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32篇
  免费   471篇
  国内免费   796篇
林业   347篇
农学   743篇
基础科学   307篇
  488篇
综合类   3607篇
农作物   501篇
水产渔业   372篇
畜牧兽医   1855篇
园艺   329篇
植物保护   1150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21篇
  2022年   426篇
  2021年   401篇
  2020年   361篇
  2019年   428篇
  2018年   266篇
  2017年   431篇
  2016年   481篇
  2015年   455篇
  2014年   509篇
  2013年   440篇
  2012年   695篇
  2011年   688篇
  2010年   545篇
  2009年   496篇
  2008年   380篇
  2007年   435篇
  2006年   326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8篇
  195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大豆对疫霉根腐病抗病性鉴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下胚轴伤口接种方法鉴定85份大豆种质对大豆疫霉菌1号生理小种的抗病性,在两次鉴定中有95.29%的大豆品种(系)表现一致的抗病或感病反应。本方法所获鉴定结果稳定可靠,利用注射器接种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建议作为我国鉴定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疫霉根腐病抗病性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离体接种鉴定和致病性人工诱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瘟病菌品种专化性致病型(即生理小种)严重分化,给抗病育种及病害控制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研究其生理小种变化是目前发展所必需。本试验对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致病性人工诱变研究前期工作进行了探讨,并初步掌握了产孢的技术、水稻离体培养和接种技术、菌株诱变的条件以及获得致病性突变菌株。  相似文献   
993.
RAPD技术鉴定3种鲮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池塘养殖的鲮、麦鲮各12尾为材料,提取血液基因组DNA,利用10bp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通过缩短扩增反映时间和电泳时间,快速鉴定3种不同的鲮值,建立了一套DNA分子水平上的快速鉴定鱼种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4.
广州地区九种花卉疫病病原种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广州地区采集月季、杜鹃、卡特利利亚兰、康乃馨、蒲包花、长春花、一品红、百合和绿巨人共9种花卉疫病标本,根据病原菌性和无性形态特征,结合生长温度和菌体可溶性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它们分别鉴定为:Phytophthora citricola Sawada(为害月季)、P.citrophthora(R.E.Smith&E.H.Smith)Leonian(为害杜鹃)、P.palrnivora(But  相似文献   
995.
中华鳖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江西省进贤县某中华鳖养殖场送检的2只患病中华鳖进行细菌分离,且对分离的细菌进行培养特性观察、生化特性鉴定、毒力因子检测、毒力基因PCR检测、实验动物攻毒及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2只中华鳖肝脏分离到3株菌,均为革兰阴性短杆菌,其中体型稍大中华鳖2株,体型稍小中华鳖1株;经过实验动物感染试验得出3株菌都为强毒力致病菌;通过生化鉴定、毒力因子及PCR检测确定为嗜水气单胞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株菌对头孢曲松都高度敏感,对利福平、甲氧苄啶、氨苄青霉素都不敏感。  相似文献   
996.
In this study, the feasibility of identification and abundance estimation of isada krill, Euphausia pacifica , was examined using a two-frequency (38 and 120 kHz) method. The acoustic survey and midwater trawling were conducted off the Sanriku coast, northern part of Honshu, Japan. In one pattern, the SV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frequencies was large, and in the other, the SV difference was small. These results were interpreted by scattering models, and showed that discrimination between isada krill and walleye pollock was possible.  相似文献   
997.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东江流域关键性生态空间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江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现象频发,进行关键性生态空间识别对维护其生态环境安全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该研究通过重要性-敏感性构建关键性生态空间识别评价体系,使用NPP(Net Primary Productivity)定量评价法、模型评价法,定量揭示其关键性生态空间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东江流...  相似文献   
998.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渔业生物近缘种及产地的判别由形态学深入到了蛋白质和DNA水平。本文综述了目前已经应用于水生生物的相关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色谱、免疫学判别以及蛋白的电泳、DNA的序列分析、PCR-RFLP、RAPD、AFLP、SNP、SSRI、SSR、Real-Time PCRs、pecies-specific primer PCR和PCRlab-on-a-chip等)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在把握了这些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展望了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9.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渔业生物近缘种及产地的判别由形态学深入到了蛋白质和DNA水平。本文综述了目前已经应用于水生生物的相关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色谱、免疫学判别以及蛋白的电泳、DNA的序列分析、PCR-RFLP、RAPD、AFLP、SNP、SSRI、SSR、Real-Time PCRs、pecies-specific primer PCR和PCRlab-on-a-chip等)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在把握了这些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展望了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00.
紫陀螺菌菌株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种培养基配方,对紫陀螺菌子实体不同生长期的不同部位及菌根、菌索进行组织分离,结果从子实体得到的菌丝生长缓慢,菌丝致密,从菌根和菌索得到的菌丝生长快,絮状不致密。以紫陀螺菌干子实体DNA为参照样品,对得到的相关分离纯培养物进行亲菌鉴定。供试的26条随机引物中,有8条对所有供试样品可扩增出清晰、稳定的DNA指纹图谱,且从子实体分离得到的菌丝体DNA指纹与干子实体的基本一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从子实体不同生长期得到的2个菌株相似系数0.979,它们与干子实体间的相似系数为0.884,从菌根和菌索得到的分离物与干子实体间的相似系数为0.389。结果表明,从子实体分离得到的2个菌株与对照物相似度最高,可以认定是紫陀螺菌的纯培养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