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62篇
  免费   936篇
  国内免费   1129篇
林业   1275篇
农学   1314篇
基础科学   145篇
  2459篇
综合类   7296篇
农作物   1364篇
水产渔业   971篇
畜牧兽医   1860篇
园艺   820篇
植物保护   1723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70篇
  2022年   427篇
  2021年   519篇
  2020年   487篇
  2019年   567篇
  2018年   404篇
  2017年   623篇
  2016年   789篇
  2015年   638篇
  2014年   1313篇
  2013年   1318篇
  2012年   1520篇
  2011年   1577篇
  2010年   1520篇
  2009年   1343篇
  2008年   995篇
  2007年   927篇
  2006年   726篇
  2005年   558篇
  2004年   434篇
  2003年   319篇
  2002年   236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196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探讨了反应温度、滴定酸度、胃蛋白酶添加量、CaCl2加入量等因素对胃蛋白酶凝乳作用的影响规律,确定了用胃蛋白酶生产干酪时的主要工艺参数,反应温度39℃;滴定酸度24T;CaCl2加入量0.015%;加酶量随酶活而定。  相似文献   
992.
孙新城  景建洲  张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526-8527
为了研究链霉菌1#所产生生物活性物质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通过测定其次生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研究其发酵液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在链霉菌1#的同一批发酵液中,对小麦赤霉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为60.8%,对棉花黄萎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为20.0%和4.3%。100℃以下热处理15 min,拮抗成分仍有较强的活性,但随着温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拮抗活性的丧失也就越明显。链霉菌1#粗发酵液活性作用在pH值3.8~9.0基本不变。在接近中性条件下,粗发酵液的拮抗活性最强。这株链霉菌的粗发酵液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它具有一定的耐热性,抑菌效果在pH值3.8~9.0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93.
为了阐明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在四棱豆中的分布规律,鉴定不同四棱豆品种间的亲缘关系,选育优势杂交亲本,我们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研究了同一株四棱豆(K0027)不同节位成熟叶片和16个品种的POD同工酶酶谱特征。结果表明:POD同工酶在同一株四棱豆9个不同节位成熟叶片中的酶带数均为10条,并且各酶带相应的Rf值基本相同;而在16个不同四棱豆品种中酶带数为6~11条,并且各酶带的宽窄、颜色深浅等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结合各酶带的相对迁移率(Rf值)和品种间的联合相似系数(S值)分析可知,(1)POD同工酶在同一株四棱豆不同节位成熟叶片中的表达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相似性;(2)POD同工酶在所选的16个品种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中K0006和K0035、早熟二号,K0021和K0028品种间的S值在0.2~0.4之间,为最小值,即这两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最远,为优势杂交亲本组合;(3)同时阐明了POD同工酶在四棱豆中的相关分布规律,为植物分类或品种鉴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杂交育种选材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4.
芒果挥发物对桔小实蝇成虫的引诱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Y型嗅觉仪测试了不同生理状态下(性成熟与性未成熟)桔小实蝇(Dacus dorsalis)两性成虫在不同时间内(5,10,15,20,30,40,50,60min)对不同剂量完整芒果(250g,500g,750g,1000g)、芒果果肉(0.01g,0.1g,1.0g,10g)挥发物的反应。结果显示,桔小实蝇两性成虫对完整芒果挥发物不产生反应。芒果果肉挥发物对桔小实蝇两性成虫均能产生显著的引诱效果。剂量反应结果表明,随着测试剂量的增加,芒果果肉挥发物对桔小实蝇成虫的引诱作用增强。时间反应结果显示,随着测试时间延长,实蝇成虫对芒果果肉挥发物的反应增强。从生理状态上看,性未成熟成虫比性成熟成虫对芒果果肉挥发物的反应更加敏感。从性别上看,雌虫比雄虫对芒果果肉挥发物的反应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995.
选择对赤霉病菌具有高度特异性和亲合力的单链抗体,与植物防御素构建成融合蛋白基因,将融合蛋白及防御素基因分别与细菌表达载体pGEX和植物表达载体pMBL4构建成重组载体,在细菌中经IPTG诱导表达GST融合蛋白,亲和层析纯化蛋白;经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真空渗入法在烟草叶片中瞬间表达,提取叶片总蛋白用于鉴定。抑菌活性分析表明,烟草叶片瞬间表达的防御素和抗体-防御素融合蛋白,均对赤霉病菌有强烈的抑菌作用;从细菌中纯化的防御素蛋白,也能有效抑制赤霉病菌生长。说明赤霉病菌抗体-防御素融合蛋白基因,可作为抗赤霉病资源,用于改良植物的抗赤霉病性。  相似文献   
996.
利用落叶松八齿小蠹(Ips subelongatus Motsch.)聚集信息素的粗提物,在试验室和林间对聚集信息素的生物活性,分泌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聚集息息素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它是由在寄主上取食的雄虫后肠所分泌的,分泌释放高峰出现在侵入寄主后的2—3d,以后随着交配次数的增加其分泌释放量逐渐减少。该虫在林、勃、桦地区一年出现三次聚集信息素分泌释放高峰,在低虫口密度条件下,其最佳诱虫剂量为20ME;最远诱虫距离为50m,当风速在2—3.5m/s、温度为20—27℃诱虫效果最好。触角剪除及扫描电镜实验证实触角是该虫接受聚集信息素的重要感觉器官。  相似文献   
997.
采用玻片浸渍法和叶片残毒法,选用大戟狼毒3种不同溶剂氯仿、甲醇和石油醚的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成螨进行了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大戟狼毒石油醚提取物对朱砂叶螨有很强的生物活性,而其它两种溶剂的提取物效果不明显,24 h成螨死亡率仅为15.61%和14.64%。石油醚的提取物1 g/L对朱砂叶螨成螨24 h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6.78%和53.73%,LC50为1.244 2 g/L。而三种萃取物的杀螨情况也是石油醚的效果最好,1 g/L对朱砂叶螨成螨24 h死亡率达到68.15%,LC50为0.5681 g/L,氯仿的LC50是0.6736 g/L。  相似文献   
998.
对12种不同种植模式的6个土壤酶活性和7个土壤肥力因子进行测定,运用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期阐明沿江丘陵地区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因子的关系。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因子密切相关,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典型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综合土壤酶活性因子”与“综合土壤肥力因子”存在极显著的典型相关关系,其中过氧化物酶、脲酶、多酚氧化酶和淀粉酶与有机质和全氮关系密切。综合土壤肥力因子可以作为土壤肥力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99.
测定了老鸦皮氯仿提取物对3龄菜青虫的拒食活性,其中包括选择拒食和完全拒食。结果表明老鸦皮氯仿提取物对3龄菜青虫有较强的拒食活性,24 h,48 h,72 h选择性拒食作用的拒食中浓度(AFC50)为54.13 mg/L,170.97 mg/L和143.51 mg/L,完全拒食作用的拒食中浓度(AFC50)为784.07 mg/L,382.75 mg/L和259.76mg/L。且对拒食后试虫生长发育有严重的影响。药效试验结果显示选择拒食作用和完全拒食作用的药剂在2 000mg/L时拒食率很高,几乎达到100%,125 mg/L时选择拒食作用的拒食率比较高,达到50%以上,而完全拒食作用的拒食率不到10%。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不同浓度盐溶液胁迫下NewHy Crested牧草种子发芽率及其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与Hoagland营养液(CK)相比,0.7、1.4 g/100 ml NaCl盐溶液和0.7 g/100 ml土壤浸提液对发芽率影响不显著(P>0.05),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未见显著下降(P>0.05);2.1 g/100 ml NaCl盐溶液和1.4、2.1 g/100 ml胁迫时,发芽率显著下降(P<0.05),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亦显著下降.NewHy Crested牧草种子对盐渍生境的适应性较强,能耐受较高盐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