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14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43篇
  36篇
综合类   256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利用SPF鸡胚培养的方法对上海郊区疑似发生鸽副黏病毒I型感染的鸽场病料进行病毒分离,病料上清液在10~11日龄SPF鸡胚上盲传5代,鸡胚死亡时间趋于规律性,鸡胚在接种72h内死亡90%以上,死亡胚全身出血。通过对病毒液进行病原学鉴定(该病毒液具有HA,这种血凝性可被NDV参考阳性血清抑制,而不能被EDSV、AIV—H5、AIV—H9、AIV—H7阳性血清抑制)、致病指数(采用SPF鸡胚和SPF鸡测定致病指数分别为MDT=64.8h、ICPI=1.3625、IVPI=0.75)及鸽体致病性等试验,初步鉴定为鸽副黏病毒I型中等毒力毒株,命名为鸽副黏病毒I型(S—1株)。  相似文献   
102.
S-亚硝基化,即在蛋白质半胱氨酸残基上形成S-亚硝基,近年来发现这种修饰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本文从一氧化氮的化学反应特性对S-亚硝基化反应及其生理意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3.
本文介绍了5%S-氰戊菊酯微乳剂配方的组成和制备方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04.
采取10头健康乳牛的咽后淋巴结,按常规制备石蜡切片,用兔抗牛S-100多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了健康乳牛咽后淋巴结内树突状细胞(DC)的分布。结果显示,在咽后淋巴结中,S-100^+DCs不仅分布在皮质,而且在髓质中也有大量分布;在被膜下窦内也有S-100^+DCs,在皮质的最外层有较多的S-100^+DCs;在淋巴滤泡中,滤泡树突状细胞(FDCs)呈S-100阳性标记,而在淋巴滤泡之间则有少量的S-100^+DCs;髓质中有大量的S-100^+DCs,多数呈贴壁分布,少数散布在窭腔内。表明,在正常乳牛咽后淋巴结内就有树突状细胞分布,一群是皮质树突状细胞,另一群是髓质树突状细胞。  相似文献   
105.
报道了S-3307和PP333对水稻秧苗促蘖效应的比较测定及其与植物内源激素关系的研究结果:(1)用40μg/mLS-3307和400μg/mLPP333进行浸种处理的秧苗,在三叶一心期分别有65.01%和19.79%的植株出现分蘖,对照秧苗无分蘖出现,S-3307和PP333对水稻均有促蘖效应,而前者的促蘖效应大于后者。(2)经S-3307和PP333处理的秧苗以及对照秧苗,在三叶一心期的苗体内,每克鲜重CTK含量分别为1346.4,842.4,86.4pmol/g;CTK/IAA的比例分别为3.69,2.54,0.29。在同期测定了秧苗体内可溶性糖、淀粉和全糖以及可溶性氮、蛋白质和全氮含量,它们在三种处理苗体内无明显差异。(3)本试验结果表明:S-3307对水稻的促蘖效应大于PP333,S-3307和PP333的促蘖效应与其提高水稻秧苗体内CTK含量和CTK/IAA比例密切相关,其中S-3307提高CTK含量和CTK/IAA比例的作用大于PP333,这一点与S-3307的促蘖效应大于PP333的结果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卵巢癌中HLA-DR抗原表达和树突细胞浸润的情况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48例)、良性上皮性肿瘤(30例)及正常卵巢(30例)的HLA-DR抗原表达及树突细胞浸润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正常卵巢组织中HLA-DR阴性,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HLA-DR表达阳性率为52.08%(P<0.01);HLA-DR表达率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1),且与预后相关(P<0.05);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树突细胞(S-100+DC)浸润显著增加(P<0.001);S-100+DC浸润与肿瘤间质淋巴细胞浸润相关(P<0.01);S-100+DC浸润与肿瘤患者预后相关(P<0.05)。结论: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HLA-DR抗原表达增强,树突细胞浸润增加,二者可能是局部抗肿瘤免疫的重要环节;HLA-DR和树突细胞浸润数量可作为提示卵巢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海滨雀稗S-腺苷甲硫氨酸(SAM)合成途径与耐盐性的关系,为解析海滨雀稗的耐盐机制奠定基础,同时为基于SAM途径的植物耐盐育种提供优异基因资源.[方法]克隆了海滨雀稗PvSAMS1(Paspalum vaginatum S-adenosylmethionine synthetase 1)基因并异源转...  相似文献   
108.
关于放牧草地植被的调查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草地植被群落结构、生物量及其生产力数量化的分析方法。以数学推导与草地实测数据相结合的原则,修正和完善草地植被测试方法及其数学推导公式。与其他草地测试方法比较,结果更加准确,在实践中则省时省力,简而易行。本文对β·二项分布、幂函数规律和生物量估计3个部分分别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09.
以番茄为试材,研究了秸秆生物反应堆和S-诱抗素对番茄生物学特征、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施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或S-诱抗素,番茄植株长势中等,番茄品质一般,不埋秸秆、喷施S-诱抗素的处理产量高于埋秸秆、不喷施S-诱抗素的处理,不埋秸秆、不喷施S-诱抗素的处理植株长势最弱,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最低;埋秸秆喷施S-诱抗素的处理植株长势、果实品质和产量均高于其它3个处理,综合分析得出,秸秆生物反应堆和S-诱抗素相互作用有利于提高设施番茄植株生长、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110.
苹果两个新S-RNase基因克隆与46个品种S基因型的PC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蔷薇科苹果是一个典型的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果树树种,确定苹果品种的S基因型对于合理配置授粉树和杂交育种亲和性亲本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从苹果(Malus domestica)品种达尔文和金沙依拉姆中克隆得到了两个新S-RNase基因,分别命名为S53-RNase和S54-RNase,它们在GenBank上的登录号分别为FJ602074和FJ602075,并对46个苹果品种基因组DNA进行S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扩增,鉴定了其S基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