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21.
李秀明  陈昌瑞  吴川  付世建  张耀光 《水产学报》2012,36(11):1731-1738
为考察摄食水平对岩原鲤幼鱼摄食代谢和力竭运动后代谢特征的影响, 在(25±0.5) ℃条件下, 将实验鱼[体质量(13.05±0.17) g]轻度麻醉后灌喂不同摄食水平(通威鲤鱼种饲料, 饵料分别为体质量的0 %、0.5 %、1 %和2 %)的混合饵料, 随后在不同时间点测量其耗氧率并计算相关参数。结果显示, 各个摄食处理组和对照组的静止代谢(RMR)无显著性差异; 摄食后, 各摄食水平组岩原鲤代谢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整体变化趋势; 0.5%和1 %摄食水平的SDA耗能和峰值时间无显著性差异, 但都显著低于2%摄食水平组(P< 0.05)。摄食水平从0.5%上升到2%, 摄食代谢峰值(PMR)和SDA系数无显著性变化; 摄食组运动前代谢率显著高于禁食组(P< 0.05), 但摄食组的运动代谢峰值、代谢率增量和过量耗氧(EPOC)与禁食组无显著性差异; 岩原鲤幼鱼的最大代谢率MMR和MMR/RMR 显著大于其PMR和PMR/RMR(P < 0.05)。研究表明, 随着摄食水平的上升, 岩原鲤幼鱼主要通过SDA时间的延长来满足SDA耗能增加的需求; 摄食对岩原鲤力竭运动后代谢恢复过程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22.
力竭追赶训练对两种鲤科鱼类生长和摄食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考查力竭训练对养殖鱼类生长能力和摄食代谢影响,在25℃条件下,测定了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sinensis)和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幼鱼各自非训练组和训练组(力竭追赶训练1次/d,历时21 d)的生长参数和摄食代谢反应。结果显示:训练组中华倒刺鲃幼鱼的摄食率、饲料转化效率、特定体重生长率、特定体长生长率、摄食代谢峰值、峰值比率、SDA总耗能量和SDA系数都显著小于非训练组;静止代谢率、SDA时间及峰值时间与非训练组无显著性差异。训练组岩原鲤幼鱼的饲料转化效率、特定体重生长率、特定体长生长率、静止代谢率和摄食代谢峰值都显著小于非训练组,但摄食率、SDA时间、峰值时间、峰值比率、SDA总耗能量和SDA系数与非训练组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力竭训练导致两种鱼类的生长率都显著下降;在力竭训练条件下两种鱼类采用的摄食代谢适应策略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3.
岩原鲤生物学特性及驯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岩原鲤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驯养技术试验,结果:岩原鲤生长适宜温度范围4~36℃,最适生长温度18~30℃,在池塘养殖条件下,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能正常摄食生长,但与其他养殖鱼类相比其生长速度较慢。亲鱼在池塘养殖条件下,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并达性成熟。表明,岩原鲤在人工养殖条件下,能够正常生长发育成熟,可人工繁殖苗种,进行商品化养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4.
杨帆  邹容  孙翰昌  郭玉阳 《水利渔业》2011,32(6):115-120
利用不同浓度的辛硫磷进行10d暴露试验,测定了辛硫磷对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的急性毒性效应和亚慢性毒性条件下,鱼体内过氧化物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胆碱酯酶(TChE)的活性和一氧化氮酶(NOS)、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以期初步分析辛硫磷...  相似文献   
25.
岩原鲤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金沙江、嘉陵江等水系中收集野生岩原鲤,于1999~2006年进行亲鱼培育及人工催产,并获得成功。水温在22-24℃时,效应时间为14-20h,孵化时间为78~106h。刚出膜的仔鱼呈淡黄色,身体不能平游,只能侧卧在水底,经过5-6d,鱼苗才能自由平游。  相似文献   
26.
CU2+胁迫对禾花鲤[Procypris mterus)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Cu2+浓度梯度、胁迫时间时禾花鲤(Procypris mterus)血液和肝脏的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的影响,为采花鲤的重金属胁迫研究及水污染生物监测提供理论参考依据,进一步指导禾花鲤的健康养殖.采用可见光法测定了不同Cu2+浓度(0、0.067、0.084、0.101、0.118和0.134 mg·L-1)和胁迫时间(0、1、5和11 d)下禾花鲤CAT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在试验的各个持续时间段(1、5和11 d),低Cu2+"浓度处理组(0.067 mg·L-1)血液及肝脏的CAT活性高于其它各处理组,且活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中、高Cu2+"浓度处理组(0.084、0.101、0.118和0.134 mg·L-1)血液和肝脏中的CAT活性则随着Cu2+浓度的升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被显著抑制(P<0.05),活性变化在5 d后趋于稳定.试验表明鱼体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受水体中Cu2+浓度的影响,低Cu2+浓度能诱导鱼体血液和肝脏中的CAT活性增加,但随胁迫的加剧,CAT活性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27.
铵态氮和亚硝酸盐氮对岩原鲤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以岩原鲤幼鱼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下铵态氮和亚硝酸盐氮对岩原鲤的毒性。结果表明,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对岩原鲤的96 h-LC50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2.32 mg/L(1.72~3.24 mg/L)、1.06 mg/L(0.79~1.42 mg/L)。  相似文献   
28.
禾花鲤含肉率与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禾花鲤(Procypris merus)的含肉率和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禾花鲤的含肉率为56.57%,肌肉中蛋白质的含量为18.06%,水分74.69%,灰分1.20%,脂肪3.25%;肌肉中氨基酸总量为73.66%,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为33.54%,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45.54%,必需氨基酸的构成基本符合WHO/FAO的标准,其中苏氨基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4种鲜味氨基酸的含量较高,为27.69%.禾花鲤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宜推广养殖和加工利用的鱼类品种.  相似文献   
29.
利用不同浓度的辛硫磷进行10d暴露试验,测定了辛硫磷对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的急性毒性效应和亚慢性毒性条件下,鱼体内过氧化物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胆碱酯酶( TChE)的活性和一氧化氮酶(NOS)、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以期初步分析辛硫磷对岩原鲤抗氧化系统的作用及其毒性作用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辛硫磷对岩原鲤的96 h LC50为2.9 mg/L.CAT、TChE、NOS对辛硫磷非常敏感,在暴露初期就受到抑制或诱导,CAT和NOS总体上高于对照组,而TChE活性则总体上低于对照组.SOD、MDA、GSH-Px三者活性变化特征则各不相同;其中,SOD活性在辛硫磷污染下变化无显著规律;MDA含量则持续上升;辛硫磷浓度为0.5 mg/L时GSH-Px活性变化比较微弱,变化规律也不明显,浓度为1.0 mg/L和1.5 mg/L时GSH-Px活性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而上升.辛硫磷对岩原鲤抗氧化防御系统能产生影响,其变化可作为生物标志物,用来评价暴露于有机磷农药的鱼类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