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4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1篇
  17篇
综合类   156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张林梅  胡磊  庄晓翠 《中国农业气象》2011,32(2):290-295,302
利用1961-2008年阿勒泰地区7个气象站的降水量资料计算其区域旱涝指数(W,简称W指数),主要采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法(简称M-K法)分析其变化特征;选取5个典型干旱、湿润年的NCEP/NCAR资料,对比分析其500hPa环流形势的异同;选取前一年500hPa部分环流特征量与当年W指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年和各季的W指数均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波动,均有旱涝交替、连旱或连涝的特征。M-K突变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年、季W指数突变主要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和80年代中期。分析典型干旱与湿润年500hPa距平场表明,干旱年东欧至西西伯利亚为较强的正距平,新疆受暖脊控制,湿润年则相反。若前一年极涡面积偏小,强度偏弱,而西太副高强度偏强,面积偏大,并盛行纬向环流,次年W指数则容易偏大,即易出现涝年。科学准确认识该地区旱涝规律,把握未来旱涝趋势变化,及时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是防御旱涝夺丰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2.
对海沃德及其芽变新品系“93- 0 1”三年生高接树进行了观察研究 ,结果表明 :93- 0 1芽变新品系不仅在新梢茸毛及颜色、混合芽体大小、果实形状等形态特征上与海沃德品种完全不同 ,而且各器官生长物候期均相应提前 ,尤其是开花物候期比海沃德提早 3~ 4d,克服了海沃德品种与配套雄株——陶木里花期不完全相遇的缺点 ,从而显著提高了授粉受精机会 ,提高了座果率 ,果实生长快 ,明显提高了品种的丰产性  相似文献   
53.
菊花辐射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252-10253,10262
综述了辐射诱变的方法及变异机理,探讨了当今菊花产业中辐射诱变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以辐射诱变、组培和分子标记相结合的复合育种的思路。  相似文献   
54.
我国蔬菜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蔬菜诱变育种的特点、方法和我国近年来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5.
褚忠志  于新  毕阳  杨林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717-5719
[目的]为产碱性蛋白酶菌株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从河南省兰考县盐碱地土壤中分离1株产碱性蛋白酶的菌株ZK202,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经紫外照射和DES处理后,测定诱变菌株的酶活力。[结果]菌株ZK202的形态符合芽孢杆菌属的特征,其16SrDNA序列与短小芽孢杆菌的同源性在99%以上。该菌株为短小芽孢杆菌一个新亚种,命名为Bacillus pumilus ZK202,属中等嗜盐菌。ZK202在氯化钠浓度0~12.5%条件下均能生长,以浓度5.0%时最佳。ZK202在碱性环境中生长良好,当培养基pH值在11.0以上时仍能生长,也属嗜碱性菌。经复合诱变后,菌株Zkud202-4发酵液的酶活力达321U/ml,比出发菌株高3.9倍。[结论]Zkud202-4具有稳定的产酶性能,可作为产碱性蛋白酶的突变菌株。  相似文献   
56.
高能混合粒子场辐照小麦的突变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高能混合粒子场(CR)辐照冬小麦所产生的突变效应,并与60Co-γ射线处理相比较,研究其诱变效率。【方法】以0、145、195、284和560 Gy剂量的CR和γ射线分别处理两个冬小麦品种ZY9和ZH7,室内发芽鉴定处理当代的损伤效应,田间筛选表型变异突变体并做考种分析。【结果】高能混合粒子场与γ射线处理对这两个小麦品种的生长抑制均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并且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的损伤效应明显高于γ射线,ZH7的辐射敏感性大于ZY9,处理小麦的适宜剂量在200~300 Gy之间。M2代群体中出现了包括株高、穗型、生育期等多种性状变异,在适宜或稍高剂量时可以引起明显高于γ射线处理的有益突变。CR诱变ZY9的总突变频率和有益突变频率分别为5.42%~11.68%和2.75%~7.29%,ZH7则分别达到10.35%~22.12%和6.62%~10.49%,均高于γ射线处理频率。【结论】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小麦能够产生比γ射线更高的相对生物学效应,而且辐射敏感性较高的品种,经处理后其后代诱发有益突变的频率较高,获得优良变异的几率也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57.
脂蛋白脂肪酶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脂蛋白脂酶是脂质代谢的关键酶,主要催化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中的甘油三酯水解。产生供组织利用的脂肪酸和单酰甘油。笔者综述了LPL基因的结构、功能、表达调控以及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8.
诱变与组织培养相结合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诱变育种是利用理化因素诱发变异,再通过选择育成新品种的方法,是选育新品种的有效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对具分生能力的组织进行离体培养,为现代植物育种创造新的变异体,脱毒原种、繁殖体提供了可能和条件。诱变与组织培养相结合可以将二者的优点综合到一起,扬长避短,加速植物育种进程。报道了诱变结合组织培养在国内外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从抗病虫育种、抗旱育种、抗盐育种、多倍体育种及基因工程等各个方面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59.
采用正交设计,对三叶木通体细胞秋水仙素诱变,子叶平展期和苗期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两种表型变异,且成苗率低。影响三叶木通大子叶表型变异出现频率的因素主要有3个:秋水仙素浓度(A)、处理时间(B)和诱变材料(c),且A>B>C。影响矮缩茎表型变异出现频率的主要因素是诱变材料(C)。成苗率主要受诱变材料和诱变时间的影响。以400~800ppm浓度秋水仙素诱变根尖,成活率和大子叶、矮缩茎表型变异出现频牵均较理想  相似文献   
60.
家蚕突变基因分析和基因资源库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秦俭  易文仲 《蚕业科学》1996,22(1):13-19
通过家蚕品种资源的基因调查,对80多个突变基因进行了基因分析;确立了家蚕28个连锁群的标志基因或代表基因;建立了较完整的家蚕基因资源库;修改了家蚕第18连锁群图,并获得国际学术界公认和采纳。利用形态性状标记抗浓核病基因,研究出一种利用形态标记进行抗浓核病品种选育的新方法;利用突变基因,选育出几个有特殊用途的育种素材及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