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王贵元  夏仁学 《园艺学报》2005,32(2):207-211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红肉脐橙果实发育期间果肉中番茄红素和β - 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并对果实转色期用不同浓度的外源ABA和GA3 处理后主要色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果肉中番茄红素和β - 胡萝卜素的含量在果实成熟期( 12月21日) 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6.79和9.21 μg·g- 1FM) , 分别在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迅速积累, β - 胡萝卜素的合成较番茄红素滞后; 外源ABA处理促进番茄红素的积累, 但不一定促进β - 胡萝卜素的积累; 较高浓度的GA3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番茄红素和β - 胡萝卜素的积累, 但低浓度的GA3 (如50 mg·L - 1 ) , 则能明显促进果肉中番茄红素的积累。  相似文献   
22.
培养基对胡萝卜悬浮系茄红素合成代谢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燕  陈大明  王鸣  陈杭 《园艺学报》2003,30(5):545-548
 以胡萝卜品种‘新透心红’稳定的细胞悬浮系为材料, 研究了基本培养基、蔗糖浓度和PO43-浓度对其茄红素合成代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B5 、MG5 、ER 和White 培养基中, MG5 培养基最适宜于茄红素合成代谢, 细胞中茄红素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培养基。以MG5 为基本培养基, 在7 个蔗糖浓度处理中, 100.0~120.0 g·L-1范围内, 细胞中茄红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茄红素合成代谢活性最高; 在13个PO43-浓度处理中, 30.0~50.0 mmol·L-1范围内, 细胞中茄红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茄红素合成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3.
李慧星  许彬  康清浦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701-5702
[目的]为番茄红素油树脂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碱液皂化和石油醚提取从番茄中制备番茄红素油树脂,研究光照、温度和还原剂对油树脂中番茄红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油树脂中番茄红素在丙酮溶液中的特征吸收峰为470 nm。日光和避光对油树脂中番茄红素稳定性影响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避光条件下存放时间、温度、是否添加还原剂对油树脂中番茄红素的稳定性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在试验水平范围内,当温度高于40℃时,升高温度会显著加速油树脂中番茄红素的氧化;不同还原剂添加量对番茄红素稳定性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番茄红素具有热不稳定性,日光可加速其氧化,添加还原剂可提高其稳定性,但不能长期维持。  相似文献   
24.
3种物质对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合成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学平  张雯  郑彩霞  杜为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664-5665,5669
[目的]为了研究葡萄糖、谷氨酸钠和乙烯利对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合成量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谷氨酸钠和乙烯利处理各发育时期的千禧番茄果实,研究它们对番茄红素合成量的影响,并设计正交试验确定这3种物质混合液的最佳配比。[结果]适当浓度的葡萄糖、谷氨酸钠和乙烯利浸泡液处理可提高各发育时期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的合成量。3种物质的混合液处理坚熟期番茄果实的最佳配比是葡萄糖3.0%,谷氨酸钠3.0%,乙烯利1.0%,处理后番茄红素的含量提高了191%。且乙烯利对番茄红素高表达的影响最大,其次为谷氨酸钠、葡萄糖。[结论]该研究为提高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的合成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为了探明西瓜生产中氯吡脲使用的关键控制点,以‘中科1号’和‘中科6号’2个西瓜品种为试材,采用7个不同剂量的氯吡脲在开花当天涂抹瓜胎,分析西瓜坐果率、裂瓜率、番茄红素和糖含量等重要农艺性状,并评价氯吡脲的使用剂量及其安全性。结果表明,氯吡脲施药剂量与西瓜坐果率和裂瓜率呈显著正相关,西瓜中番茄红素含量与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适量的氯吡脲可以提高西瓜坐果率,增加番茄红素和葡萄糖含量。‘中科1号’和‘中科6号’西瓜上使用氯吡脲的最佳剂量均为5 mg·kg-1。待西瓜成熟时,在2个西瓜品种的果实中均未检出氯吡脲残留,不影响消费者安全食用。研究结果可为西瓜生产中氯吡脲合理使用提供技术支撑,为引导消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6.
温度光照氧气对番茄红素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不同温度、光照、氧气条件对番茄红素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番茄红素对冷热稳定,对氧较差,对光照敏感。  相似文献   
27.
The separation, extraction of lycopene and its effects on the proliferation and cells cycle of the chemical-induced cells were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research on its extraction method and the mechanism in inhibiting neoplastic transformation. The best extraction condition of lycopene with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was under the pressure of 25MPa, the temperature of 50℃ and duration of 3. 0h. Lycopene could inhibit cell growth rate and cells proliferation significantly, while increase the cell numbers of G1-phase and decrease that of S-phase and G2 +-M-phase. The potency of the effects of lycopene on cells cycle might be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inhibiting neoplastic transformation.  相似文献   
28.
实验以对番茄进行高附加值深加工研究为目的,采用有机溶剂浸提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从新鲜番茄,番茄酱中提取番茄红素。结果表明:冷冻干燥的预加工方法对番茄红素的提取有所促进;微波辅助提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较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番茄中番茄红素的提取含量之比分别是:1.57∶1和2.19∶1。微波辅助提取番茄红素的建议工艺条件:55℃,30 s。在300 w, 50℃,6 min,料液比1∶6(V/V);超声辅助提取番茄红素的建议提取溶剂是乙酸乙酯。  相似文献   
29.
正交试验优选西瓜中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爱国  周佩瑶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603-6605
[目的]寻求西瓜中番茄红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新鲜成熟西瓜为材料,用不同有机溶剂提取其中的番茄红素,筛选最佳提取剂;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pH值对番茄红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然后采用正交试验对该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乙酸乙酯为西瓜中番茄红素的最佳提取剂;各因素对番茄红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pH值。[结论]番茄红素的优化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pH值4.0,提取温度30 ℃,提取时间1.5 h。  相似文献   
30.
钾对番茄果实番茄红素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营养液栽培条件下,研究不同的供钾水平对番茄果实番茄红素含量以及其他品质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营养液中钾离子浓度的提高,叶片和果实中钾含量呈线性增加,且不同品种表现趋势一致.营养液中不同供钾水平对番茄果实单果重也有显著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番茄单果重随钾离子浓度的提高而显著增加,但过高的钾浓度使得单果重不升反降.提高营养液中钾离子浓度,果实中的番茄红素含量也随之增加.在正常供钾水平下,T87-5A自交系果实番茄红素的含量显著地高于T9176果实的番茄红素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