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08篇
  免费   640篇
  国内免费   708篇
林业   1845篇
农学   1373篇
基础科学   164篇
  580篇
综合类   7392篇
农作物   746篇
水产渔业   1254篇
畜牧兽医   1220篇
园艺   1368篇
植物保护   214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245篇
  2020年   302篇
  2019年   334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376篇
  2016年   448篇
  2015年   440篇
  2014年   608篇
  2013年   720篇
  2012年   1101篇
  2011年   1102篇
  2010年   1011篇
  2009年   1057篇
  2008年   953篇
  2007年   1122篇
  2006年   975篇
  2005年   814篇
  2004年   578篇
  2003年   487篇
  2002年   369篇
  2001年   331篇
  2000年   264篇
  1999年   262篇
  1998年   226篇
  1997年   195篇
  1996年   205篇
  1995年   174篇
  1994年   153篇
  1993年   167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132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研究表明,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液体发酵最适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2%,蔗糖3%,酵母膏0.1%,KH2PO40.1%,MgSO40.05%;培养基最佳初始pH、250mL三角瓶装量、接种量、种子菌龄分别是3.5、80mL、10%和120h;用10L发酵罐发酵时,最佳培养条件是种子种龄144h、28℃、接种量10%、通风量2.5L/min。  相似文献   
52.
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红汁乳菇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是:蔗糖34g]L,废糖蜜13mL/L,麸皮36g/L,玉米粗粉20g/L,KH2PO43g/L,菌丝体最大生物量达18.087g/L。  相似文献   
53.
袋鼠花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春  穆鼎 《园艺学报》2003,30(1):113-115
 对袋鼠花( Anigozanthos) 组织培养研究表明: 外植体消毒以0. 1 %升汞溶液浸泡, 7~8 min 为宜; 不同浓度激素对其愈伤组织形成、分化以及根的形成有不同的影响, 随着62BA 浓度的增加, 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有增加的趋势; 生长素与分裂素的比例决定着愈伤组织的分化; 小苗在1/ 2 MS 培养基上生根最好, 6-BA 对其生根有抑制作用。各培养阶段最适培养基: (1) 愈伤, MS + 6-BA 1 mg/L + NAA 0. 1 mg/L +3 %活性炭; (2) 芽诱导, MS + 6-BA 0. 5 mg/L + NAA 0. 5 mg/L ; (3) 生根, 1/ 2 MS + IBA 0. 2 mg/L。  相似文献   
54.
兰花组织培养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就兰花的根、茎、叶、花和种子等方面的组织培养效率及外界条件的影响作简要综述,介绍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兰花遗传多样性、分类、基因克隆和遗传改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5.
本文根据系统分析方法,利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于固体培养系统中测定培养基的样量、细菌培养时间、接线虫量和线虫培养时间对Steinernemacarpocapsae 和Heterorhabditisbacteiphora产量的综合影响,确定虫的优化培养参数。  相似文献   
56.
雾培法根际CO2对马铃薯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汽雾栽培方式对马铃薯根际连续 35d的CO2 处理表明 :温室大气处理 (CO2 380~ 92 0 μL·L-1 O2 2 1% )和室外大气处理 (CO2 380 μL·L-1 O2 2 1% )马铃薯植株的形态特征非常接近 ,其株高、叶面积、根系质量、匍匐茎数量、块茎产量以及生物量均比根际高CO2 处理 (CO2 36 0 0 μL·L-1 O2 2 1% )明显提高 ,叶片的气孔导度和胞间CO2 浓度增加 ,光呼吸速率与CO2 补偿点降低 ,叶片光系统Ⅱ功能改善 ,光合速率提高 ,植株生长发育旺盛 ,块茎产量增加 ,说明合适的根际CO2 浓度 (CO2 380~ 92 0 μL·L-1 O22 1% )可能是汽雾栽培马铃薯植株生长旺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7.
银条茎尖培养快繁及离体根状茎的诱导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以银条‘二细一粗’品种为试材, 研究了蔗糖浓度、激素组合对茎尖培养和快速繁殖的影响及温度、光照、蔗糖浓度等因素对根状茎离体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 茎尖培养较理想的培养基为MS + 蔗糖4 % + 6-BA 0.5 mg·L - 1 + NAA 0.1 mg·L - 1 , 成苗率可达74.0 %。茎尖增殖较适培养基为MS + 6-BA 3.0 mg·L - 1 + NAA 0.5 mg·L - 1 , 每个外植体平均可产生5.6 个芽。根状茎诱导以MS + 蔗糖10 % + 6-BA 510 mg·L - 1+ CCC 500 mg·L - 1培养基, 20 ℃全黑暗培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8.
百合组培中鳞片处理及其颜色变化与鳞茎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百合鳞片发育程度、切割段数、形态及生理变化、培养基的P 和K含量与鳞茎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 取中层鳞片、每片横切6 段的繁殖系数最高, 基部鳞片结鳞茎数最多, 且鳞茎发生最早。鳞片由基部向顶部繁殖系数递减。培养过程中鳞片颜色和形态变化依次为乳白色、浅黄、浅紫色、绿紫、鳞片干枯、鳞茎增大, 鳞片由浅黄变为绿紫色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增加, 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适当增加培养基中P、K的含量可提高鳞茎形成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59.
芥蓝游离小孢子培养初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芥蓝的5个基因型为试材,对游离小孢子培养诱导胚状体发生及植株再生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供体基因型对成功诱导胚状体发生至关重要;振荡培养明显有利于胚状体的发育;改良MS和B培养基对诱导植株再生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60.
稀土元素铈对‘红地球’葡萄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建平  徐敏  张爱民 《园艺学报》2004,31(3):369-371
 以‘红地球’葡萄组培苗茎段为外植体,在培养基中添加1~100 mg·L-1 Ce(NO3)3,,研究 不同浓度Ce(NO3)3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Ce(NO,),(1~10 mg·L-1 )对‘红地球’葡萄组培苗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加快外植体生根,侧根数及侧根总长显著增加,根、茎、叶鲜样质量和干样质量也增加,根系活力提高而增加移栽成活率,增加叶绿素含量,有利于植株对矿质营养的吸收。而100 mg·L-1。Ce(NO3)3对葡萄组培苗生长起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