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0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469篇
林业   361篇
农学   312篇
基础科学   103篇
  848篇
综合类   1989篇
农作物   197篇
水产渔业   496篇
畜牧兽医   262篇
园艺   138篇
植物保护   29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313篇
  2012年   418篇
  2011年   430篇
  2010年   359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988-2018年哈密绿洲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近30 a来哈密绿洲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驱动力进行分析,为该地区绿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借鉴。[方法] 以1988,1998,2008及2018年4期影像为基础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计算了基于AFRISWIR2指数提取的植被覆盖度,利用动态度指数与植被覆盖度转移矩阵分析哈密绿洲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再通过地理探测器对8个影响因子进行探测,探寻哈密绿洲植被覆盖度的驱动因子。[结果] 近30 a来哈密绿洲面积从1988年的214 km2增长到2018年的632.1 km2,增幅达195%,但绿洲内植被覆盖度等级却较低,同时哈密绿洲面积主要扩展的区域在西北部和东南部区域;哈密绿洲的发展阶段可分为3个阶段:1988-1998年为低强度稳定期,1998-2008年为极度扩张期,2008-2018年为高强度稳定期。[结论]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是造成哈密绿洲植被覆盖度变化的直接原因,同时在近30 a内,人为因素对哈密绿洲植被覆盖状况的影响远高于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22.
为了解干旱区淡水湖泊沉积物微生物在氨氧化中的功能,利用铵盐培养基对博斯腾湖不同深度沉积物进行驯化培养,结合水环境因子分析混合菌株产亚硝酸盐能力,从中分离纯化氨氧化细菌并对其氨转化能力进行试验。结果表明,6个采样位点12个样品中,11号位点深层沉积物(20~40 cm)混合菌株能有效利用铵盐产生亚硝酸盐,且连续6 d稳定维持其质量浓度高达20 mg/L以上。进而,从该混合菌液中分离得到30株单菌,其中有2株呈现出明显的氨氧化细菌特性。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及形态学分析分别鉴定其为弯曲芽孢杆菌(Bacillus flexus)和赤红球菌(Rhodococcus ruber)。  相似文献   
23.
为限制盐碱地高丹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主导影响因素,将2种中性盐(NaCl、Na2SO4)和2种碱性盐(NaHCO3、Na2CO3)按照不同比例混合,模拟出16种盐碱互作条件,研究盐碱互作胁迫对高丹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丹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参数与总盐浓度、pH以及CO2-3和HCO-3浓度的影响较大,而CO2-3和HCO-3浓度又是影响pH的主要因素,总盐浓度和pH可作为影响高丹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主导因素。但是,反映种子萌发参数的发芽率(Gr)、发芽势(Gp)、发芽指数(Gi)等指标以及反映幼苗生长参数的芽长(GL)、根长(RL)和侧根数(LRN)等指标对盐浓度和pH胁迫的敏感性不同,在相同等盐浓度下,随着pH的增加,GL、RL和LRN降低幅度较Gr、Gp、Gi等参数的降低幅度更为明显,盐害系数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盐浓度对高丹草种子萌发的影响较大,而高pH胁迫则主要影响其幼苗生长。因此,盐碱地高丹草的种植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土壤含盐量的因素,而且要考虑pH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对千岛湖国家重要湿地非生物资源及其利用状况进行了调查.千岛湖湿地非生物资源有水资源、旅游资源、湿地岛屿和土地资源等,湿地蓄水总量178.4×108 m3,整体水质良好,全湖富营养化程度较稳定;旅游资源有8主类23亚类181种基本类型238个旅游资源单体,其中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29个;湿地岛屿总面积5 954.53 hm2,其中林地面积5 913.80 hm2,非林地面积40.73 hm2;库尾和库湾季节性可耕地面积随水位变化在192.1 ~1 013.8 hm2间变化,千岛湖湿地非生物资源利用主要是水资源和旅游资源,湿地旅游已发展成为淳安县的经济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5.
针对水质评价中指标的多样性及不相容性,提出了基于改进的萤火虫算法的投影寻踪水质评价方法。该方法根据水质标准等级样本集所划分的标准,构建投影指标函数,并用改进的萤火虫算法进行优化,使搜索步长逐步减小,寻优后期也可具有良好的局部搜索能力,得到最佳投影方向,使综合评价结果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出水质状况。运用该方法对太湖的水质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并与传统方法综合评分法(F值法)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更符合当地水质状况实际情况,且对水质等级划分更为清晰。  相似文献   
26.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location, histology and number of corpuscles of Stannius (Sc), which are endocrine glands associated with the kidneys of teleost fish,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Lake Van fish (Alburnus tarichi), an anadromous and endemic inhabiting Turkey's Lake Van Basin. The Sc, which were ovoid or spheroid and white or cream in colour, were found to vary in number between three and five among the examined fish. The glands were located in the caudal part of the kidney, and either partially or completely embedded, and found to be present on both the ventral and dorsal surface of either side of the caudal part of the kidney. The Sc were surrounded by a connective tissue capsule that penetrated and divided the gland into incomplete lobules. Two types of cells were determined in the parenchyma of the gland. Type-I cells were predominant throughout the parenchyma and larger than the second (type-II). In the type-I cells, the cytoplasm was observed as weakly or moderately eosinophilic with ha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 and weakly or moderately acidophilic with Mallory's triple staining. In the type-I cells, the cytoplasm exhibited weak to moderate periodic acid-Schiff staining and slight or uniform staining with aldehyde fuchsin. The type-II cells were round, had a darkly stained spherical nucleus and were dispersed among the type-I cells. They displayed no cytoplasmic staining with the abovementioned stains.  相似文献   
27.
万婷  段钧译  李蒙  陈智勇 《草地学报》2021,29(12):2685-2693
为探究南荻(Miscanthus lutarioriparius)耐盐生理及其与基因表达的相关性,采用0%,0.2%,0.5%,0.8%浓度的NaCl处理奇岗和不同基因型南荻,测量NaCl溶液胁迫下的MlNAC2基因相对表达量和6个耐盐指标,并对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南荻MlNAC2基因的表达量变化在不同材料之间差异较大,L2,L6,L9,P1出现10倍以上增加,而L1,L5,L8,L10变化量都在3倍以内。生理指标中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脯氨酸与无胁迫对照相比均差异显著;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在部分材料中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与MlNAC2基因的表达量变化最相关的生理指标是一系列光合作用相关因子: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本研究结果可为探究南荻耐盐生理响应与分子机理层面的相互关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8.
为探究多年生人工草地在青海湖流域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本研究以青海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Qinghai)和青海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 Qinghai)单播及混播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种植方式下人工草地植被和土壤养分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混播草地和青海草地早熟禾单播草地的生物量和盖度高于青海中华羊茅单播草地,且在生长旺期(8月),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混播草地生物量最高,为586.2 g·m-2;青海草地早熟禾单播、青海中华羊茅单播和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混播草地间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硝态氮、铵态氮和土壤含水量在相同土壤深度下差异不显著,但土壤氮、磷及有机质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综上所述,在青海湖流域建植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混播型人工草地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但需在种植和管理过程中协调好土壤氮、磷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9.
曹亦芹  程碧真  李州 《草地学报》2023,31(1):140-147
以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Haifa’)为研究对象,研究了0.8 mmol·L-1胺鲜酯(DA-6)浸种处理对白三叶种子在盐胁迫条件下萌发的影响,并对DA-6诱导的耐盐机理进行初步研究,为白三叶的栽培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DA-6浸种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发芽指数、茎长和鲜干重(P<0.05)。盐胁迫显著诱导了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积累,降低了细胞渗透势(P<0.05)。此外,盐胁迫导致了萌发种子中活性氧(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电导率显著升高(P<0.05)。DA-6浸种前处理显著提高了胁迫下抗氧化酶(SOD、POD和APX)的活性,增幅分别为33.0%、31.9%和49.1%,这有效地缓解了由盐胁迫引起的氧化损伤,有利于幼苗稳定细胞膜(P<0.05)。本研究表明DA-6浸种处理通过增强抗氧化防御并降低细胞氧化伤害,从而提高盐胁迫下白三叶种子的萌发特性和胁迫耐受性。  相似文献   
30.
解秀娟  胡晋 《种子》2003,(4):5-6
试验以紫花苜蓿品种维多利亚和金皇后种子为材料,研究了沙引发处理对高盐(0.8%NaCl)逆境下种子发芽及幼苗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引发处理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两个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缩短平均发芽时间,显著增加幼苗干重,同时提高了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减少丙二醛(MDA)的积累。说明沙引发提高了紫花苜蓿种子的活力和抗盐胁迫能力,促进了盐逆境下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