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95篇
  免费   858篇
  国内免费   1228篇
林业   2080篇
农学   815篇
基础科学   907篇
  3370篇
综合类   6253篇
农作物   565篇
水产渔业   404篇
畜牧兽医   847篇
园艺   349篇
植物保护   891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90篇
  2022年   448篇
  2021年   479篇
  2020年   467篇
  2019年   552篇
  2018年   333篇
  2017年   606篇
  2016年   740篇
  2015年   622篇
  2014年   800篇
  2013年   914篇
  2012年   1216篇
  2011年   1221篇
  2010年   1003篇
  2009年   995篇
  2008年   864篇
  2007年   939篇
  2006年   773篇
  2005年   589篇
  2004年   438篇
  2003年   344篇
  2002年   280篇
  2001年   251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21.
岳红蕾 《安徽农业科学》2014,(21):7159-7160
温度在气体污染物扩散的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日晒和地表辐射的存在,使得地面、建筑物外表面都与空气存在一定的温差。温差的存在会改变地表及壁面附近的流场,从而对住宅区污染物的扩散产生影响。利用理论推导对热力因素及扩散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且与数值模拟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理论推导与试验结果整体趋势相一致。这表明在与无温差情况相比较,温差存在时,地表及壁面附近流场更加紊乱;温差与气体污染物的扩散具有正相关性,对住宅区污染物的稀释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2.
采用样地调查的方法对杨凌居住区绿地中常绿植物的种类组成、栽植类型、生长状况等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杨凌居住区绿地常绿植物共计15科24属32种,其中,常绿乔木11种,多为松柏科,数量占17%,常绿灌木17种,多为阔叶植物,数量占55%;78%的常绿植物生长良好;常绿植物在居住区绿地中多采用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片植、绿篱的栽植类型。调查中发现,在居住区绿地中存在着常绿植物的应用未做到适地适树、种植密度不够合理、养护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为此提出增加常绿植物种类、保持常绿落叶植物适宜比、注重植物生态性、营造有特色的常绿植物景观和重视日常养护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3.
安定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479-7480
在分析坝上地区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对坝上地区风力发电的优势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开发风电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4.
北京山区水源林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准确把握北京山区水源林林分特征,掌握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北京山区的水源林16种森林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林分的结构特征;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林分结构与水源涵养功能关系进行多因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林分层次上,影响水源涵养功能的林分结构因子主要是林分树种组成、年龄、郁闭度、起源、层次、生物量以及土壤结构7个因子。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山区水源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5.
郑建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623-10624,10627
通过分析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住房消费倾向与人均居住面积的变化,揭示3者之间的关系及对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的影响,根据未来人均住房面积规划和我国农村居民住房消费倾向地区差异,对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趋势做了预测,提出未来一段时期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及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6.
The Less Favoured Area (LFA) scheme is a major element of the EU Rural Development Policy, aimed at supporting farming in areas with natural handicaps or low soil productivity. It has been in place since 1975 and accounts for 14% of total Community funding. In 2003, the European Court of Auditors recommended that the socio‐economic criteria on which the current scheme is based be replaced by biophysical criteria. Reviews of the proposals suggest that in Atlantic climates of Northwest Europe, the new criteria do not delineate adequately areas wher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s constrained by the biophysical environment and that such areas are instead demarcated by the occurrence of excess soil moisture conditions.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impact of excess soil moisture conditions on the sustainability of farming systems and their role in constraining strategic and tactical farm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particular, we review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on the impact of excess soil moisture conditions on herbage growth, herbage utilization, farm operations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On the basis of this, we propose an additional biophysical criterion for the new delineation of LFAs, namely the length of time that soil water is in excess of field capacity (‘field capacity days’). While there is no clear threshold for field capacity days above which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is acutely constrained, the evidenc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sustainability of intensive livestock farming and tillage systems is particularly challenging in scenarios where the 80 percentile of field capacity days exceeds 220–230 days.  相似文献   
127.
对近年昌吉州灌区协会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就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促进基层灌区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8.
袁应泽  李金辉 《中国农业气象》2005,26(2):136-138,141
通过对汉中盆地现有茶区生态气候状况的分析及与同纬度东部平原茶区比较,找出了汉中茶区生态气候和品质的比较优势与存在问题,提出:在退耕还茶中宜建生态茶园;生态园、老茶园和林区应根据局地小气候条件合理布局交错种植;宜推广无性繁殖和无污染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9.
土壤种子库是矿区植被恢复的重要因素,其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的植被恢复潜力。本研究通过样地调查和室内萌发法对乌海新星煤矿区3种不同干扰条件下的土壤种子库及与其地表植被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新星矿区土壤种子库共有18种植物,隶属于7科16属,物种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2)新星矿区土壤种子库平均储量较小(226.51~739.17粒·m?2),并且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呈递减趋势,其90%以上的种子储藏在0?10 cm的表层土壤;3)研究区土壤种子库植物与地上植被的共有物种数少,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植物群落相似性较低;4)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大,种子库的植被恢复潜力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道路周边受到中度干扰的自然植被区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而采矿周边受重度干扰的自然植被区会受到较大负面影响,其多样性以及与其他分区植物群落的相似性较小,种子密度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30.
试验研究不同净能水平日粮对育肥猪生长、背膘及眼肌面积的影响。选择420头(38.5±0.5)kg丹系三元育肥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4头猪,公、母各半。试验A、B、C、D、E组饲粮净能水平分别为9.84、10.05、10.26、10.46和10.67 MJ/kg,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97 d。结果显示,A组育肥猪0~97 d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E组(P<0.05)。A组、B组育肥猪0~97 d的料重比显著高于D组、E组(P<0.05),且A组显著高于C组(P<0.05)。A组均重110 kg育肥猪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E组(P<0.05)。A组、B组均重130 kg育肥猪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E组(P<0.05)。A组均重110 kg育肥猪的背膘厚度显著低于D组、E组(P<0.05)。A组130 kg育肥猪的背膘显著低于D组、E组(P<0.05)。试验表明,净能为9.84 MJ/kg日粮可以明显提高平均日采食量、眼肌面积,并且降低背膘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