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787篇
  免费   5716篇
  国内免费   10716篇
林业   10081篇
农学   12452篇
基础科学   11254篇
  9301篇
综合类   77977篇
农作物   8673篇
水产渔业   5685篇
畜牧兽医   62465篇
园艺   8072篇
植物保护   5259篇
  2024年   1596篇
  2023年   5553篇
  2022年   5443篇
  2021年   6004篇
  2020年   6138篇
  2019年   7295篇
  2018年   3401篇
  2017年   6462篇
  2016年   7636篇
  2015年   7384篇
  2014年   10573篇
  2013年   10735篇
  2012年   13323篇
  2011年   12658篇
  2010年   11956篇
  2009年   12087篇
  2008年   12705篇
  2007年   10825篇
  2006年   9272篇
  2005年   8417篇
  2004年   6793篇
  2003年   5323篇
  2002年   4479篇
  2001年   4080篇
  2000年   3106篇
  1999年   2422篇
  1998年   2045篇
  1997年   1879篇
  1996年   1751篇
  1995年   1592篇
  1994年   1567篇
  1993年   1397篇
  1992年   1355篇
  1991年   1107篇
  1990年   1037篇
  1989年   978篇
  1988年   264篇
  1987年   197篇
  1986年   117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6篇
  1978年   8篇
  1966年   20篇
  1963年   9篇
  1957年   12篇
  1955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为了探讨果树经济林无公害生物防治技术,开展了不同浓度的20亿PIB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防治不同龄级黄褐天幕毛虫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20亿PIB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对黄褐天幕毛虫的防治效果显著,以1 000倍液效果最佳,对1、2龄期幼虫防治效果可达90.4%。  相似文献   
42.
以俄罗斯杨树新品种N2(Populus nigra×P.pyramidaeis)组培苗为材料,对其生根过程中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组培苗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出前期减小后期增加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再减小的趋势;POD活性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再减小的趋势;PPO活性呈现出前期减小后期增加的趋势;IAAO活性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43.
44.
45.
2017年晚秋蚕在射阳县特庸镇进行抗病毒病家蚕品种"菁松N×皓月N"与常规品种"苏菊×明虎"的对比试养。结果:二个品种龄期相近,习性、产量都没有明显差别,"菁松N×皓月N"对血液型脓病有很强的抵抗力表现,深受蚕农的欢迎。  相似文献   
46.
47.
为研究禾谷镰孢菌FGSG0948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以禾谷镰孢菌为试材,采用Split-Marker基因敲除技术构建基因敲除盒,PEG (聚乙二醇)介导转化法转化禾谷镰孢菌原生质体,在含有潮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筛选,获得FGSG09482基因敲除突变株。通过观察比较其敲除突变体表型,从而分析鉴定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结果表明:以野生型PH-1作为对照,敲除突变体的菌落形态没有明显变化,分生孢子形态没有明显差异,培养滤液颜色没有明显区别。分生孢子侵染番茄果实实验表明,以番茄果实为侵染宿主,对比野生型PH-1,突变体致病力没有减弱。但突变体菌落的生长速率滞后于野生型PH-1;敲除突变体的产孢量低于野生型PH-1;有性杂交实验表明,敲除突变体几乎不产生子囊壳,野生型PH-1可以。本研究初步表明,FGSG09482基因对禾谷镰孢菌菌落的生长速率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对禾谷镰孢菌的分生孢子的产量、子囊壳的产生也有影响,推测FGSG09482基因可能与禾谷镰孢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48.
指出了云南省岩溶面积位居中国第二,是我国石漠化最严重、生态问题最突出的区域之一。该区域岩溶地貌典型,广泛分布有不同类型、各具特点的石漠化草原,近年来通过对石漠化草原开展工程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具体成效如何,不同区域治理成效有何差异以及存在的问题还不是很清楚。通过开展草原石漠化治理工程成效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启示,旨在为今后我国岩溶区生态修复、石漠化草原治理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