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97篇
  免费   542篇
  国内免费   971篇
林业   410篇
农学   1091篇
基础科学   398篇
  542篇
综合类   4633篇
农作物   840篇
水产渔业   417篇
畜牧兽医   1992篇
园艺   633篇
植物保护   1154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26篇
  2022年   451篇
  2021年   433篇
  2020年   390篇
  2019年   451篇
  2018年   291篇
  2017年   463篇
  2016年   547篇
  2015年   517篇
  2014年   619篇
  2013年   525篇
  2012年   819篇
  2011年   839篇
  2010年   668篇
  2009年   674篇
  2008年   532篇
  2007年   593篇
  2006年   501篇
  2005年   409篇
  2004年   334篇
  2003年   239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4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8篇
  195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猪流行性腹泻病,是造成养猪业经济损失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本文是针对某养猪场的病死猪进行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通过病毒的分离培养及RT-PCR鉴定,确诊病死猪病原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应加强对猪流行性腹泻病的诊断及监控。  相似文献   
992.
研究微生菌生态素对土壤改良和牧草产质的影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微生菌生态素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牧草产量,改善牧草品质,促进牧草分蘖,其中,产量比对照平均提高2.67%,粗蛋白含量平均提高7.78%,粗纤维含量平均下降5.27%,分蘖数平均增加7.97%,株高平均提高7.37%,以施微生菌生态素0.5kg/667m2和施尿素65kg/667m2处理最好。  相似文献   
993.
994.
从广东省发病猪场采集的组织和血清中分离到两株PRRSV,病料经RT-PCR检测为阳性,通过Marc-145细胞进行传代,可产生明显细胞病变,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可检测到荧光信号,两株病毒分别命名为ZH-GD株和ZS-GD株。对两株病毒的ORF5和Nsp2高变区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PRRSV ZH-GD株和ZS-GD株的核苷酸序列与欧洲型代表株LV株间的相似性相对较远,与美洲株经典毒株VR-2332间的相似性分别为88.6%和88.1%,与中国经典美洲毒株CH-1a间的相似性分别为94.4%和93.0%。在Nsp2上有30个氨基酸的缺失,与JXA1、XH-GD等高致病性变异株的Nsp2缺失位置一致。分离的两株PRRSV均属于美洲型的变异株PRRSV。  相似文献   
995.
鲍玉林 《中国畜牧兽医》2012,39(11):198-200
从临床疑似猪伪狂犬病发病仔猪的脑组织等病料中,经PCR扩增出大小为217 bp的伪狂犬病病毒gp50的基因片段,结果证实为猪伪狂犬病病毒(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PRV)感染。随后采用BHK-21细胞进行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分离培养,该分离株经细胞传代培养5代后,能够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经PCR鉴定为伪狂犬病病毒,其病毒感染力达108.68 TCID50/0.1mL。最后用107.0 TCID50/mL病毒培养物接种家兔,48 h后注射部位出现典型瘙痒、皮肤破损等症状,于72 h后全部死亡。结果表明,该伪狂犬病病毒分离株对易感动物具有高致病性,为进一步开展该病毒流行病学、致病机理、疫苗免疫及诊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6.
本研究无菌采集唐山市某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病牛的奶样30份,对奶样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药敏试验。从30份奶样中共分离到8种156株细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8株(37.2%)、大肠杆菌17株(10.9%)、表皮葡萄球菌10株(6.4%)、无乳链球菌38株(24.4%)、乳房链球菌15株(9.6%)、停乳链球菌16株(10.3%)、克雷伯氏菌1株(0.6%)、变形杆菌1株(0.6%)。结果表明,葡萄球菌、链球菌为主要病原菌,其次是大肠杆菌,占总菌数的98.7%(154/156);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主要致病菌对中药组方1(M、G)(蒲公英、连翘、瓜蒌、通草、川芎、土贝母、芙蓉叶、金银花、王不留行、当归)、中药组方2(G)(黄芪、党参、当归、通草、川芎、白术、木通、甘草、王不留行、路路通)、中药复方黄连乳腺炎注射液(M)、新霉素呈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对一起群发性急性临床型奶牛乳房炎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致病性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乳房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混合感染引起,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小鼠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三株菌对兽医临床常用抗生素均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998.
采用不同的取样策略,利用SSR分子标记研究淮阴苜蓿(Medicago sativa Huaiyin)遗传多样性,确定最佳取样数,在此基础上利用筛选的SSR引物构建淮阴苜蓿的指纹图谱,并对淮阴苜蓿进行品种鉴定。本研究对320株淮阴苜蓿的单株基因组DNA设置6个处理(10、20、30、40、50、60单株DNA随机等量混合),每处理8个重复,利用筛选的4对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40株单株随机DNA的混合样品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开始趋于稳定,由此取40株即可代表淮阴苜蓿群体。采用取样数为40株单株DNA混合样,利用筛选的3对SSR引物构建淮阴苜蓿指纹图谱,并对15份供试苜蓿材料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所构建淮阴苜蓿SSR指纹图谱可以用于对淮阴苜蓿品种的鉴定。  相似文献   
999.
采取健康奶牛瘤胃液,用小韦荣球菌特异性培养基从瘤胃液中初步分离小韦荣球菌,再用微量生化反应管和16S rDNA技术对分离菌株的生化特性和遗传特性进行鉴定,结合形态学观察结果判定所分离到的菌株为小韦荣球菌。  相似文献   
1000.
选用企业报批的大黄末为供试品,对2010年版《中国兽药典》收载的大黄、山大黄单味制剂的鉴别和检查项目以及大黄复方制剂的检查项目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认为用纸层析、硅胶薄层鉴别的技术检查土大黄苷是制剂中大黄与山大黄鉴别的关键,建议在样品检验和标准制定时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