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29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13篇
  9篇
综合类   175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马齿苋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从生物学角度研究马齿苋种子的萌发特性。[方法]在室温条件下,测定3种光照(全光照、自然光照、全黑暗)、6种pH值(4.0、5.0、6.0、7.08、.0和9.0)、3种土壤类型(农田土、菜园土和河沙土)和3种浸种方式(蒸馏水0、.3%KNO3和0.3%KMnO4溶液)对马齿苋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马齿苋种子在自然光照和全光照条件下均有较高的萌发率,分别达95.33%和94.00%,而全黑暗条件下的萌发率则显著降低,仅有18.67%;该种子对pH值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在pH值为4.0~8.0范围内均可萌发;该种子具有广泛的土壤适应性,河沙土最为适宜;经过0.3%KMnO4和0.3%KNO3处理12 h的种子发芽率(70%以上)要高于蒸馏水处理的(约60%)。[结论]0.3%KNO3和KMnO4浸种12 h能显著提高马齿苋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62.
电场对油葵种子萌发影响的有效时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场环境对种子的影响属于当代效应,电场处理种子的生物效应是否存在有效时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在1.0 ~5.5kV· cm-1场强范围,油葵种子用不同电场条件处理,筛选产生显著性影响的处理条件.再用显著性影响条件处理油葵种子,试验研究电场对种子萌发影响的有效时间.结果表明,电场处理油葵种子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及种子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电场对油葵种子萌发期的影响存在有效时间,有效时间为3周.在电场处理种子技术的应用中,电生物效应的有效时间是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3.
以MgCl2溶液考察Mg^2+对玉米、大豆种子的萌发及生长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镁粉尘的污染机理、生物响应和污染等级划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4.
赤霉素对藏茵陈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赤霉素浓度与浸种时间对藏茵陈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方法]以清水处理为对照,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10、20、100、200、500、1 000、1 500和2 000 mg/kg)对藏茵陈种子进行24 h浸种处理。在种子处理的基础上采用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赤霉素浓度与浸种时间对藏茵陈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赤霉素浓度为1 000~2 000 mg/kg时可明显促进藏茵陈种子萌发,其浓度为1 500mg/kg时藏茵陈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分别达到46.7%和23.0%。和浸种时间相比,赤霉素浓度是影响藏茵陈种子萌发及种子活力的主要因素。对藏茵陈种子处理的优化综合农艺措施为赤霉素浓度1 068~1 532 mg/kg、浸种时间17~22 h。[结论]当赤霉素浓度为1 068~1 532 mg/kg、浸种时间为17~22 h时,可明显促进藏茵陈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65.
不同种类Ni~(2+)盐浸种对作物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京涛  马建军  杜彬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3973-3974
[目的]为镍肥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以春小麦和樱桃番茄为试材,选取均匀一致、饱满的50~100 g种子,分别置于不同浓度、不同种类的Ni2+盐溶液中浸种6~12 h,研究了3种Ni2+盐(氯化镍、硝酸镍、硫酸镍)浸种对作物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适量浓度的Ni2+盐浸种可以促进两种作物种子萌发,促进根系和芽生长,幼苗干物质积累增加。春小麦浸种适宜浓度范围为0~2μmol/L,且因Ni2+盐种类而异;樱桃番茄浸种适宜浓度均为0.5μmol/L,其作用效应大小因Ni2+盐种类和作物品种而异。[结论]相同浓度条件下不同Ni2+盐所产生的生物效应差异可能与Ni2+盐中阴阳离子的加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6.
穿龙薯蓣种子萌发与内源抑制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测定了穿龙薯蓣种子的水浸提液、水浸泡液与乙醚浸提液对穿龙薯蓣种子萌发、以及对白菜和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活性;用水、乙醚、乙醇和丙酮浸泡穿龙薯蓣种子,比较其对种子中抑制物质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穿龙薯蓣种子中含有一定活性的内源抑制物质,其对白菜幼根生长的抑制活性高于对白菜种子萌发的抑制活性,对小麦叶绿素含量、鲜质量和α-淀粉酶的活性高于对小麦种子萌发的抑制活性,并且对穿龙薯蓣自身种子萌发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室温用乙醚浸种12 h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据此,建立了穿龙薯蓣种子的催芽技术。  相似文献   
67.
虎皮楠等珍稀树种种子萌发温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虎皮楠等10个珍稀树种种子的萌发适宜温度.结果发现,10个树种种子的萌发温度差异较大.其中适于在较低温度(15-20℃)下萌发的种子有尖萼厚皮香、香港四照花、金叶含笑和八月桂;适于在较高温度(25-30℃)下萌发的种子有香花崖豆藤、虎皮楠和东京白克木;对发芽温度要求较宽的树种有伯乐树、椤木石楠和蓝果树.  相似文献   
68.
银杏含水量变化与活性氧清除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种子不耐脱水,属于温带非典型性顽拗型种子,在干燥脱水过程中,胚和胚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现出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先上升后下降;种子浸泡液的电导率不断增加,活力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69.
以两个玉米自交系(Mo17、 478)种子为试材, 通过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 进行了种子老化过程中活力变化与生理特性的研究. 结果表明: (58℃±1℃ )热水处理玉米种子的发芽指标和活力指标均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电导率、 MDA随种子老化程度的加剧而升高. 并和各发芽指标、活力指标呈显著的负相关. 脱氢酶、淀粉酶与各发芽指标  相似文献   
70.
驼绒藜属植物种子萌发条件及其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王学敏  易津 《草地学报》2003,11(2):95-102
对驼绒藜属3个种的7份材料,研究种子萌发的温度、光照、水分和发芽床等条件。结果表明,驼绒藜属植物种子在25℃恒温及15~25℃变温的条件下萌发状况好,种子活力高;光照与否对种子萌发没有明显的影响。驼绒藜属种子萌发需水量范围为4~7倍于种子重,不同材料的种子萌发最低需间差异显著,其中华北驼绒藜萌发需水量最低(4倍于种子重量)。驼绒藜属植物种子的吸水速率较快,一般为0.6~0.7g/h·g种子,7~8h达到饱和吸胀;纸床为种子最佳发芽床。种子活力测定结果表明,在种间、生态型间和株龄间种子活力差异显著,其中华北驼绒藜种子活力显著高于其它种和生态型;较恶劣生境条件下产生的种子,其活力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