据涝灾的等级序列得出,清代该段流域2级涝灾发生次数最多,1级涝灾和3级涝灾次之,4级涝灾发生次数较少。最后对洪涝灾害形成原因分析表明,气候变化是汾河中游洪涝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而人为因素则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这为了解汾河中游洪涝灾害长尺度变化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00.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施药后1d,20%高氯·毒水乳剂30mL/667m2、40mL/667m2、50mL/667m2对甘蓝菜青虫的防效分别达78.36%、85.89%、94.00%;施药后3d分别为83.99%、88.43%、95.39%;施药后7d分别为89.44%、93.66%、98.35%。20%高氯·毒水乳剂30~50mL/667m2对甘蓝菜青虫防效高,对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