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3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36篇
  34篇
综合类   126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8 毫秒
21.
鉴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现有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存在的诸多不足,根据多目标决策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提出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权重的应用模型,使之求得的评价指标权重更为合理。并在此基础上,以浙江省青田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22.
江苏淮北地区日光温室油桃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定了日光温室油桃生产的园地选择与规划、日光温室搭建、品种与砧木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棚膜和地膜覆盖、花果管理、温室内环境的调控、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本规程适用于江苏淮北地区日光温室油桃的生产。  相似文献   
23.
本文在对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探讨的基础上,基于备份和日志记录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两阶段提交协议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恢复方法.该方法基本能实现分布式事务执行的无阻塞,在正确的实现分布武数据库恢复的前提下,保证了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高可用性.  相似文献   
24.
介绍和分析了网络层安全协议 ( IPSec) ,并侧重研究了其认证和保密两种安全机制 ,对有关 IPSec协议安全性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指出了 IPSec协议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
在Ad hoc网络里,移动节点通过多跳无线链路实现相互间的通信,开发一种能有效地找到节点间路由的动态路由协议就成为Ad hoc网络设计的关键。针对Ad hoc网络的特点,分析了现有的Ad hoc路由协议及其存在的不足,给出了对典型路由协议的改进方法,提出了一种分时路由协议,并且仿真实现。  相似文献   
26.
蜂巢温湿度数据采集与分析处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将数据采集与数据分析处理相结合,通过串行接口,实现对单片机发送的温度和湿度数据的采集,对接收的数据进行检测与分析,将采集到的数据按不同传感器号区别开来,实现在远端的PC机上存储、查询、制图、打印和显示等功能。  相似文献   
27.
工厂化水产养殖智能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工厂化水产养殖中具有可溯源功能的智能监控系统.系统利用PROFIBUS-DP总线和工业以太网技术实现了数据的传输与共享,利用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算法实现了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并得到控制信号,进行闭环控制,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RFID)实现了水产品质量的可溯源功能.结果表明,养殖环境各关键环境因子均满足控制精度,水产品的可溯源信息写入与读出均完整有效,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能够满足工厂化水产养殖智能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28.
赵晓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853-6854
鉴于农产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和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性,给出一种基于混合型群决策的农产品安全评价方法。首先介绍了农产品安全评价影响因素;并针对群组专家共同参与评价过程中,因个人偏好不同所给判断矩阵同时包含互反和互补判断矩阵这一问题,提出运用OWA算子对专家信息进行集结获取指标权重;最后给出农产品安全评价过程。  相似文献   
29.
30.
When European Union regulations restricted the use of estrogenic compounds in food‐producing animals, refined hormonal protocols were no longer applicable for anovulatory cows. However, Ovsynch and its adaptations are routinely and uniformly applied to all cows regardless of ovarian function. To evaluate their efficacy on anovulatory cows, 143, 147 and 144 anovulatory cows received Ovsynch, Presynch and G6G protocols, respectively. In comparison, 150 cyclic cows were bred without using a synchronized protocol. Results showed that cows in the Presynch group had luteolysis responding to the last prostaglandin F (PGF2α) injection greater than the Ovsynch group. The serous progesterone levels at the first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of Ovsych and the last PGF2α injection was greater in the G6G group than the other two hormonal treatment groups. Concentrations of Ca2+ and total protein in cervical mucus in all three hormone‐treated groups before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AI)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controls. The G6G group obtained a greater pregnancy rate compared with Ovsynch and Presynch, but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s. For open cows in the Ovsynch group, estrus rate within 24 days after the first AI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s. In conclusion, the G6G treatment resulted to better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in anovulatory cow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