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32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36篇
  92篇
综合类   177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31.
基于土地利用驱动力的马尔科夫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翔  李扬帆  朱晓东 《土壤》2011,43(5):822-827
马尔科夫模型在土地利用变化的预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如何通过区域社会经济指标对马尔科夫模型进行修正,提高其预测精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本文解译1995,2001,2005,2008四个时相的TM遥感影像得到太仓土地利用结构图,构建基于土地利用驱动力分析的加权马尔科夫模型,对2013年太仓市的土地利用结构(农用地,建设用地等)进行预测。改进后的模型将1995—2001年,2001—2005两阶段转移矩阵作为加权马尔科夫模型的加权因子;再根据GDP、非农人口数量、二产比重的自相关系数确定两阶段转移矩阵的权重,建立基于土地利用驱动力分析的加权马尔科夫模型,以此对2013年土地利用结构进行预测。同时基于城市土地利用现状(2008年)分析,对比上述加权马尔科夫模型预测结果,证明加权马尔科夫模型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332.
生态环境脆弱区的景观动态监测与预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为干旱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的典型代表 ,晋陕蒙接壤地区在自然地理上有其独特的空间分布格局 ,在生态上具有显著的脆弱生境特征和演化规律 .该文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选取分维数、分离度和景观优势度等指标 ,对该区脆弱环境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 ,并探讨了景观格局的形成过程 .同时 ,运用马尔柯夫链模型对未来土地利用的景观格局进行了预测 .  相似文献   
333.
以聊城市1994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形图及2002年E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GIS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分析,并且运用马尔可夫模型,对聊城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演变趋势预测进行了分析,以此可为区域土地合理利用提供依据,进而优化土地利用的结构,调整社会经济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334.
利用我区森林资源初、复查连清材料,对天山北坡及阿尔泰两大林区森林资源的消长动态变化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初、复查期间,两大林区森林总蓄积有所增长,但森林质量一卜降,并发生结构性危机。预计在下一等间隔期内(1988~1996年),森林总蓄积将继续呈现增长趋势,但资源趋于大径级化和老龄化,生长率下降,枯损现象日趋严重,森林资源危机将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335.
引入友精度指标,基于加权马尔可夫链(Markov)理论提出了灰色残差修正模型,并运用马尔可夫状态转移矩阵对未来残差的符号进行判定.以1994-2011年河南省渔业增加值为基础,建立预测模型,并在模型中不断加入新信息,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灰色预测相比,预测值平均相对误差由8.33%降低为2.54%,较好地提高了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336.
范双云  邓楚雄  胡倞  陈志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3,(21):9091-9092,9094
以长沙市中心区为例,采用Rs和GIS技术对1991、1998、2004年3期TM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在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采用Markov模型对研究区未来一段时期内土地利用变化格局进行了预测与分析。结果表明:2004~2017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趋势为:建设用地增加90.00%,林地增加9.25%,水域减小19.16%,耕地减小25.89%,未利用地减小0.91%。  相似文献   
337.
马尔柯夫法在土壤养分动态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冰  何鑫  王昌全  杨娟  杨艳 《土壤通报》2004,35(6):739-742
根据随机过程原理,构建了新的转移矩阵,建立了一个马尔柯夫链土壤养分评价模型。并通过成都平原有机质、全N、速效K等三种典型养分指标近二十年的变化趋势,以验证马尔柯夫应用于土壤养分动态评价的可行性及优点,从而为土壤养分动态评价的科学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38.
依据会泽县国营者海林场1993~2003年华山松木蠹象发生面积,应用马尔可夫链,预测2004年华山松木蠹象发生量和发生趋势,与2004年实际情况相比较,以验证马尔可夫链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39.
1980—2010年间安徽省土壤侵蚀动态演变及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明松  李德成  张甘霖 《土壤》2016,48(3):588-596
基于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和GIS技术,定量分析了1980年、2000年、2010年安徽省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特征,并利用马尔柯夫模型预测了未来30年土壤侵蚀变化趋势。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了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变化与高程、坡度等地形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1980—2010年安徽省土壤侵蚀状况明显改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由1980年的461.09 t/(km2 a)减少为2010年的245.26 t/(km2 a);相应的侵蚀总量由6 199.92万t/a减少为3 297.84万t/a。全省微度侵蚀面积增加了8 188.65 km2;强度以上侵蚀面积减少了1 576.93 km2。(2)安徽省三个时期的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规律一致,侵蚀强度由北向南逐渐加剧。淮北与沿淮平原、江淮丘陵岗地以微度土壤侵蚀为主,皖南丘陵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以强度侵蚀为主。(3)1980—2010年全省土壤侵蚀等级减弱面积达11 762.83 km2,侵蚀等级加剧面积仅811.21 km2。土壤侵蚀等级空间变化主要分布在200—500 m和15°—25°区域。土壤侵蚀等级转化逐级进行,主要以向侵蚀程度较弱等级转化为主,仅有少量微度侵蚀向侵蚀强度较强等级转化。(4)根据马尔柯夫方法预测,未来30年安徽省土壤侵蚀状况逐渐减轻,微度土壤侵蚀面积逐渐增加,其他侵蚀等级的面积持续减少。  相似文献   
340.
马尔可夫链在马尾松毛虫发生级别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罗山县历年马尾松毛虫观测资料,将马尾松毛虫的发生级别分为4级,应用马尔可夫链对罗山县2009-2011年发生级别进行预测,结果均为1级;应用2004-2008年历史资料进行检验,准确率为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