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2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0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论明式家具造型中线条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家具造型设计的角度分析了明式家具中线条的类型和应用,为发展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仿古家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2.
我国家具业发展的新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许美琪 《木材工业》2006,20(2):35-37
近十年来,中国家具业经历了以量的扩张为主的第一个高速发展期,在国内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和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国际家具产业转移的背景下,未来5~10年将迎来以质的提高为主的第二个高速发展期。在中国家具生产和市场分析基础上,优化产业结构,降低消耗,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保持较快的适度增长,将是今后中国家具业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3.
以明清家具484幅雕饰图案为样本(其中:明式255幅,清式229幅),采用方差分析(ANOVA)对明式和清式家具不同雕饰部位使用特定雕饰题材的强度(偏好)差异,以及明清家具相同部位使用各题材强度(偏好)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从文化和审美的角度,对这些差异的缘由作了简要剖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明式与清式家具各雕饰部位对题材的选用存在较大的差异性;②明清家具特定雕饰题材在各雕饰部位的使用,具有明显的偏好规律;③明清家具相同雕饰部位使用各题材的强度(偏好),既有一定的传承性,又有较大的时代变化性。表5参17  相似文献   
144.
通过对明清凳类家具座面形态的归类和分析,采用个案分析法和归纳法,探寻明清凳类家具在座面形态和装饰元素方面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为我国传统家具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5.
数字化制造是板式家具生产的发展方向.通过分析板式家具定制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介绍板式家具数字化制造的概念,阐述合理选用数字化制造软件和设备的重要性,为家具企业正确选择数字化制造软件和设备,以及成功实施数字化制造技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6.
以废弃木质材料为基材的家具设计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利用废弃木质材料进行家具设计的意义,结合国内外经典家具设计案例,总结利用废弃木质材料进行家具设计的常用方法,主要包括:翻新法、解构法、原生态法、累积法、模压法、改性法和艺术化法等,并对以废弃木质材料为基材的家具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7.
依据家具结构中人造板常见应用形式,通过设计平面弯曲、侧向弯曲、板间剪切、平面剪切和集中载荷应力等5种应力模式实验,分析了胶合板、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定向刨花板等不同板材所产生的应力应变差别。结果表明,受力方式对这几种人造板的力学性能都有显著影响和差异,人造板侧面方向具有比平面方向更高的承受压力的能力,胶合板具有较高的承受侧向弯曲载荷和集中载荷的能力,中密度纤维板具有较高的承受平面弯曲载荷、板间剪切载荷和平面剪切载荷的能力,受力方式对几种板材蠕变特性的影响较大且差异较为显著。相关分析结果可供家具设计特征值参考。  相似文献   
148.
景楠  方海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28(6):174-177
针对传统家具设计的探索一直是古代造物研究的重点,而如何将其转化并为现代设计所用是中国现代家具发展的主要方向。以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为背景,从建筑、生活方式、外来文化和创新精神的角度,着重探讨了传统家具中“功能、结构和形式一体化”的设计理念的指导性和先进性。该理念摒弃了将功能、结构和形式分而论之的做法,强调了三者间的关联性和协同性,其目的在于挖掘传统造物理念与现代设计的共通点,进而在民族文化自省的基础上,实现为中国现代家具设计的革新寻找切入点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9.
史建伟 《北京农业》2011,(18):169-170
就木家具表面的漆膜附着力的理论定义及其在生活及应用中的影响因数进行讨论,认为木家具表面的漆膜附着力的影响因数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涂料对被涂木家具基材表面的浸润性、木家具所处的实际状态、木家具自身基材的特性、涂料的性质、涂料的工艺和实际环境,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50.
杨欣  杨明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240-6241
竹藤家具有很长的发展历史。近年来,由于人们返璞归真的愿望,竹藤家具在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对竹藤家具的特点、材质、生产工艺、保养方式以及市场前景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