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3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81篇
林业   151篇
农学   69篇
基础科学   14篇
  147篇
综合类   425篇
农作物   51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197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藏北高原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湿筛法对藏北高原退化高寒草甸表层(0~10cm)、亚表层(10~20cm)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其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原冷湿环境中退化草地表层、亚表层SAOC的下降幅度随草地退化加剧均趋于显著提高,轻度、严重退化草地表层各粒级SAOC降幅均明显高于亚表层;草地退化缩小了不同土层间SAOC含量的差异,草地退化程度越高则表层、亚表层间SAOC含量的差异越小,退化草地大团聚体(0.25mm)SOC、微团聚体(0.25mm)SOC含量的土层分布亦呈相同趋势。轻度退化草地不同土层大团聚体SOC降幅均较高,严重退化草地不同土层微团聚体SOC降幅则较高;正常草地、轻度退化草地、严重退化草地表层大团聚体SOC/微团聚体SOC比值分别为0.95,0.87,1.55,亚表层分别为0.96,0.72,2.33,表明轻度、严重退化草地中大团聚体SOC含量随土层加深分别更趋下降、更趋提高。退化草地表层、亚表层SAOC贡献率在总体上亦均按2~0.25 mm,2 mm,0.25~0.053mm,0.053mm的顺序依次大幅降低,表明不同土层大团聚体SOC贡献率均较高。土壤团聚体与SAOC、SOC与SAOC间的关系受草地退化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利用西藏地区太阳能丰富的优势,采用太阳能资源为主要供能方式,为智能温室系统构建基于Zig Bee协议的无线传感网络和nRF2401无线传感器的双层无线通信网络,以减少西藏地区有线布线成本和解决温室群控制问题。同时,在传统智能温室中结合线阵CCD技术,为智能温室系统提供实时、直观的作物生长状况数据,有效提高对温室内环境因素的监控效率及温室智能自动化控制程度,以满足现代化高效节约型农业的发展形势需求,以及西藏地区特定的地理环境对于农业自动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利用体外产气法评定西藏地区不同牧草营养价值。选取西藏地区5种常见牧草,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利用体外产气法评定5种牧草体外发酵48 h累积产气量、理论最大产气量(V_f)、初始产气速率(FRD_0)、达到最大产气量一半时所需时间(t_(0.5))、体外干物质消失率(IVDMD)、体外中性洗涤纤维消失率(IVNDFD)、p H、氨态氮(NH_3-N)浓度以及挥发性脂肪酸(VFA)产量。结果表明,体外发酵48 h后,苇状羊茅体外48 h累积产气量、V_f、FRD_0、IVDMD及甲烷(CH_4)、乙酸、丙酸、丁酸和总VFA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牧草(P0.05),但其体外发酵p H及乙酸/丙酸显著低于其他4种牧草(P0.05);紫花苜蓿体外NH_3-N浓度最高,显著高于其他4种牧草(P0.05)。综上分析,苇状羊茅体外发酵效果最佳,与其他试验牧草相比,更容易被瘤胃微生物降解利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生态足迹方法计算分析了黔东南生态文明实验区生态环境消耗的类型和生态效率状况,结果显示其生态效率低,并且指出:生态效率低的原因是落后的经济及区域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资源消耗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生态效率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了比较和鉴定近年来引进的新型农药的药效,为我区大田推广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特进行新型农药的药效对比试验,试验证明,麦田防除阉叶草试验中:2.4-D丁酯、麦草灵这二种农药的表现较为突出;油菜防除蚜虫试验中“乐斯本”效果最邓;高盖”对于双子叶作物田防治单子叶杂草具有十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西藏马铃薯育种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我区仅次于青稞、小麦、油菜之后的第四大作物,近年来,我区马铃薯生产发展迅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各类马铃薯生产加工企业不断兴起。与此同时,生产中品种用途单一,专用品种缺乏的矛盾也逐步显露,这些都对我区马铃薯育种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西藏农区大于零度年积温3000° C以上的耕地面积约有6~7万公顷,每年只能种一季农作物,尤其是早熟的冬青稞和冬小麦在6月下旬成熟收获,此时才开始雨季,7、8、9三个月及10月的上半个月的水热资源没有利用。通过几年试验证明,在大于零度年积温3000度以上的农区耕地进行早熟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套种、复种是可行的,不仅直接提高水、热、耕地资源利用率,提高种植指数,而且调整了农牧业种植结构,可作为用地养地、经济、社会、生态良性循环的新模式,发挥较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The gene constitution of polymorphisms of the four calpain genes (µ‐calpain, m‐calpain, p94, and µ/m‐calpain) were analyzed in South‐East Asian native chickens, White Leghorn and Broiler commercial chickens, and Red and Green jungle fowl. Polymorphisms were detected at all loci in chickens and Red jungle fowl, but only for CAPN1 (µ‐calpain gene) in Green jungle fowl. CAPN2 and CAPN1.5 are linked on chicken chromosome 3, and the genotype for these loci were treated as haplotype. Some combinations of calpain loci were tested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the best combination (CAPN1, CAPN3, and CAPN1.5) was determined. The proportion of polymorphic loci (Ppoly) and heterozygosity (H?) were 1.00 and 0.316–0.465 in domestic chickens and red jungle fowl, and 0.33 and 0.137 in Green jungle fowl, respectively. GST values suggested that the degree of subdivision among native chickens was relatively low except for Thailand, which was highest. Pair‐wise FST testing, dendrogram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from the results of calpain loci showed that the four South‐East Asian native and commercial chicken populations were close genetically.  相似文献   
19.
西藏波密县天麻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西藏波密县农业生产具有地质史独特,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异常,土壤种类繁多,野生植被多样的特点,给天麻生产带来机遇的同时,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笔者主要从西藏波密县天麻生产的现状入手,科学地分析了西藏波密县天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天麻生产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The main aims of this article are to calculate the erosion rates from sediments accumulated in the check dams and to compare the results with those of other methodolog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