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9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9篇
  21篇
综合类   94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生物量的动态特征和预测模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不同地位指数和不同林龄杉木林下植物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中龄林林下植物生长发育较差外,林下植物总生物量和灌木层生物量基本上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而草本层生物量的变化较为复杂;不同地位指数和不同林龄杉木及其林下植物的凋落物积累量也存在明显差异,杉木凋落物积累量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加.14地位指数的林下植物凋落物量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加,而16和18地位指数的林下植物凋落物量除中龄林很少外,其他年龄段也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加.应用数量化模型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分密度、林龄、地形和土壤条件是影响林下植物生物量、杉木凋落物量和林下植物凋落物量的重要因子,尤其是林分密度和林龄.  相似文献   
92.
黄斑长翅卷蛾性信息素测报与诱捕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斑长翅卷蛾是我国北方果园的重要害虫。研究了利用性信息素在桃园与苹果园对第一代夏型黄斑长翅卷蛾的预测预报及诱捕作用,结果表明,在桃园和苹果园其诱捕数量与田间成虫羽化规律及雄虫的羽化动态表现一致,在桃园和苹果园诱捕量与雄虫羽化数相关系数分别达0.968和0.982。测报结果还表明,黄斑卷叶蛾第一代成虫羽化高峰期在桃园比苹果园早,因此利用性信息素测报与防治黄斑长翅卷蛾在果园的无公害治理中具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93.
基于出游率的我国国内旅游发展及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国内旅游发展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国内旅游年人均出游率本底趋势线,从年人均出游率指标角度,分析预测我国国内旅游总体发展趋势。依据本底趋势线分析了中国国内旅游发展的固有趋势,估算1989年政治风波和2003年"非典"危机对中国国内旅游造成的损失,最后对中国"十一五"期间的国内旅游发展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4.
Insect-induced tree mortality can cause substantial timber and carbon losses in many regions of the world. There is a critical need to forecast tree mortality to guide forest management decisions.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 satellite imagery provides inexpensive and frequent coverage over large areas, facilitating forest health monitoring. This study examined time series of MODIS satellite images to forecast tree mortality for a Pinus radiata plantation in southern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Dead tree density derived from ADS40 aerial imagery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change metrics derived from time series of MODIS-based vegetation indices. Continuous subset selection by LASSO regression and model assessment using a variant of the bootstrap were used to select the best performing change metrics out of a large amount of predictor variables to account for over-fitting.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250 m 16-daily MODIS images are effective for forecasting tree mortality. Seasonal change metrics derived from 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outperformed the 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 (EVI) and 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 Infrared Index (NDII). Temporal analysis illustrated that optimal forecasting power was obtained using change metrics based on three years of satellite data for this population. The forecast could be used to optimise the scheduling of detailed forest health surveys and silvicultural operations which currently are planned based on stratified, annual assessments. This coarse-scale,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represents a potentially cost-effective early warning approach to forecasting tree mortality in pine plantations by identifying compartments that require more detailed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95.
基于多元回归的牡丹花期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菏泽牡丹多年的气象要素的测定资料,采用多元回归以及逐步回归法,建立了气温、地温与牡丹花期关系的线性回归模型。该模型的预测结果与牡丹的实际盛花期基本吻合。该模型为确定菏泽牡丹花会的召开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6.
2006年7月阳泉市两次致灾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7月山西省阳泉市出现两次致灾冰雹天气过程。分析了天气预报业务中常用的实际观测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太原多普勒雷达资料,尝试对同类天气的短时和临近预报进行总结,得出预报指标和可用的概念。经分析发现:夏季午后致灾冰雹发生时,当日08时是典型的降雹环流形势,500 hPa有低于-12℃的冷中心,存在高层干冷,低层暖湿的大气层结,有正的对流有效位能,本地地面总能量达到高能(≥60℃)。当对流云发展时,卫星云图上云顶亮温低于-40℃,多普勒雷达探测到回波强度在45 dBz以上,强回波(≥45dBz)高度在8 km以上,强回波面积≥15 km×15 km,对流回波发展为典型的冰雹云特征,垂直液态含水量(VIL)≥40 kg/m2,强回波对应径向速度场的逆风区(风辐合)或模糊区(风突变引起)。  相似文献   
97.
针对目前作物渍害大范围预报不足的问题,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作物可能渍害预报指标前期累积降雨指数进行改进,提出了考虑气象条件、地形条件、土壤类型等成灾因子影响的小麦潜在渍害日指数概念,并给出了小麦潜在渍害日指数的计算模型;运用监利县12个观测点2014-2016年渍害监测数据计算出公式中的参数,同时对小麦潜在渍害日指数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麦潜在渍害日指数既是影响渍害成因的综合因子,也是反映土壤水分空间差异的特征量,它和土壤吸力与土壤水分关系相似,有明显的吸湿过程和脱湿过程,即当土壤水分减少时,潜在渍害日指数比较低,而当土壤水分增加到相同的值时,潜在渍害日指数普遍偏高。监利县夏收作物受渍指标:当农田地下水位埋深小于60 cm、小麦潜在渍害日指数5 d滑动均值高于65mm的持续期大于5 d时,夏收作物受到轻度渍害;当持续期大于12 d时受到中度渍害;持续期20 d以上时受到重度渍害;渍害发生后,当小麦潜在渍害日指数小于40mm时,渍害结束。利用这一预报预警指标对在2017-2019年监利县进行预测验证,22次渍害过程中,有17次准确,3次漏报,2次误报,表明用小麦潜在渍害日指数进行渍...  相似文献   
98.
根据生产优质冰葡萄酒对原料冰葡萄的品质要求,针对其对采收期气温需-13~-8℃的气候条件,将日最低气温稳定通过-8℃初日作为冰葡萄适宜收获开始日期,利用辽宁省桓仁县1953-2010年逐日最低气温和相关气候资料,运用相关分析、模糊隶属度函数法和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日最低气温稳定通过-8℃初日模糊隶属度函数集和多元回归方程,以预测冰葡萄适宜收获开始日期.经历史资料回代验证,应用模糊隶属度函数集预报模型,其历史符合率为88%,应用多元回归方法预测模型,其历史回报正确率为86%.表明运用两种方法相结合预测冰葡萄适宜收获开始日期其准确性较高,可以指导冰葡萄的适期采收,研究结果可为冰葡萄采收和冰酒生产提供气象依据.  相似文献   
99.
利用常规气象、天气雷达资料,分析有利于开展人工增雨的天气条件、可播云型,粗浅分析总结出基于雷达资料的人工增雨作业预判指标.结果表明,影响高原降水的主要系统有切变线、高原低涡、孟湾风暴和西方槽;5~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0%以上;对降水贡献率最大的可播云型为积云(Cb)和层积混合云(Sc+Fc),占全年可降水云型的80%以上;当不同云系平均回波强度≥10 dBz、强回波强度>20 dBz、回波顶高>5 km、强回波高度>3 km时可作为作业指标.  相似文献   
100.
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小麦等作物病虫害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工神经网络(ANN)是人工智能领域中发展迅速的信息处理技术之一。它能够处理高度非线性问题,具有跟踪性能好、适用面广、容错能力强等优点。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开始逐渐应用于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并对多种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取得了良好效果,已成为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一条新途径。本文简要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过程和基本原理,对其在小麦等作物病虫害预测中的应用作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就人工神经网络在作物病虫害预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