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51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2篇
  16篇
综合类   210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83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张远兵  刘爱荣  张雪平 《种子》2005,24(8):16-20
用不同贮藏方法及激素、稀土处理牡丹种子和幼苗,结果显示:冰箱内湿藏、干藏和自然湿藏能有效地提高陈种子的发芽率,用GA3、6-BA、α-NAA、稀土处理不同贮藏方法的陈种子后,GA3、6-BA发芽率表现最佳;新种子幼苗适应性高于陈种子;药用牡丹幼苗优于观赏牡丹;用激素和稀土处理种子及幼苗后,牡丹幼苗生长势表现为用稀土和GA3最好,6-BA和α-NAA稍次.  相似文献   
22.
以牡丹品种‘赵粉’为试材,采用RT-PCR和RACE方法从花瓣中获得1个牡丹APETALA2基因cDNA全长,命名为PsAP2,GenBank登录号为HM167511。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sAP2全长2138bp,包含47bp的5'非编码区、557bp的3'非编码区和1个长度为1533bp编码510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属于AP2家族。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PsAP2与葡萄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达70%以上。相对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PsAP2在根、茎、叶和四轮花器官中均有表达。花瓣中的表达量最高,叶片中表达量最低。  相似文献   
23.
凤凰山牡丹药用器官的愈伤组织培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时侠清  张子学 《核农学报》2005,19(3):186-190
本文采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在MS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以牡丹根韧皮部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并在不同温、光条件下继代培养30d,测定愈伤组织的生长情况和丹皮酚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中加入1.0mgL2,4-D或1.5mgLNAA,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大于70%;培养基中加入1.0mgL2,4-D和5.0×10-6mgLTDZ、或1.5mgLNAA和5.0×10-3mgLTDZ,并在29℃、黑暗条件下继代培养,可以显著提高牡丹根皮愈伤组织的增长倍数和丹皮酚含量。  相似文献   
24.
以牡丹品种赵粉为试材,采用RT-PCR和RACE方法从雄蕊中获得了一个牡丹苹果酸脱氢酶基因cDNA全长,命名为PsMDH,GenBank登录号为HQ449567.其cDNA全长1283 bp,包含80 bp的5′非编码区、203 bp的3′非编码区和一个长度为999 bp编码332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序列比对和系统进...  相似文献   
25.
牡丹花芽的形态发生及其生命周期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牡丹花芽是一个混合芽。它的形成和分化是由腋芽原基开始,历时三个年周期大约25个月的发育结束其生命周期。在三年发育过程中,顺序形成腋芽原始体,花原基和种子及果实。在器管建造过程中可以区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大的阶段。由叶原基产生结束到苞片原基开始产生为其质变的临界点。如果此时的营养条件和成花激素都是合适的。腋芽原基就会继续发育而成混合芽。否则,发育就终止在叶原基形成阶段,只能形成叶芽。任何一年的处在第二个年周期的混合芽都要产生子一代芽的原始体。子一代芽又在它的第二个周期中产生子二代芽的原始体,一代接一代,依次类推的发育下去。利用花芽形成的规律可以解决牡丹栽培上的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6.
在牡丹花绿蕾期全株喷洒0.2、0.5和0.8 mmol·L-1的亚精胺(Spd)水溶液,其中0.2和0.5 mmol·L-1的Spd溶液使花辩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提高,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丙二醛(MDA)含量和花瓣外渗液的相对电导率下降,以0.2 mmol·L-1Spd的处理效果较好;而0.8 mmol·L-1Spd溶液处理降低了花瓣SOD活性,并使O2-产生速率、MDA含量和花瓣外渗液的相对电导率略有升高.  相似文献   
27.
牡丹、芍药繁殖与育种研究现状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该文综述了国内外牡丹、芍药的繁殖与育种研究现状 ,概括了从传统繁殖方式到现代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 ,以及在引种和杂交育种方面的研究情况 .针对我国牡丹、芍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8.
烘干、磨碎、过40目筛的牡丹叶样品,用水浸提法、醋酸铵浸提法及硫酸消化法制备待测液,火焰光度法测定牡丹叶钾的百分含量分别为0.978,9.0825,0.9788,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三者相关不显著,说明在测定牡丹叶含量时,可以用水浸提法制备待测液。  相似文献   
29.
牡丹的电镜观察及其干燥特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植物组织在电镜样品制备过程中,表面的细微结构易产生皱缩、塌陷、变形等缺陷,对样品制备中固定、脱水、干燥等几种处理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经过戊二醛、甲醛混合固定,无水乙醇连续脱水,微波辐射临界点干燥法处理后的样品微形态结构保持良好。在扫描电镜下,对牡丹的枝、叶、花瓣等样品的微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并结合冷冻干燥的试验结果,分析了样品的微形态结构与其干燥特征的关系,为牡丹的干花制作等深加工工艺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0.
为了探明牡丹试管苗与大田苗生理指标的差异,揭示影响牡丹试管苗移栽成活的可能因素,以牡丹品种岛锦试管苗和大田苗的叶片及根系作为研究材料,分析了两者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牡丹试管苗与大田苗的生理指标存在很大差异,试管苗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PPO、SOD活性等指标均比大田苗低,大田苗根系活力为689μg/(g·h),而试管苗仅为141μg/(g·h),但试管苗的POD活性明显比大田苗高,试管苗叶片和根系的POD活性分别为432.37 U/(g·min)、43.89 U/(g·min),而大田苗叶片和根系的POD活性仅为1.76 U/(g·min)和1.61 U/(g·min)。可溶性糖含量和CAT活性未表现出类似的规律。牡丹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低可能与其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PPO、SOD活性较低,POD活性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