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1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417篇
林业   33篇
农学   680篇
基础科学   30篇
  88篇
综合类   898篇
农作物   588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73篇
园艺   71篇
植物保护   7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高压输气干线放空管路内的介质属于非稳定流动,其水力计算不能采用一般站场管路适用的达西公式。为此,以Fano方程为基础,运用流体力学及输气管路流动基础理论进行程序编写,计算程序可实现对各时刻放空所对应的瞬时放空量、累计放空时间、截面压力及温度、储气量的求解。将程序计算结果与图解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误差在2%以内,同时,程序计算法弥补了图解法仅能求得瞬时放空量而无法求得其他参数的缺陷。基于放空系统算例模型,对放空管路长度、管径、内壁粗糙度以及干线气体温度、压力等影响放空管路水力特性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放空管路长度和管径对放空系统影响较大,其他因素影响较小。以上研究可为输气干线放空管路系统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图12,表2,参10)  相似文献   
82.
采用MINQUE法对马铃薯品种(系)进行抗旱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株高、叶面积、商品率和产量均可作为马铃薯抗旱品种(系)筛选与鉴定的重要性状指标,在参试3个马铃薯品种(系)中,大西洋抗旱性较强,其次为IX)031-17,LK99抗旱性较弱。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索水稻抽穗期的遗传机制.【方法】以华粳籼74的8个单片段代换系为材料,构建了7个聚合了双QTL的次级F2作图群体,并通过分子标记的选择区分出每个群体的9种基因型以估算水稻抽穗期QTL的各类上位性分量.【结果和结论】除QTL HD3/HD8间的上位性互作不显著外,其他QTL对均存在显著的上位性效应,占85.7%;在检测的28个不同类型的上位性效应中,有60.7%的估计值达到5%或1%的显著水平,其中加加、加显或显加、显显上位性分别占71.3%、42.8%、85.6%.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上位性作用在数量性状遗传体系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并为水稻抽穗期的分子聚合育种提供了依据和材料.  相似文献   
84.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水稻Oryza sativa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研究,挖掘优异主效QTL,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进行高产、优质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粳稻品系中野1211与籼稻品系中大304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188个家系为试验材料,利用该重组自交系群体构建的含有142个SSR标记分子连锁图,采用区间作图法对抽穗期、单株有效穗数、株高、穗长、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穗着粒密度、粒长、粒宽、粒形、千粒质量和单株质量13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早、晚季的全基因组QTL定位.【结果和结论】除株高没有检测到相关的QTL之外,其余的每个性状检测到的QTL数目为2~15个.12个性状共检测到73个QTL,分布于水稻的12条染色体上,其中仅在早季能检测到的有34个,仅在晚季能检测到的有23个,两季都能检测到的只有16个.单个QTL的贡献率在5.3%~28.4%之间,其中超过20%以上的有10个.检测到的新位点为12个.早晚两季在多数染色体的多处区段上均检测到多个紧密连锁的QTL.检测到的12个新位点为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增加了新的遗传信息,重复检测到的16个QTL可用于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85.
玉米作为重要的饲料作物和粮食作物,优良杂交种的选育和推广应用为玉米增产做出了突出贡献。杂种优势利用是玉米育种研究的重要内容,杂种优势理论建立在亲本遗传差异之上,因而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是杂种优势利用的前提。该研究利用一批从国内外引进玉米优良种质资源选育而成的稳定自交材料,为有效利用这批新自交系,明确其应用潜力,采用了表型性状分析对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57份自交系间表型性状变异都集中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各自交系间的欧氏遗传距离变幅为1.010 8~11.078 7,平均遗传距离为4.934 5。当遗传距离为5.41时,可将57个自交系分为4个类群,各类群自交系各具特点,其中3号材料、9号材料植株较高,果穗较粗大,穗长、行粒数和百粒重等经济性状表现良好,是一个很好的高产育种潜力亲本;46号材料生育期较短、植株矮小,可在选育早熟、矮秆玉米组合上重点应用;其余自交系系各具特色,可结合不同育种目标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良和利用,对玉米育种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6.
研究了常夏石竹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因素和定植时间对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50mg/L的ABT促进常夏石竹嫩枝扦插生根的效果最好,插条长度以2~3cm为宜;扦插苗在整个生长期都可以移植,以气候温和的3—5月份和9月份成活率高,可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87.
潘敏娜  郑常祥 《种子》2017,(2):41-44
在玉米育种中以GCA,SCA为指标选择玉米二环系的源杂交种作为基础材料来选系,从而选择优良的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组合,本研究结果表明,这种选育玉米自交系的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8.
为探讨粳稻遗传多样性,为粳稻不育系的改良提供依据,对我国杂交粳稻中的40个不育系进行亲缘系数分析。结果表明,约60%不育系间的亲缘系数(COP)值为0,COP值变异范围为0.00~0.75,平均值仅为0.03,大多数不育系在系谱上的遗传关系很小或无遗传关系。通过COP聚类分析,供试不育系聚为6个类群,第1个类群共有10个不育系,核心亲本为农垦58;第2个类群共有20个不育系,初步系谱分析表明,他们都是藤板5号的衍生系;第3个类群共有7个不育系,均为农垦57的后代;第4、5、6类群均仅有1个不育系,这些不育系之间以及与其他类群之间的不育系没有共同的祖先亲本。认为,粳稻不育系间系谱上的遗传差异较大,遗传多样性较高。  相似文献   
89.
建立了作物单株产量与株行距之间的关系式,给出了根据目标产量确定种植密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0.
Ⅱ优559系江苏省沿海地区农科所用不育系Ⅱ-32A与恢复系盐恢559配组育成的,集高产、多抗、优质为一体的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 2001年底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