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59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20篇
  14篇
综合类   26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为研究新疆红枣中链格孢毒素的产生规律,对从南疆不同枣园黑斑病‘骏枣’中分离纯化的10株链格孢属真菌(5株链格孢菌和5株细极链格孢菌)的菌落生长速率、产孢量、孢子萌发率、菌苔致病力、毒素产生种类及含量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各菌株在红枣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产孢量等都优于PDA培养基,但是产毒种类及含量却普遍低于PDA培养基;(2)在红枣培养基和PDA培养基上,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均比细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的生长速率更快、产毒种类及含量更多;(3)综合考虑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和致病力,JZAa05为优势菌株。  相似文献   
92.
枣果营养成分分析及其品质评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陕西省37个土栽、稀有或引进的枣树品种果实的有机营养成分和矿质营养元素含量进行了14个项目的定量分析后,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原理,对各品种枣果的测试数据予以处理运算,并进行灰色评判。将37个品种评判出品质优良、良好、一般和较差四个等级。  相似文献   
93.
大枣新品种‘新郑红1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新郑红1号’是从灰枣中选育出的大果枣新品种。其果实长锥形,平均单鲜果质量10.3g,质松脆,汁液中多,风味浓厚,可食率96%,制干率47%,鲜食制干均可。适宜河南、山东、新疆等地枣区栽培。  相似文献   
94.
张舒怡  张钟  张春梅  李欢  李新岗 《园艺学报》2017,44(7):1287-1298
为探究枣树感染枣疯病植原体后的发病规律和内在机制,以‘木枣’健康与感病植株为材料,连续测定现蕾后10~60 d叶片中玉米素、生长素、脱落酸、赤霉素、水杨酸等内源激素的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保护酶的活性;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感病诱发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利用qRT-PCR技术对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感病植株中玉米素含量在现蕾后30 d时开始显著升高,水杨酸含量在现蕾后50 d时开始显著升高,过氧化氢酶活性呈降低趋势但在现蕾后60 d时显著升高。以现蕾后20~30 d的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共筛选到1 66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 114个基因在感病植株中上调表达,555个下调表达。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富集主要包括生物进程、代谢进程及催化活性,KEGG代谢通路主要为次级生物代谢。在差异表达基因中发现了15个与激素和保护酶代谢相关的基因,经qRT-PCR验证,ZjNCED、ZjGA20、ZjPAL、ZjPOD2和ZjPOD5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与对应的激素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表明这些基因的表达调控对感病后植株的内源激素含量和抗氧化保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具有重要作用。枣疯病植原体感染枣树引起基因表达改变、激素和保护酶的代谢紊乱可能是导致枣树发育畸形的原因。  相似文献   
95.
枣树设施栽培研究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冯斌 《现代农业科技》2011,(21):167-169
对设施枣树的主要栽培品种、需冷量、抗冻性、果实品质等栽培基础作了介绍,主要就环境控制、农业措施等关键环节进行了论述,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6.
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总结出鲜食枣包括土壤选择、品种选择、种植方法、播种、苗期管理、苗木嫁接、春季平茬、夏季管理、水肥管理到病虫防治等方面一套科学的经营管理技术,对于促进当地枣产业的发展与推广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7.
枣不同品种抗寒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试验采用电导法对8个枣品种抗寒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温度降到-35~-40°C时,枣品种电解质渗出率发生骤变,说明枣品种组织细胞受到严重破坏,因此,将-35℃和-40°C作为枣树的临界致死温度.依据8个枣品种的电解质渗出率分析,认为枣品种抗寒性强弱依次为金丝4号>金丝小枣>冬枣>大王枣>早脆王>金丝3号>阳信大枣>圆丰枣.在冬季温度低于-30°C的高寒地区引种栽培枣树时,一定要依据抗寒性的强弱选择品种,以免受冻致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98.
红枣经济林不同植被覆盖土壤水分入渗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模拟不同植被覆盖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并选择该研究区的最适模型。【方法】采用野外双环入渗试验方法,测定了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水分入渗特征,采用Philip模型、Horton模型、Kostiakov模型对不同植被覆盖区土壤水分入渗过程进行拟合。【结果】①不同植被覆盖区土壤水分入渗速率均表现为初始入渗速率最大,平均入渗速率次之,稳定入渗速率最小;②自然生草区土壤初始入渗速率最大,清耕区土壤的平均入渗速率和稳定入渗速率最大,且清耕区与自然生草区土壤初始入渗速率、平均入渗速率和稳定入渗速率均差异显著;③Horton入渗模型对不同小区土壤入渗过程拟合效果最好,Philip入渗模型拟合效果次之,Kostiakov入渗模型拟合效果最差。【结论】红枣经济林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具有显著差异,Horton入渗模型更适合研究该区域红枣经济林土壤水分入渗过程。  相似文献   
99.
【目的】 研究宁夏灵武长枣不同冠层光质组成对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影响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主要波长可见光。可为灵武长枣适宜的光环境选择和从树冠结构与光质调控提高果实品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 测定灵武长枣不同冠层光质组成、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采用方差分析及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结果】 灵武长枣不同冠层光质中,总绝对辐射能表现为上层>外部>中部>中层>下层>内部;红光绝对辐射能从上层到下层及内部到外部分别占不同冠层总绝对辐射的29.85%、20.19%、35.26%、29.90%、17.35和44.05%。叶片光合参数均与蓝光绝对辐射能呈正相关,与绿光绝对辐射能呈负相关;类胡萝卜素、叶绿素、花色素苷及类黄酮与紫光绝对辐射能均呈正相关,而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和花色素苷与蓝光绝对辐射能呈正相关,叶绿素与绿光绝对辐射能呈正相关,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与红光绝对辐射能呈正相关。【结论】 增加波长较长的红光可以提高光质质量,红光是灵武长枣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主要影响因子,在生产中补充370~470 nm和600~770 nm波长的光质,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及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00.
枣园节肢动物群落优势功能集团的空间时序动态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对太谷地区枣园不同生态系统中节肢动物群落优势功能集团的空间时序动态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五种生境类型的枣园中各功能集团在空间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枣园间作物(或杂草的有无)和用药与否对功能集团的空间分布结构影响不明显。在不同生态环境中,节肢动物群落各营养层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但在同一营养水平上分布是相关的,这种相关性揭示了中性昆虫在群落食物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见综合防治既要保护和利用天敌,又要保护和利用中性昆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