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3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251篇
农学   47篇
基础科学   26篇
  239篇
综合类   1816篇
农作物   46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40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4 毫秒
71.
【目的】提升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服务能力,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良性发展。【方法】以2011-2013年广西农业厅连续3年评选出的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为研究对象,对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服务能力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对策措施。【结果】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巳得到快速发展,其服务类型日趋多元化,不仅是传统的种植、养殖专业户联盟组建合作社,现已经涉及到农机、农产品销售、农产品加工、农业信息服务、农家乐等领域,分布在整个农业产业生产链上。【建议】探索多种融资渠道,解决发展资金困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社员综合素质;联合或兼并合作社,形成完整产业链;构建合作社门户网站,促进产业信息流通;强化地方品牌培育,提高市场竞争实力;立足东盟农业市场,推进广西农业国际化。  相似文献   
72.
【目的】分析蔗茎红粉蚧在广西蔗区不同生境蔗田的种群动态,了解其在蔗田的发生规律,为生产上监测和控制该粉蚧提供参考。【方法】在广西上思县蔗区于2012年7-12月调查新台糖22号宿根1年蔗蔗茎红粉蚧的虫口密度和为害株率,2013年7~12月调查新台糖22号宿根1年蔗和粤糖60号新植蔗蔗茎红粉蚧的虫口密度;在扶绥县蔗区于2013年7~12月调查新台糖22号新植蔗与宿根1年蔗蔗茎红粉蚧的虫口密度。虫口密度调查为在蔗田设8个取样点,每点相隔3行,每取样点选取相近3株甘蔗,调查和记录蔗茎红粉蚧若虫和成虫的发生数量;为害株率为顺序调查同行100株甘蔗中发生蔗茎红粉蚧的株数,重复4次。每半个月调查一次,直至甘蔗收获。【结果】上思县蔗区调查结果,2012年蔗茎红粉蚧于7~8月发生数量较多,最高为100.50头/株,在9月下旬后发生数量明显减少;为害株率为24.75%78.50%,8-11月高达60%以上;2013年蔗茎红粉蚧在7~8月发生较多,新植蔗和宿根蔗的最大虫口密度分别为44.51和27.96头/株。扶绥县蔗区2013年调查结果,蔗茎红粉蚧发生数量也以7~8月较多,该粉蚧在宿根蔗上的最大虫口密度显著高于新植蔗,分别为125.87和25.08头/株。【结论】每年7~8月是广西蔗区蔗茎红粉蚧自然种群增长最快的时期,生产上应密切关注这一时期的蔗茎红粉蚧种群动态,并根据其危害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3.
黄乃崇 《广西农业科学》2014,45(8):1523-1526
【目的】探索提升广西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路径,为农作物种业工作者提供参考,以加快广西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方法】分析广西农作物种业科技发展现状、科技创新的有利条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提升广西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结果】广西农作物科研育种成果显著、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广西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种质资源、较强的区位优势、较好的技术创新技术等有利条件,但也存在种质资源创新不足、未能有效共享,同质化品种多、突破性品种少,种子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基础性研究薄弱、创新体系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建议】应加快出台扶持政策,强化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引导推动种业科研机构优化资源、整合发展,提升种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以提升广西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广西农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4.
以安徽理工大学校园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校园3个主要污水排放区进行了生活污水样品采集和城市污水中CODcr 、BOD5、N H3-N、T P、SS等主要水质指标监测分析。结果显示:校园生活污水基本满足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排放要求,其中水体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高,水体存在富营养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75.
在风景园林学成为一级学科及应用型本科仍在探索办学之路的背景下,以安徽省黄山学院园林专业为例,对照德国 FH 模式,从生源、师资和教学三个方面进行剖析。认为目前应用型本科园林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的关键是加强学生专业情感的培养,做好“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提高校企合作的力度。  相似文献   
76.
云南师范大学校园植物受冻害调查与植物合理配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末至2013年初,昆明出现的极端低温和持续低温天气,导致云南师范大学校园的部分植物遭受冻害。对受冻害植物进行调查,包括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内的植物,总计71科178种。划分植物受冻害级别,分析不同受害级别植物的数量与受害程度,对冻害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植物合理配置和植物防冻害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77.
应用常规的化学分析技术,测定了广西地区具有代表性的2个规模化猪场不同污水处理阶段的污染物含量,并与国家排放标准进行比较,研究每个处理环节污染指数的变化,从而为畜牧养殖业节能减排采取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提供参考。污染物指标包括:悬浮物(SS)、氨氮(NH3-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和化学耗氧量(CODcr)。结果表明,2个规模化猪场排出的污水经过一定的污水处理工艺后,猪场1排放的污水不达标,猪场2排放的污水达标;植物塘对污水有明显的净化作用;沉淀调节池和二沉池环节都能有效降低悬浮物(SS)的指标。  相似文献   
78.
在对田阳县兴城村樱桃番茄裂果情况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分析总结造成樱桃番茄裂果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9.
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通过与国际知名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及不同国家或地区有代表性的高水平大学签署不同类型的交流与合作协议,有针对性地开展校际间的教授互访、学生联合培养、合作科研和信息资料交换等多个方面的实质性交流与合作,推动学校国际化进程,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80.
通过对全国40所高等农业本科院校进行定位现状分析,发现这些院校在目标定位、类型定位、学科定位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提出国家层面要制定高校分类评价体系,给予高等农业院校适当的政策支持;高校层面要组建办学定位评价专业组,推进制度建设,优化学科结构,提升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特色与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