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6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7种花茶中微量元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雪梅  曾建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648-8649
[目的]为花茶的生产、流通和进一步开发利用等环节提供试验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以康乃馨、黄山贡菊、金银花、白菊花、茉莉花、玫瑰花、七彩菊7种市售花茶为原料,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待测样品中Pb、Cu、Cr、Cd、As等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检测花茶样品中Cu、Cr、Cd 3种金属元素含量均未超标;金银花和茉莉花茶中Pb含量比标准偏高;康乃馨、黄山贡菊、玫瑰花和七彩菊花茶中As含量存在超标问题;白菊花茶中所有微量元素均未超标,适宜饮用。该检测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0.43%-99.40%,相对标准偏差为0.49%-3.02%,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结论]为花茶的质量控制和花茶饮品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2.
[目的]评价黄渤海区域养殖扇贝产品重金属污染情况,为扇贝养殖的安全生产以及扇贝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对黄渤海不同养殖海域扇贝体内锌、铅、镉、铁、铜、锰、铝、铬含量进行了测定,以《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及《海洋生物质量》等卫生要求进行比较,进行黄渤海区域养殖扇贝重金属污染的评价。[结果]试验表明,14种样品中铅含量均不超过0.5 mg/kg,未超过国家标准,且3号、6号样品中铅含量均低于0.1 mg/kg;铜含量均不超过50 mg/kg,未超过国家标准;14种样品中镉的含量均超过0.5 mg/kg,其中11号扇贝镉含量最高,超过国家标准9倍。进行比较后得出,黄渤海区域内扇贝重金属含量大多符合我国相关标准。[结论]各海域扇贝中铅、铜含量均未超过国家相关标准,镉含量均超过国家相关标准,部分海域扇贝中铬含量超过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53.
《现代农业科技》2016,(8):280-281
ICP-AES法测定茶叶籽中的硒含量,结果表明:茶叶籽最优处理方法为高氯酸和浓硝酸比为1∶4,浸泡时间25 h,电热板起始温度100℃,加热时间30 min,每30 min升高10℃,待升温至140℃后,每30 min升高5℃,至150℃温度恒定不变。ICP-AES法检出龙井43号茶叶籽含油量高于富硒食用茶油标准,具有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在大麦发芽过程中添加外源肌醇对游离态金属离子含量的影响,为制定更加合理的制麦工艺提供依据。【方法】以大麦"schooner"为供试材料,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考察外源添加肌醇大麦发芽过程中游离态Ca2+、Mg2+、Zn2+、K+、Na+含量的变化。【结果】添加外源肌醇能提高发芽过程中游离态金属离子的含量,Ca2+、Mg2+、Zn2+、K+、Na+含量最大值与对照相比分别可提高7.5%,4.2%,30.3%,9.8%和7.9%。【结论】肌醇能促进大麦发芽过程中金属离子的释放,提高游离态金属离子含量。  相似文献   
55.
【目的】为了探明矿质元素含量与草莓果实成熟的相互关系。【方法】采集草莓果实发育七个时期(小绿、大绿、褪绿、白果、片红、全红)的样品用HNO3-H2O2混合酸液消解,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样品Ca、K、Fe、Mg、Mn、Na、Zn、Cu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根据草莓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多少,8种元素可分为大量营养元素(K、Ca、Mg)和微量营养元素(Fe、Na、Mn、Zn、Cu),其中K含量最高,小绿期最高达到11.1mg/g DW,成熟时约为8.3mg/g DW,但K、Ca、Mg元素果实发育后期呈现整体下降趋势。Fe是含量最高的微量元素,整体呈下降趋势。Na元素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在草莓发育着色开始阶段迅速上升。Zn、Cu含量较少,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两元素含量变化趋势一致。总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得的各元素回收率在98%~104%之间,精密度(RSD%)低于5%,灵敏度高,干扰少,线性范围广,检出速度快。【结论】Na元素可能与草莓果实着色启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6.
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可以实现快速同时分析各种微量元素。实验表明,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可同时有效准确地测定黑麦草中的K、Na、Mg、Ca、Cu、Ba、Cd等多种元素。  相似文献   
57.
板栗矿质营养是板栗生长结实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物质。当年板栗树体矿质营养的贮藏对于来年板栗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效的施肥量可以增加肥效的利用率,提高板栗的矿质营养的贮藏,从而提高板栗产量和防止大小年出现。通过运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其全氮的含量,等离子发射法测定其全磷、全钾的含量,对比研究不追肥、传统施肥、专用、配方和配方施肥 喷肥这5种不同方法的施肥效果。结果表明,配方施肥 喷肥方法能最有效地提高板栗枝条矿质营养贮存,增加板栗N、P、K的含量,进而提高板栗果实产量。  相似文献   
58.
采用微波消解法,通过不同的酸体系消解样品分别测定包含二氧化钛的总钛和不包含二氧化钛的内源性钛,总钛减去内源性钛即得到外源性二氧化钛,其中HNO3+HCl+HF+H2O2(5/1/1/3,V/V/V/V)酸体系(能溶解二氧化钛)用于测定总钛,HNO3+HCl+H2O2(5/1/3,V/V/V/V)酸体系(不能溶解二氧化钛)用于测定内源性钛。结果表明,食品中的二氧化钛加标回收率为94.6%-106.7%,RSD为1.0%-5.3%,二氧化钛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22mg/kg。该检测方法克服了国家标准方法仅测定总钛的局限性,是定性、定量测定食品中二氧化钛较为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9.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金银花中微量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法)测定了金银花不同器官中的微量元素,结果表明:当消解液为HNO3,HCIO4=5:1(V:V)时金银花中各种微量元素有均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其花中的Ca、Cd、Co、Cu、Fe、Mn、Ni、Sr、Zn含量分别为1.5154、0.0147、0.0056、0.0753、0.7471、0.0341、0.036、0.0293和0.2045 mg/g,枝中的含量分别为8.6776、0.0227、0.0011、0.0569、0.5881、0.0698、0.0344、0.1166和0.1145 mg/g,叶中的含量分别为3.7197、0.0202、0.0048、0.0767、1.7614、0.0546、0.0637、0.0512和0.102 mg/g;样品中9种元素的线性范围在0~8 mg/L,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0%,回收率在97.40%~102.50%之间.说明ICP-AES法测定微量元素.具有快速、准确、线性范围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0.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州产道地中药材川乌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硝酸一高温灰化对道地中药材乌头根、茎、叶及炮制品黑顺片、白附片、黄附片中的矿质元素进行消解,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消解液中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样品中K、Fe、Zn的含量较为丰富,其中,乌头根中Cu含量最高,为349.8μg/g,茎中K、M、Zn含量最高,分别为23920.0,8.7、500.5μg/g,叶中Mn、Fe含量最高,分别为29.7、40375.0μg/g;黑顺片中Mo、Sr含量最高,分别为1.2、1981.0μg/g,黄附片中Cr含量最高,为95.5μg/g。所用测定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2.00%~109.40%,相对标差为0+29%~3.42%,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结论]道地中药材川乌头不同器官及炮制品中矿质元素含量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