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26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0篇
  34篇
综合类   100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适合植物组织原位杂交和原位PCR的切片制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原位杂交技术与原位PCR技术在植物方面也有所进展.本文介绍了适合植物组织原位杂交和原位PCR的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的制备.  相似文献   
72.
[目的]为开展龙眼寒害冻害监测及灾损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基于野外实测数据,按晴天、多云到晴、阴天、雨天及辐射寒害、平流寒害(湿冷)等天气类型,分析2007~2008年度冬季龙眼冠层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变化关系。[结果]晴天和辐射寒害天气下龙眼冠层温度昼夜变化最为剧烈,多云到晴天气次之,阴天、雨天和平流寒害天气下变化相对平缓;果园大气温度昼夜变化同样与天气类型有关。按天气类型建立的观测站大气温度与冠层温度之间的线性、曲线回归关系模型表明,阴天、雨天和平流寒害天气模型效果好于多云到晴、晴天及辐射寒害天气,夜间模型效果好于全天和白天。[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关系模型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观测站温度偏高的不足。  相似文献   
73.
杜鹃属的抗寒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杜鹃属按其抗低温的能力可分为极抗寒、抗寒、不完全抗寒与敏感四个组,就杜鹃各器官与组织而言,抗低温能力依营养芽、叶和皮层最强,木质部与花原基最弱。杜鹃属在抗寒性上的明显差异与其地理分布密切相关,这一特点显示出抗寒性的自然选择与气候的变异方式相应发生。认为“冰洞”作用,“超冷”能力是抗寒杜鹃花芽和木质部薄壁细胞藉以回避冰冻的机制。  相似文献   
74.
雨雪凝冻天气对不同密度马尾松天然中龄林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雨雪凝冻后贵州省都匀地区不同密度马尾松天然中龄林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不同密度马尾松天然林经雨雪凝冻后,损失量有显著差别,损失率为18%~34%,但在一定范围内,随密度的加大,受损量趋于平缓。林木损失为正态分布,即主要损失林木径阶处于平均径阶周围,随密度的增大,损失林木径阶主要为低于平均径阶之下的小径阶。  相似文献   
75.
为研究冻结方式对冷冻熟面品质的影响,采用冰箱冻结、螺旋隧道冻结和液氮喷淋冻结三种冻结方式对熟面进行冻结,利用质构仪、核磁共振成像仪、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测定熟面的质构性能、水分分布、流变特性及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冻结温度的降低,冷冻熟面复煮后,干物质损失率减小,吸水率增加,液氮喷淋冻结处理熟面的干物质损失率最小(0.26%),吸水率最大(34.72%),面条的硬度、弹性、咀嚼性和最大拉伸距离最高。核磁共振结果显示,三种冻结方式均导致冷冻熟面的强结合水向弱结合水、自由水方向转化,而液氮喷淋冻结处理的A21峰面积占比(4.48%)高于螺旋隧道冻结(4.20%)和冰箱冻结组 (2.03%),说明液氮喷淋冻结面条持水能力更好。流变学检测显示,液氮喷淋冻结处理的面条解冻后的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最高,说明面条的黏弹性最大,此时扫描电镜下的面条横截面面筋网络结构均匀、致密,表面粗糙度最低。液氮喷淋冻结减小了冷冻熟面因冰晶造成的损伤,改善了冷冻熟面的品质。  相似文献   
76.
季节性冻融期灌水对土壤温度与冻融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季节性冻融期裸地、地膜覆膜地和秸秆覆盖地的田间系列灌水试验,研究了冻融期不同阶段灌水对土壤温度及冻融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不论何种地表条件,入冬后冻结期较早的灌水地块耕作层土壤温度在整个冻融期处于较低值.消融期,灌水对裸地和地膜覆盖地耕作层土壤温度的影响较小,灌水加速了地表冻层的融化;秸秆覆盖地灌水后土壤温度较低且变幅较小,秸秆覆盖不利于土壤的消融解冻.5 cm土壤累积负温快速增加阶段灌水对于降低土壤最大冻结深度影响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77.
78.
在科尔沁沙地,以公农1号紫花苜蓿为供试品种,采用大田试验,对紫花苜蓿施用重过磷酸钙和磷酸二铵,磷肥(P2O5)施用量分别为0、100、200、300和400kg/hm2,越冬前期挖取紫花苜蓿根颈,人工模拟冷冻(20℃)和冷藏(4℃)处理,分析紫花苜蓿根颈的相对电导率、含水量(自由水和束缚水)和氨基酸(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  相似文献   
79.
不同浸提剂以及保存方法对土壤矿质氮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影响土壤矿质氮测定的因素,从棕壤、潮土和黄棕壤3种类型土壤中各采集10个经不同施肥处理的土样,用连续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经不同浸提剂以及不同保存方法处理后土样的NO3-N和NH4-N含量。结果表明:不论是棕壤、潮土还是黄棕壤,2 mol.L?1 KCl提取硝态氮的数量与0.01 mol.L?1 CaCl2提取的数量相关性均达到P<0.01水平;3种土壤各个土样硝态氮含量的测定值多表现为新鲜土<冷冻土<风干土;将鲜样浸提后作短时间的冷冻处理,其效果与鲜样24 h内的测定结果较接近;土样不同保存方式以及浸提液的保存时间对3种土壤NH4-N测定结果的影响规律不及NO3-N明显。  相似文献   
80.
利用MICAPS和鞍山站实况资料,对2010年2月24日鞍山出现的罕见冻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地面气温在0℃以下,地面到850 hPa甚至到700 hPa有逆温层,从高空到地面为冷-暖-冷的温度层结结构,且存在一定厚度的冰晶融化层时,鞍山市出现冻雨天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