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27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25篇
  84篇
综合类   231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81.
不同覆膜方式对旱地大豆农田土壤水热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求不同覆膜方式对旱地农田土壤水温变化规律、降水利用特征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在甘肃中部半干旱地区,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全膜微垄沟播(PMRF)、全膜双垄沟播(PDRF)、全膜覆土穴播(PSH)、全膜平铺穴播(PH)和传统露地条播(CK)对大豆农田土壤水热特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PMRF'、PSH使播前至苗期0~100cm土壤含水量分别提高5.2%、12.2%;分枝期分别高13.6%、21.8%;PMRF'、PH提高开花至结荚期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2.5%、7.7%。4种地膜覆盖处理有效提高大豆农田全生育期的土壤温度,其中,PMRF‘、PDRF处理大豆分枝期之前增温幅度较大、开花期之后温度变化幅度较小。与CK相比,地膜覆盖使籽粒增产36.9%~77.2%,其中PMRF籽粒产量达到2 500kg·hm~(-2),较PDRF、PSH、PH分别高7.2%、23.1%、29.4%。PMRF、PDRF'较CK耗水量分别降低5.2%和12.8%,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86.8%、89.6%。全膜垄作沟播能够调控土壤的水温条件,提高大豆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特别是全膜微垄沟播增产、增效效应较好,是旱作区进一步挖掘降水潜力和高产大豆创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2.
耕层残膜回收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膜覆盖技术已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和进步。但是农用的塑料薄膜大都是不可分解的,长时间留在土壤里,不但会对作物造成严重的危害,影响作物正常的生长和产量,还会影响机械作业的质量。要在收获庄稼后,及时地回收残膜,避免造成"白色污染"和塑料资源浪费。为此介绍了残膜回收机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及典型的残膜回收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3.
不同食品模拟物对塑料中酞酸酯溶出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芃岩  王有旺  李睿  李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078-15080
[目的]通过食品模拟物中酞酸酯类溶出情况的研究,了解塑料包装材料中此类物质可能在食品中的迁移行为。[方法]以正己烷、10%乙醇、3%乙酸和水为模拟物,对自制混炼而成的PVC薄膜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溶出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同时研究了微波处理条件下,3%乙酸和水中DBP及DEHP溶出情况。[结果]DBP和DEHP在正己烷中最易溶出,最大溶出率可达3.86%和2.28%;其次是10%乙醇、3%乙酸,2种溶液中均只溶出DBP,而在选定条件下的水中均未检出DBP和DEHP。[结论]长时间低温浸泡与短时间高温浸泡可取得同样的溶出效应,微波处理比单独加热更能促进DBP溶出。  相似文献   
84.
不同地膜与覆盖方式土壤水温与作物增产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地膜(宽幅普通地膜、窄幅普通地膜、宽幅微孔地膜与窄幅微孔地膜)与不同覆盖方式(平铺覆盖和起垄覆盖)下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膜与覆盖方式都具有明显的增温保水作用,且增温作用强于保水作用,增温作用主要表现在玉米生育前期,显著促进了玉米前期生长,为后期生殖生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玉米产量均显著高于CK,增产原因主要是显著增加了玉米百粒重,水分利用效率也显著高于CK。在试验区低温干旱并存的气候条件下,宽幅普通地膜平铺覆盖是一种简单、低成本、高效的覆盖栽培方式,能有效提高水分利用率,增加表层土壤温度,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5.
覆膜条件下小麦和玉米根系化感作用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对西北旱地覆膜条件下小麦和玉米根区和根外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进行测定,并将其与常规对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覆膜模式下小麦和玉米根区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高于常规处理,增率均为正值,小麦根系利于根区与根外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的生长,玉米根系化感作用利于根区土壤真菌数量的增加;玉米和小麦根区形成的微环境有利于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增加,即R/B值大于1,玉米的根系化感作用能够强化根区与根外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差异,即R/B值较高;玉米根区土壤微环境较小麦更利于土壤放线菌生长。小麦和玉米对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化感效应表现不同,覆膜模式下小麦利于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增加,玉米根系的化感效应利于根区土壤真菌数量增加。玉米根区放线菌数量高于根外,小麦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86.
吊篮式裸根棉苗膜上移栽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地区棉花种植采用滴灌加铺膜的种植模式,设计了一种吊篮式裸根棉苗膜上移栽机。该机的覆土滚筒可将大小不等的土块分离开,在膜面上形成移栽用碎土道,碎土道上的土通过滑板上帆布拨片的拨动进入吊篮内部,避免了裸根棉苗在移栽时的倾倒,保证了移栽质量。试验表明,在移栽单体上有4个吊篮的情况下,作业速度为1.2~1.65 km/h时,栽植质量比较稳定,栽植率大于95%,栽植深度均匀,覆土厚度稳定。  相似文献   
87.
为提高设施栽培番茄产量和肥料利用率,以金鹏1号番茄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相同N、P、K配比下增加施肥量对番茄果实N、P、K吸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施肥处理中有2个处理达到目标产量,产量结果与养分吸收结果基本一致,均随施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但肥水过剩的条件下,产量与养分吸收量又呈下降趋势。综合各因素,中等土壤肥力的塑料大棚番茄春季栽培中,推荐最佳施肥量大约每667 m2施风干牛粪7 500 kg,尿素125 kg,过磷酸钙250 kg,硫酸钾84 kg。每kg番茄果实(干质量)的氮、磷和钾含量分别为20.63 g/kg4、.3 g/kg和34 g/kg。  相似文献   
88.
广西塑料大棚基质栽培次生盐渍化的发生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富山  陈振东 《农技服务》2010,27(6):746-747,818
随着塑料大棚栽培面积的逐年增长和基质栽培年代的推移,导致次生盐渍化日趋严重,妨碍了作物生长,使产量降低。预防塑料大棚基质栽培次生盐渍化的发生及其危害,已成为塑料温室大棚基质栽培普遍存在的技术难题。简述了塑料温室大棚基质栽培的发展历史,对次生盐渍化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合理轮作、科学施肥、淹水排盐、调节基质酸碱度和更换基质等对策,探讨了塑料温室大棚基质栽培次生盐渍化的防治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89.
Mulching and/or topsoil incorporation of plant residues from green manure legumes can increase cropping system sustainability, and can supply and retain nutrients. Two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Italy over the period of 2006–2007,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aba bean grown in a temperate environment to fruit morphology, quality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subsequent melon (Cucumis melo L.) crop. Flowering faba bean plants were managed as mulch on the melon plant rows and cut and incorporated into the soil, in comparison with cultivated soil (control) and black plastic mulch.  相似文献   
90.
谷豆覆膜条带种植技术及其光合水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谷豆条带种植技术、谷子覆膜穴播栽培技术、大豆膜际条播栽培技术的进一步集成, 形成一套新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发挥了3种技术的优势, 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光热资源, 明显改善谷子和大豆的光合、呼吸及水分交换环境.谷子光合速率(Pn)分别比普通条带谷子和单作谷子提高19.2%、32.4%, 气孔导度(Cleaf)分别提高6.3%、42.2%, 蒸腾速率(E)与单作谷子相近; 大豆光合速率分别比普通条带大豆和单作大豆提高5.6%、56.1%, 蒸腾速率分别提高3.1%、46.1%, 气孔导度分别提高31.3%、148.9%; 谷子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比普通条带谷子和单作谷子提高32.3%和31.9%, 大豆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普通条带大豆和单作大豆提高2.6%和7.0%.模式总产量显著高于单作大豆, 与单作谷子相近, 比普通谷豆条带种植模式高17.7%; 总效益比单作谷子增加1 413.75元·hm-2, 比单作大豆和普通谷豆条带种植模式分别增加2 242.5元·hm-2、1 542.0元·hm-2.模式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节水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