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79篇
林业   66篇
农学   65篇
基础科学   37篇
  95篇
综合类   349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190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采用改进单纯形法拟合了福建省中心产区杉木人工林8参数Richards多形地位指数曲线模型.精度验证的结果表明,所拟合的模型符合精度要求.对不同地位指数优势高生长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位指数越高,则林分优势高速生期来得越早,生长潜力也越大.  相似文献   
72.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动物病毒性传染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胶体金标记技术问世以来,已在妊娠检测、传染病、毒品、食品安全和兽医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就兽医领域而言,已应用在动物寄生虫、细菌、病毒以及兽药残留检测等方面.论文总结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检测抗原、抗体的方法,对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动物病毒抗原和抗体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该技术在动物病毒...  相似文献   
73.
猫瘟热病毒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双抗体夹心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原理,在玻璃纤维膜、硝酸纤维膜的检测线(T)和对照线(C)上分别喷上胶体金与猫瘟热病毒(FPV)单克隆抗体(3C4)的偶联物、FPV多克隆抗体和羊抗鼠IgG单克隆抗体,制成检测FPV抗原的猫瘟热病毒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对临床26份虎粪便样本进行检测,并与PCR检测法及韩国(ASAN ...  相似文献   
74.
采用胶体金试纸条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两种方法检测牛奶中残留的四环素类药物。结果表明:胶体金试纸条的检测限为四环素40μg/L、强力霉素40μg/L、金霉素40μg/L、土霉素80μg/L;LC-MS/MS法在牛奶中四环素、强力霉素、金霉素、土霉素的检测限为50μg/L。采用两种方法对实际样品检测,检测结果一致。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相比,胶体金试纸条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直观的特点,可作为筛选法对样品进行定性筛查,LC-MS/MS法进行阳性样品的确证和精确定量。  相似文献   
75.
鱼藤酮-壳聚糖接枝物农药纳米粒子水分散制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全天然产物蓖麻油酸酐(RAN)与羧甲基壳聚糖(CMC)的酰化反应,合成了羧甲基壳聚糖接技蓖麻油酸(CMC-g-RA)共聚物。探讨了原料的相对分子质量、 RAN与CMC分子上氨基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温度和溶剂等因素对产物取代度的影响。以CMC-g-RA为载体,通过在中性水中自组装大分子胶束的增溶作用,与植物源农药鱼藤酮(Rot)一起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农药纳米粒子水分散剂。对其粒径、粒径分布、表面电荷、形态结构和Rot的负载率等物理性能进行了表征,探讨了CMC-g-RA和Rot溶液的浓度对纳米粒子各相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形成的纳米粒子干燥后外观形态呈密实光滑的球状,粒径在200~500 nm之间,具有较窄的粒径分布,表面带负电荷;该纳米粒子的Zeta电位值随CMC-g-RA和Rot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在-40~-70 mV之间;Rot的负载率在20%~68%范围内。研究表明,改变Rot和CMC-g-RA溶液的质量浓度配比,可调节纳米粒子的物理性能;控制农药的负载率,有助于调控该新型制剂速效与缓释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6.
为探讨改善李贮藏性能的方法,以黑宝石李为试材研究了30μmPVC薄膜包装和8℃预贮对李果实贮藏品质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包装(对照)相比,采用薄膜包装后直接冷藏(0℃)能有效抑制李果实软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上升,减缓可滴定酸(TA)含量下降;包装后8 ℃预贮5 d、10 d的处理均降低果肉酚类物质...  相似文献   
77.
高原地区冷浸田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浸田是中国南方低产田中的一个主要类型,地形和水文条件是引起田块冷浸的主要原因,长期受冷水浸渍,终年水土低温或兼有土层稀烂。以陇川县南宛河右岸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例,介绍土工织物加筋土技术在冷浸田治理中的应用,为其它地区冷浸田的治理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78.
在外业调查基础上,对黑河地区公别拉流域内的露天金矿剥离物植被自然恢复和演替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植被恢复的速度受时间和剥离物组成共同影响,其中剥离物中土和沙砾比例是影响的主要因素。植被演替中优势种随时间变化而不同,前期以多肉植物为主,后期菊科植物成为优势种。针对植被演替规律和剥离物特性提出快速恢复植被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9.
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技术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抗原的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技术(Dot-IGSS),并确定了操作流程的最佳试验条件。应用该法对纯化IBDV抗原的最低检出量为0.1953ng/点,其敏感性为Dot-ELISA的8倍。特异性阻断试验和交叉反应试验证明Dot-IGSS具有较高的特异性。Dot-IGSS和Dot-ELISA对54份自然感染法氏囊样品检测的阳性率为96.3%和92.5%(χ2=3.1179,P>0.05),统计学分析两者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本法具有敏感、特异性强、经济、安全等优点,可用于IBDV感染的特异诊断。本研究为免疫金技术应用于畜禽传染病的诊断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0.
为了准确评价乳的稳定性和加工性能,探讨不同前处理条件对动态光散射检测酪蛋白胶束粒径的影响,研究了稀释液的种类(超纯水、钙咪唑缓冲液、模拟牛乳超滤液和牛乳超滤液)、稀释液温(4和25℃)和稀释液的放置时间(0~48 h)对脱脂乳中酪蛋白胶束粒径的动态光散射测试结果的影响,并将酪蛋白胶束粒径的动态光散射测试结果与冷冻透射电镜图像中测得的真实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以超纯水和钙咪唑缓冲液作为脱脂乳稀释液时,部分胶束发生解离,影响测试结果;采用牛乳超滤液及模拟牛乳超滤液作为稀释液时,胶束的微环境没有改变,反映了胶束的真实粒径及分布;放置24 h后,牛乳超滤液及模拟牛乳超滤液将产生颗粒;温度对测试有显著的影响(P0.05):4℃的样品用25℃的稀释液进行稀释后,动态光散射的计数率和粒径分别增大了16.6%和11.4%;25℃的样品用4℃的稀释液进行稀释后,计数率和粒径分别降低了16.1%和9.8%。结果表明酪蛋白胶束粒径的测试前处理较适宜的条件为:在与样品的温度相同条件下,以配置好后24 h内的模拟牛乳超滤液或牛乳超滤液(10 k Da超滤膜)作为脱脂乳的稀释液进行稀释。通过与冷冻电镜条件下测得的酪蛋白胶束粒径的真值比较,发现该前处理条件下酪蛋白胶束粒径的动态光散射测试结果的相对误差为-5.7%~1.8%,表明该样品前处理方法可用于动态光散射方法快速检测酪蛋白胶束粒径。研究结果为快速、准确地获取酪蛋白胶束的粒径信息,进而准确分析乳的稳定性及加工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