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68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21篇
  31篇
综合类   396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468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蚕食药用价值开发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目前蚕幼虫、蚕蛹、蚕蛾和蚕沙等蚕资源在食用和药用价值开发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蚕资源的进一步开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2.
大熊猫生态旅游是一种独特的生态旅游方式,近年来发展迅速。本文结合生态旅游的知识阐述了大熊猫生态旅游的定义、特点以及开发现状,分析了大熊猫生态旅游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产生的不良影响,并提出了科学开发大熊猫生态旅游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3.
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卧龙"五一棚"区域内的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冬季栖息生境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红腹角雉冬季喜欢在2 400~2 800 m海拔段东坡陡峭坡面(﹥45°)的中坡位和下坡位活动,活动生境一般位于距水源近(0~100m)、林下植被盖度(0.10~0.15)和竹子盖度(0.6~0.9)较好,大树较多(5~10株.样方-1)的位点。通过与前人对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生境选择研究的对比,发现虽然红腹角雉与大熊猫同时分布于五一棚相同海拔段和竹子盖度相似的区域,但选择的坡度不同(大熊猫选择20°~40°的坡度),并且两者在食性上差异显著。对自然因子和主要食物要求的差别,可能正是红腹角雉和大熊猫能长期共存于"五一棚"区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4.
本文介绍了吉林省白城市桑蚕产业的发展状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干寒地区桑蚕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模式.  相似文献   
65.
A 40-day gnotobiotic microcosm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quantify the effect of bacterial-feeding nematode on plat growth and nutrient absorp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oculation of bacterial-feeding nematode Protorhabditis sp.stimulated the growth of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and the uptake of N.By the end of the 40-day incubation wheat biomass and N uptake in the treatment with nematode and bacteria (Pseudomonas sp.)increased by 6.5% and 5.9%,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bacteria alone treatment.The presence of nematode mainly accelerated the growth of aboveground of wheat,while it slightly inhibited the root development.There was little difference in plant tissue N concentration between treatments.P concentration and uptake of wheat,however,were generally reduced by nematode, It appears that the enhancement of plant growth and nitrogen uptake is attributed to the enhancement of nitrogen mineraliztion induced by nematode feeding on bacteria,and the reduction of phosphorous uptake is the result of ewak root status and comptetition by bacteria immobilzation.  相似文献   
66.
蚕蛹蛋白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蚕蛹为原料,石油醚为溶剂进行脱脂,采用碱法提取蚕蛹蛋白,并对脱脂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石油醚为脱脂溶剂,其脱脂条件为固液比1:4,温度50℃,时间4 h。重复4次,脱脂率达到96%以上。再以双氧水进行脱色、除臭,可以得到黄色无臭味蚕蛹蛋白粉,其蛋白含量为83.5%,蛋白质回收率为32.59%。  相似文献   
67.
在日粮中添加 1 g· kg- 1 全蚕粉对鹌鹑的试验结果表明 :1饲喂 1 0、1 5、2 1 d后 ,体重分别增加 5 .0 0 %、6.67%和 1 1 .1 2 % ;2饲喂 2 1 d后 ,试验组料重比低于对照组 ;3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含量分别降低 1 2 .76%和 2 0 .84% ,血清葡萄糖、总胆固醇含量及白蛋白 /总蛋白比值差异不显著 ,但血清α-氨基氮含量试验组提高 1 8.84% ;4小肠粘膜麦芽糖酶和蔗糖酶活力分别下降 2 8.5 0 %和 3 8.67% ;5 T淋巴细胞转化率试验组比对照组高 2 0 .87% ;6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含量提高 1 2 .1 4% ,生长激素和甲状腺素 T4水平分别提高 3 0 .0 8%和 2 0 .81 % ,T3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8.
家蚕赤蚁突变基因作为标志基因在遗传分析、连锁检索和基因定位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用家蚕显性赤蚁Ia品种(09-041)与非显性赤蚁品种(08-101)杂交,经F1自交,取F2代的显性赤蚁与非赤蚁个体为材料,采取混合样品分析法进行RAPD多态性分析.通过250个RAPD随机引物,分别在显性赤蚁与非显性赤蚁中获得扩增带1089条和1083条,共有220个引物在2个材料中有扩增片段,其中有8个引物在显性赤蚁中扩增出多态性特异带,有2个引物在非显性赤蚁中扩增出多态性特异带,有30个引物在2个材料中无扩增产物。实验初步获得8个与家蚕显性赤蚁基因可能连锁的RAPD分子标记,为进一步的Ia基因定位、克隆及遗传分析等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69.
桑蚕雄蛾与药食两用的中药配制成的桑蚕雄蛾酒,经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和应激能力(包括缺氧试验、高温试验和游泳试验)试验表明:桑蚕雄蛾酒的安全性极高;应激能力的提高与对照相比,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70.
蚁蚕期个体形体特征在蚕种杂交率检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验蚕种杂交率是蚕桑生产的重要工作,但生产上还没有一种理想的方法。【方法】采用体视显微镜(解剖镜)放大观察蚁蚕。【结果】不同蚕品种具有不同的蚕体颜色、斑纹、斑纹颜色和形状、体型等形体特征,这种形体特征与4、5龄大蚕的形体特征不同,据此发明了一种根据蚁蚕期形体特征检验蚕种杂交率的方法。该方法是采用体视显微镜和摄影设备首先建立每一个家蚕品种蚁蚕期个体形体特征的图文数据库;然后将待鉴别家蚕品种的形体特征与数据库中已知品种的形体特征进行一对一的比较分析,按照概率分布理论和抽样推断方法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推断;为了同时减少将不合格蚕种误判为合格蚕种及将合格蚕种误判为不合格蚕种的鉴定风险,拟采用2次抽样检验方法,2个样本组成都为1 000个个体,当第一检和第二检检出纯种数分别小于等于38和79时判为合格蚕种。【结论】本方法可达到简便、正确、快速、低成本、早时期的检验蚕种杂交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