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57篇
农学   65篇
基础科学   16篇
  50篇
综合类   352篇
农作物   77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107篇
园艺   70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游离氯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根据HJ 586—2010规定的检测方法,对DPD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游离氯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对测量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包括标准物质、标准溶液配制和稀释过程、测量重复性、标准曲线线性拟合等进行分析。最后计算了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曲线线性拟合引入的不确定度对合成不确定度贡献最大,其次为测量重复性和标准系列溶液配制引入的不确定度,标准贮备液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贡献最小,可忽略不计。[结论]该研究可为准确测定水中游离氯含量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2.
123.
半夏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清除自由基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辉娟  魏定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341-19342,19345
[目的]研究半夏[Pinellia ternate(Thunb.)Breit.]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纤维素酶法提取半夏多糖的最佳条件;采用羟自由基体系对半夏多糖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纤维素酶法提取半夏多糖的最优条件为: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3.5 h,pH值为4.5,加酶量为4%。多糖浓度为10 mg/ml时,其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71.75%。[结论]得到了纤维素酶法提取半夏多糖的最佳条件,探明了半夏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24.
滕道祥  马利华  秦卫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703-13704,13706
[目的]提取牛蒡多酚,并进行抗氧化性试验。[方法]采用不同预处理方法处理牛蒡,并提取牛蒡多酚物质;采用电子顺磁共振技术(EPR),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牛蒡多酚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Vc浸泡处理后,牛蒡多酚提取率最高;牛蒡多酚浓度与清除效用呈线性关系,其半数清除率EC50为202.04μg/ml。[结论]Vc浸泡处理后的牛蒡多酚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明显的清除DPPH自由基作用。EPR检测自由基方法快速、灵敏。  相似文献   
125.
王锐  何嵋  周云  刘忠荣  刘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232-16233
[目的]为山奈的综合利用和新型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山奈干燥粉碎后,用石油醚索氏抽提脱脂,以95%乙醇为溶剂,超声提取得山奈粗提物。粗提物依次用乙酸乙酯、正丁醇和重蒸水萃取,分别得到乙酸乙酯提取物(EAK)、正丁醇提取物(BK)和水提取物(WK)。用清除DPPH自由基法测试山奈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对0.081mg/ml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50%时,山奈的乙酸乙酯提取物(EAK)、正丁醇提取物(BK)和水提取物(WK)的使用浓度分别为5.48、1.10、10.02mg/ml,3种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DPPH质量/提取物质量)分别为14.78、73.64、8.08。[结论]山奈正丁醇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6.
井然  冯雷  陈丽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186-9187,9210
氨基酸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之一,也是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是形成茶叶滋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分析检测是十分必要的。综述了目前用于茶叶中游离氨基酸分析检测的诸多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未来分析方法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7.
朱砂叶螨对阿维菌素及高温的交互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朱砂叶螨敏感种群(SS)、抗阿维菌素种群(RA)和耐高温种群(RH)为材料,应用生物测定方法以及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朱砂叶螨抗药性和耐高温间存在的交互耐性及机制.结果显示:46℃高温下RH和RA种群的半致死时间(LT50)显著长于SS种群,其顺序依次是:RHRASS,阿维菌素对朱砂叶螨的半致死浓度(LC50)各种群间的顺序依次是:RARHSS,其中,RH和RA种群显著高于SS种群.这表明长期的高温胁迫能诱导其对阿维菌素药剂的抗性,同样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也能诱导其对高温的耐性.SS、RA和RH经阿维菌素处理后体内O2?(超氧自由基)含量分别是对照的2.08、1.85和2.00倍,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是对照的3.81、4.84和4.26倍,CAT(过氧化氢酶)和POD(过氧化物酶)活性也都高于对照;经高温(40℃)和低温(4℃)处理后,O2?及SOD、CAT和POD活性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说明朱砂叶螨虫体内的O2?、SOD、CAT和POD与阿维菌素药物和热(冷)刺激有关,RA和RH在长期阿维菌素或高温胁迫作用下对保护酶活性的诱导能力加强.朱砂叶螨Tc HSP90 mRNA在正常情况下的表达是RA和RH高于SS,分别是SS的1.64倍和1.29倍,经阿维菌素、高温(40℃)和低温(4℃)处理后,RA和RH的表达量显著高于SS,表明朱砂叶螨HSP90在抗药性和耐热性方面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128.
杨晶  许庆轩  周芹  吴玉梅  阎静 《中国糖料》2010,(1):30-31,34
实验测定了甜菜水提取液和乙醇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并且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了这两种提取液中总酚含量。结果表明,乙醇提取液对自由基的清除率(85.3%)高于甜菜中水提取液(59.5%),并且高于文献报道的甜菜渣的乙醇提取液,这与其中的总酚含量呈现正相关性,说明酚酸是甜菜抗氧化成分。实验表明甜菜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这为甜菜的综合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9.
本文初步探讨了水分调控对罂粟不同生育时期地上主要器官吗啡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冬灌区现蕾期到盛花前期,随着灌水频率加大,罂粟壳中吗啡含量明显提高,盛花后期的连续灌水使罂粟壳中吗啡含量急剧下降,免冬灌区恰好相反,发育后期适当加大灌水频率和提高灌水量能明显的提高罂粟壳中的吗啡含量  相似文献   
130.
Soya and soybean products used in swine feeding contain genistein, a non‐steroidal phyto‐oestrogen which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influence endocrine functions. This observation leads us to design this study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genistein on swine granulosa cell steroidogenesis and proliferation. In the attempt to unravel the genistein signal transduction mechanisms, we verified the effect of lavendustin, a Tyrosine Kinase (TK) inhibitor, and the potential involvement of NO/cGMP pathway. Finally, as angiogenesis is essential for follicle development, we tested the effect of the phyto‐oestrogen on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production and on granulosa cell redox status, because free‐radical species modulate neovascularization. Our data provide evidence that genistein interferes with granulosa cell steroidogenesis while it does not modulate cell growth: this effect could be at least partially produced by inhibiting TK‐dependent signalling systems. On the contrary, NO/cGMP pathway or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production can be excluded as signalling mechanism involved in phyto‐oestrogen effects. Remarkably, genistein stimulates hydrogen peroxide production thus potentially inhibiting follicular angiogenesis. Collectively,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genistein consumption could potentially negatively impact swine reproductive fun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