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5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27篇
林业   384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02篇
  231篇
综合类   616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14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文章以2004年、2009年两期TM影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在2004年巴彦淖尔地区荒漠化监测数据基础上,通过人机交互解译的方式,提取巴彦淖尔地区荒漠化信息,运用GIS手段,对巴彦淖尔地区荒漠化土地按荒漠化类型、荒漠化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巴彦淖尔地区以风蚀荒漠化为主,81.7%的荒漠化土地是风蚀荒漠化;巴彦淖尔地区风蚀、盐渍化荒漠化分别增加2.1万hm2和0.67万hm2,水蚀荒漠化减少0.01万hm2。  相似文献   
62.
松毛虫早期灾害点遥感监测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武红敢  严小君 《林业科学》1995,31(4):379-384
松毛虫早期灾害点遥感监测研究初报武红敢,黄建文,乔彦友(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所北京100001)严小君,陈林洪(浙江省江山市森林防疫站江山324100)关键词松毛虫害,TM数据,影像,监测松毛虫为我国最为严重的森林害虫[1]。几十年来,各级政府...  相似文献   
63.
基于高分一号影像光谱指数识别火烧迹地的决策树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森林火灾发生后,为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受灾情况,利用高分一号卫星(GF-1)16m宽幅影像各波段反射率信息,结合计算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过火区识别指数(BAI)、阴影植被指数(SVI)、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和全球环境监测指数(GEMI)等5种光谱指数,构建森林火烧迹地识别决策树模型(CART);在选取的研究区对该模型方法进行验证,并与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法和非监督分类(ISODATA)方法所得到的结果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基于CART模型的决策树方法对火烧迹地识别结果精度较最大似然法总体分类精度提高了4.38%,Kappa系数提高了0.102 4,制图精度提高了14.96%,用户精度提高了8.50%;而采用ISODATA方法识别的火烧迹地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都较低,制图精度和用户精度都没有达到1%。  相似文献   
64.
以吉林省长春西部地区合心与合隆镇为研究区,利用高光谱Hyperion遥感影像,结合与其同步实测LAI数据,分别建立影像波段与玉米LAI线性及非线性统计回归模型,最终选出以SAVI为自变量的指数函数模型y=1.717e1.064x为最优反演模型,其估测精度高达96.8%。经实验证实,高光谱遥感可以实现大范围、快速、较精确地获取玉米叶面积指数。  相似文献   
65.
农作物遥感分类与识别是提取农作物种植范围和面积的基础,也是开展农作物长势、产量、所受灾害等相关信息监测的基础。油菜和小麦是江苏省越冬主要农作物,为解决江苏省主要夏收农作物快速、准确提取的难题,以宜兴市为例,提出了基于时序影像及关键物候特征的夏收农作物提取方法,基于不同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差异性特征,结合农作物的物候信息,采用表达作物每个生长期阶段特征的时间序列影像数据,对不同的农作物进行提取,提取结果显示,总体精度为92.65%,Kappa系数为0.86,说明利用该方法提取江苏省夏收农作物技术可行,提取结果可为农作物种植面积估算提供参考,为农作物精细监测、耕地非粮化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6.
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是中共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贮碳库,对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作用。森林的扰动与碳储量和碳汇关系密切,目前由于森林扰动资料的缺乏,导致区域森林碳汇与碳源的估算精度不准确,建立和完善适用于中国森林的扰动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文中在分析国内外森林扰动遥感检测文献的基础上对分类后比较法、直接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与深度学习法进行对比,分析每一类方法的技术特点和应用效果,指出森林扰动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展望今后发展方向,以期能够为森林扰动检测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仅依靠一种高分辨率遥感影像(PL)用于森林火灾影像信息提取、数据分析的可行性,为火烧程度评估提供可靠的林火遥感数据源和提取方法。【方法】以2017年毕拉河“5·2”特大森林火灾的火烧迹地为研究区域,使用火前、火后当年、火后更新1年共3期PL影像作为数据源,利用ROI S提取过火区,分析火干扰前后NDVI的变化特征。结合地面调查数据,采用差值归一化植被指数(dNDVI)划分火烧等级,阈值验证参照罗德昆火灾受害等级划分标准进行精度验证。对火烧迹地植被受害状况进行评估,以获取火烧程度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1)火干扰导致NDVI值急剧降低,火后更新1年NDVI略有升高,表明植被恢复能力有限。PL遥感影像的3 m高空间分辨率使其RGB图像高度饱和,地类清晰。2)做土地覆盖类型划分,训练样本分离性在1.91以上,共划分为森林、草本沼泽、道路、河流4类。分类整体精度为98.05%,Kappa_Coefficient为0.95。3)受害程度等级划分为未火烧、轻度火烧、中度火烧、重度火烧4级,分类整体精度为91.55%,Kappa_Coefficient为0.91。此...  相似文献   
68.
以银川市为研究区,利用高分遥感和航空影像,通过人工目视解译和精度验证获取银川市2015—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矢量数据,定量评价了银川市5年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动态特征.结果表明,银川市5年间土地利用变化总面积为16344.2 hm2,其中建设用地以30%的增加占比发生显著变化,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银川市城镇、农业和生态3类空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剧烈程度分别为18.0%、5.3%和7.0%,城镇空间是银川市地类变化的热点区,农业和生态空间落实了较为严格的管控制度,变化较小.兴庆区、金凤区和西夏区的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分别为69.1%、41.2%和9.9%,土地利用变化剧烈程度分别为11.0%、17.7%和5.0%,金凤区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变化剧烈程度均偏高,需要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优化调控力度,保障城市平稳有序建设和发展.通过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综合评估与归因分析,为银川市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管控,科学合理和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基于高分辨率影像提取农村宅基地空间分布,可以快速、便捷获取农村宅基地空间分布信息。【方法】 文章选择黑龙江省安达市吉星岗镇作为研究区,基于高分辨率正射影像,采用人工目视解译方法获取了研究区农村宅基地空间分布信息,并利用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果对其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 (1)吉星岗镇共有宅基地5 897宗,总面积640.76 hm2,平均每宗宅基地面积为1 095.61 m2。(2)吉星岗镇宅基地在空间上总体分布零散,但在行政村内分布相对紧凑,基本上以自然屯为单元,集中分布在自然屯内某个区域。(3)吉星岗镇宅基地数量和面积总体精度分别为81.86%、91.87%,10个行政村宅基地数量精度在72.55%~88.47%之间,面积精度在82.94%~99.92%之间。(4)与实测法、倾斜摄影测绘法、勘丈测绘法等方法相比,基于高分辨率正射影像,采用人工目视解译方法获取宅基地空间信息,操作简单、成本低、工作周期短。【结论】 该文成果可为研究区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撑,该方法为获取农村宅基地空间信息的方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0.
【目的】 准确获取草原植物物种空间分布信息是草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监测、群落重构与生态功能维持的重要基础。及时准确获取植物物种空间分布可以为草原植物物种信息提取提供有效技术手段。【方法】 文章以无人机多光谱影像为基础,分别在像元尺度和对象尺度上开展了荒漠草原典型物种的信息提取方法研究。像元尺度上先定义样本计算样本可分离性,在选择不同分类器进行分类。而对象尺度上首先进行遥感影像尺度分割研究,选出最佳分割尺度。在此基础上,提取最优特征变量,并采用阈值分类法提取植被信息。【结果】 高分辨率无人机多光谱数据能够为荒漠草原物种信息提取提供有效数据基础。面向对象影像分析技术的表现最好,总体精度85.16%,Kappa系数0.71,其中短花针茅的制图精度和用户精度分别为97.6%和86%;其次是支持向量机机器学习算法,其总体精度80.40%,Kappa系数0.70,短花针茅的制图精度和用户精度分别为90.08%和76.46%;而传统最大似然分类法的识别精度较低,总体精度为74.68%,Kappa系数0.64,短花针茅的制图精度和用户精度分别为72.40和81.96。【结论】 无人机多光谱数据对于集中连片分布的植被物种的识别能力较强,而对零星分布的物种的识别精度并不理想,但该文结果能够为大尺度草原植物物种识别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