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8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人参及其混伪品的紫外谱线组法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聚坤  张娜  雷亚丽  杨更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75-12078
[目的]建立鉴别人参及其混伪品桔梗、板蓝根和北沙参的紫外谱线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水、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氯仿对4种药材分别进行提取,然后进行紫外检测及其一阶导数光谱检测。[结果]正品人参与桔梗、板蓝根和北沙参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峰位置和吸光度有明显的差异。[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能够很好的区别人参及其混伪品。  相似文献   
42.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甘草(RADIX GLYCYRRHIZAE)总黄酮的提取效率,并对最优方法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比较了快速溶剂萃取法、超声法、回流提取法和温浸提取法对甘草中总黄酮提取效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快速溶剂萃取法的提取工艺。[结果]快速溶剂萃取法优于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和温浸提取法;快速溶剂萃取法提取甘草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为7 min,提取温度为110℃,提取次数为1次,乙醇浓度为70%。[结论]该试验得到提取甘草总黄酮的较优化方法,并优化了其提取工艺,为甘草总黄酮的提取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3.
熊清平  张强华  徐燕萍  石莹莹  张丹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42-18544,18568
[目的]优选板蓝根中表告依春的最佳纯化工艺。[方法]以吸附率和解吸率为指标,利用静态吸附试验对6种大孔树脂进行筛选,并通过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的单因素影响试验,优选树脂的最佳分离纯化条件。[结果]ADS-7大孔树脂的分离纯化效果最好,其最佳纯化条件为:样品浓度为8.00 mg/ml,温度为45℃,pH值为9.0,洗脱液为浓度40%的乙醇溶液;动态吸附流速为1.5 BV/h,动态洗脱流速为2.0 BV/h,洗脱液用量为4.0 BV。[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板蓝根中表告依春的纯化。  相似文献   
44.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水平镉污染对南板蓝根的生长和主要营养元素(N、P、K)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镉污染程度的增大,南板蓝的生长受阻,单株产量显著降低;南板蓝对主要营养元素(N、P、K)的吸收量均下降,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5.
赵兵  高昂  贾旭  李鑫  李文婧  马莉  巩江  倪士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185-5186,5675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对白蔹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相关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6.
李晓杰  范圣此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449-6450,6452
对中药材黄芪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药品开发、黄芪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为更进一步探究中药材黄芪药用价值、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何首乌提取物对体外培养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及量效关系。[方法]在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提取物,分别于加药后24、48和72 h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结果]何首乌乙酸乙酯提取物能促进大鼠颅骨成骨细胞的增殖,试验中最佳作用浓度为0.1 mg/ml。[结论]何首乌乙酸乙酯提取物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值。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乙醇浓度对宁夏六盘山栽培秦艽中龙胆苦苷提取率的影响。[方法]以室温冷浸为提取方法,采用HPLC测定秦艽中龙胆苦苷的含量,比较浓度45%、55%、65%和75%的乙醇对宁夏六盘山栽培秦艽中龙胆苦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采用浓度45%、55%、65%和75%的乙醇提取的秦艽龙胆苦苷提取率分别为12.50%、13.26%、14.53%和14.42%;当乙醇浓度为65%时,提取率最高。[结论]乙醇浓度对宁夏六盘山栽培的秦艽中龙胆苦苷的提取率有明显影响,以浓度65%的提取率最高。  相似文献   
49.
黄艳  谭睿  王静  罗琴  崔文婷  吴梅  曹雨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553-11554
[目的]研究藏紫草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浓度95%乙醇冷浸提取藏紫草得到总浸膏(A),依次采用不同溶剂进行萃取,得到石油醚提取物(B)、乙酸乙酯提取物(C)和正丁醇提取物(D),将C通过硅胶柱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并采用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用滤纸片法对A、B、C和D进行抑菌活性研究,并用2倍稀释法测定其MIC值。[结果]从C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齐墩果酸、苯甲酸、阿魏酸和胡萝卜苷。[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A、B、C和D均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50.
陈爽  周国海  皮小武  贺丽萍  曹庸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659-2660,2663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方法测定的人工栽培虎杖中白藜芦醇苷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毛细管电泳法(CE)对人工栽培虎杖中白藜芦醇苷进行测定,并对这2种方法的线性范围、定量重现性、最低检测限及分离分析时间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选定HPLC-FD为测虎杖中白藜芦醇苷的最佳检测方法。检测条件:色谱柱为Diamonsil-C18(250 mm×0.46 mm,5μm),激发波长为334 nm,发射波长为408 nm,流动相为浓度25%乙腈,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是测定虎杖中白藜芦醇苷含量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